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作者:仗剑至天涯      更新:2024-05-03 15:42      字数:1953
  对此次天子的临时召见,所有人心中都不清楚,究竟是为了何事。
  不过所有人都清楚,天子定然是有什么大事,要跟他们商讨,不然绝不会闹出这样的动静。
  事实上,崇祯皇帝的确有件大事,要跟内阁和军机处研讨,并促成这件事情。
  “臣等拜见陛下!”
  “免礼吧。”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这帮内阁、军机处大臣,神情平静,心里想着该如何讲明。
  “近期在诸卿的齐心协力下,国朝的局势是日益稳定了。”
  崇祯皇帝想了想,开口说道:“今日朕特召诸卿过来,是有件事情,想跟诸卿商讨,事关辽东。”
  “……”
  韩爌、王洽他们,听闻此言,露出各异的神情,心里都在揣摩,天子所讲之言,具体涉及到何事。
  毕竟在此之前,天子就曾言明,涉及平叛事,日后归军机处总揽,何时大明境内没了叛乱,那再议军机处裁撤一事。
  “现在孙卿出镇辽东,卢卿出任蓟辽总督,袁卿就任山东巡抚,孙元化出任登莱巡抚。”
  崇祯皇帝继续说道:“围绕辽东的布局,算是明确下来了,不过这天津一地,朕觉得还有些问题。
  天津是北直隶的通衢之地,乃漕运的重要所在,是稳定北直隶安定的重要一环。
  可与此同时呢,天津也是国朝平叛建虏的重要一环,必要时,天津三卫的兵马,需乘船渡海,赶赴辽前驰援。
  但是朕看了近些年的奏疏,还有天津的种种表现,发现国朝对天津的定位,存在本末倒置的情况。
  职权混乱,重一头轻一头,甚至一些突发情况下,还存在着不知该要听谁的情况,这很是不好。”
  韩爌、王洽这些内阁、军机处大臣,相互间看了一眼,他们算是听明白了,天子这是打算对天津下手。
  可具体如何下手,他们却不清楚。
  是要更换天津巡抚?
  还是更替天津总兵官?
  亦或变动天津兵备道?
  至于常设的天津三卫,根本就没再他们考虑的范畴内。
  “朕就明说吧。”
  见众人露出各异的神情,却无一人开口,崇祯皇帝站起身来,朝韩爌他们走去,神情正色道:“天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所在,协助辽前平叛事,很重要,但是抓好地方的治理,同样也很重要。
  尤其是天津是漕运的重要所在。
  倘若漕运出现问题,那影响到的就是整个北直隶,甚至间接还会影响到辽前那边。
  这对于国朝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朕打算在天津那边,行撤卫设州事,立天津直隶州,除天津三卫外,将武清县至南皮县诸县,悉数划到天津直隶州治下。
  同时裁撤天津巡抚,天津总兵官,天津兵备道。
  常设天津将军一职,专司军事,诸卿觉得朕的想法如何?”
  “陛下不可啊!”
  成基命听闻此言,上前拱手道:“特设天津直隶州,常设天津将军,这在我朝皆无先例可言。
  若是真这样做的话,不知天津三卫,会闹出怎样的动静,倘若发生营啸,最终演变成兵变的话,那对漕运和平辽事,都可谓是不小的影响。
  再者说,天津巡抚……”
  “成卿,你难道就不能换些新颖的说辞吗?”
  崇祯皇帝打断道:“朕就是考虑到漕运和平辽事,才会做这样的决断,看看现在的天津,都成什么样子了。
  地方上没有出彩之处,卫所和军队可以说不堪重用!
  像这样重要的地方,若国朝置之不理的话,那任其这般下去,不管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酿成大祸!”
  崇祯皇帝之所以要特设天津直隶州,常设天津将军,就是要抓住天津,委任良臣、忠将,前去天津那边。
  一方面经营基本盘,一方面为后续开海做准备,再者也为完善漕运和平辽事。
  天津这个地方太重要了,必须要赋予更重的职责和担子,才能完成后续的种种谋划。
  当前内廷这边变化很大,忙着在做各种事情。
  那相对应的。
  外朝这边也不能一直平静啊,时常折腾一些事情,打击一下文官群体,对拱卫皇权,经营基本盘,都是有着种种好处的。
  “朕意已决!”
  看着眼前的众人,崇祯皇帝沉声道:“天津直隶州知州一职,由顺天府陈延生接任,内阁明发上谕。
  天津将军一职,由李明忠接任,军机处明发上谕。
  天津巡抚、天津总兵官等,着有司酌情调任,此事就此作罢,内阁和军机处,即刻着办吧。”
  第三十八章 庙堂风起
  大明总的政治生态,是呈现‘文贵武贱’的趋势,这不是简单提拔几个人,就能随便解决掉的。
  尤其是大明的体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相对完美的官场运行机制。
  倘若没有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不在大明治下,造成频繁的自然灾害,给大明财政形成沉重的赤字负担。
  那区区一个建虏八旗,就算是砸银子,也能将建虏八旗给砸死。
  但奈何事情都赶到一起了。
  这对上下摆烂的大明,多少就有些扛不住了。
  ‘就先用天津直隶州,来开启新一轮的布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