第35章
作者:仗剑至天涯      更新:2024-05-03 15:36      字数:1949
  把朕写的话告诉他们,此战大明若击败建虏,武阉中有立下功勋者,其族内子侄可编入勇卫营,朕许诺给他们后辈一个前程。
  另此战活下来的武阉,则进内书堂进修,朕也会给他们一个前程,但前提是他们敢在战场上拼命,若有怯战、畏战,甚至逃战者,皆夷三族!
  还有周卿,朕给勇卫营所配火铳,其装填方式,会区别于先前所用,这能有效降低炸膛的风险。
  所以你在完成整饬后,即刻组织火铳手,就朕所写章程进行操练,放宽心,勇卫营是朕缔造的,朕不会行儿戏之事。”
  “末将领旨!”
  周遇吉强压内心震惊,忙拱手接过崇祯皇帝所递文书,心中不免生疑,天子到底都写了什么。
  “走吧,别叫旁人等急了。”
  看着眼前的周遇吉,崇祯皇帝露出一抹笑意,缓步朝高起潜他们走去,周遇吉闻言,忙快步跟在身后。
  “拜见皇爷!”
  不明所以的高起潜等人,见崇祯皇帝走来,忙拱手作揖道。
  “嗯。”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看着高起潜等人,说道:“行啦,都别在这里耽误时间了,按照朕的旨意,行事吧。”
  “奴婢遵旨!”
  高起潜他们当即应道。
  不过他们等了片刻,却未听到任何答复,不免微微抬头,却见崇祯皇帝,在庞天寿的陪同下,快步朝军机处方向走去。
  见到此幕的众人,心里不免紧张起来,想起先前所讲之言后,一众人等便忙按旨意行事了。
  第三十章 兵仗局
  庞天寿小心翼翼的向前走着,谨慎的微微抬头,在他的心里,总觉得自家皇爷,这几日的变化很大。
  自知晓建虏寇边一事后,便不再去文华殿理政,也不回后宫,就一直待在乾清宫,筹谋着很多部署。
  他果决。
  他坚定。
  他自信。
  这种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的,但庞天寿却觉得这种改变,是正常的,毕竟建虏进犯大明,此事可谓是引起极大轰动。
  “庞天寿,派人去告诉皇后,这些时日,朕不能回后宫了。”在庞天寿愣神之际,崇祯皇帝停下脚步,对庞天寿说道。
  “眼下正值国朝动荡之际,朕身为大明天子,当以身作则,等解决此次危机后,朕就会回后宫了。”
  “奴婢领旨!”
  庞天寿当即拱手应道。
  皇爷还是那位皇爷,对皇后的情谊,是从没改变过的。
  “拜见皇爷!”
  在军机处驻所,等候多时的王承恩等人,见到自家皇爷后,那一个个都匆匆跑来,对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
  “王大伴,你还知道来见朕啊。”
  见到王承恩后,崇祯皇帝负手而立,说道:“朕还以为,朕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把朕给忘了。”
  “奴婢有罪!”
  王承恩闻言,当即拱手道:“奴婢就算是死,也绝不会忘记皇爷的,实属是……”
  “好啦,朕明白。”
  王承恩对自己的忠诚,崇祯皇帝比谁都要清楚,见王承恩这般,遂挥手说道:“说说吧,兵仗局那边,眼下是什么情况?”
  “回皇爷,兵仗局已整饬完毕。”
  王承恩掏出一份文书,恭敬的说道:“原兵仗局掌印太监,辜负皇恩,现已被奴婢秘密处决。
  这是兵仗局那边,遴选出可用的各式火器,火药储备清单,请皇爷过目。”
  “嗯。”
  崇祯皇帝接过文书,便翻看起来,其实王承恩迟迟不回,也不叫新任兵仗局掌印太监过来,那定然是查到了什么。
  别看王承恩说的轻描淡写,但越是这样,越代表问题的严重性,透过所呈清单文书,崇祯皇帝就能窥探一二。
  “他就是新任兵仗局掌印太监?”
  合上手里的清单文书,崇祯皇帝看向王承恩身旁,所站宦官,皱眉道:“眼下兵仗局这边,还有多少铳炮匠,火药匠?”
  王承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转头看了眼,身旁所站张彝宪。
  本内心忐忑的张彝宪见状,忙拱手说道:“回皇爷,奴婢正是新任兵仗局掌印太监,叫张彝宪。
  眼下兵仗局这边,实控铳炮匠三百七十一人,火药匠一百八十九人。”
  张彝宪?
  看着眼前拘谨的张彝宪,崇祯皇帝的心里,却充满感慨,要说崇祯朝的内廷宦官,能用的人,还真是不少的。
  就在昨日,不知有多少本该苦苦熬着,却被自己提前简拔起来,现在他们,正怀揣着忐忑、紧张的情绪,帮自己整饬内廷,完善内廷。
  没成想王承恩整顿四司八局,又将张彝宪简拔起来了,有趣,有趣,看来兵仗局接下来的重担,这张彝宪是能扛起来了。
  “你们跟朕进来。”
  瞅着忐忑不安的张彝宪,收敛心神的崇祯皇帝,快步朝军机处正堂走去,王承恩几人见状,忙快步跟了过去。
  “拜见陛下!”
  值守军机处的大汉将军,见崇祯皇帝回来,一个个朗声喝道,然此时的崇祯皇帝,心思全然不在这里。
  “张彝宪,朕有项重要差事,要你即刻去办。”
  走进正堂的崇祯皇帝,没有理会孙承宗几人,而是快步朝所在龙案走去,从奏疏堆里抽出一份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