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4-05-03 16:15      字数:1937
  士卒的行动也因天寒比平时呆滞了许多。
  即便是最羌人也有些顶不住。
  这些都不是最坏的消息,后方的粮草开始紧张起来,因大雪动辄失期。
  “不如暂时退回洛阳,以待明年春暖?”卫瓘进言道。
  “今年缺粮,明年就不缺粮了么?将士若是退走,只怕明年心生倦怠,思念父母妻儿,更无斗志!打铁就要趁热,天不灭司马家,朕必灭之!”杨峥断然道。
  眼下冰雪封路,洛阳是那么好退的吗?
  一去一来,不知又会冻伤多少将士,冻死多少战马,若这个时候晋军反扑,趁势掩杀,只怕兵败如山倒……
  斥候传回的消息,鲜卑三部已经南下清河,对邺城虎视眈眈。
  抗寒恰恰也是鲜卑人的优势,辽东苦寒还在凉州之上。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窝在邺城。
  “然粮草有不支之象。”
  “杀牲畜给将士熬汤喝,牲畜杀完杀战马,我们艰难,司马炎更艰难。”杨峥早有心理准备。
  大秦占据优势,但司马炎也有反击之力。
  以前打顺风仗打习惯了,而卫瓘是谋士心态,总想占便宜,以小博大。
  天下大势到了如今,考验双方的韧性和意志。
  晋军缩回邺城时,有一万三千多人投诚。
  这说明敌军士气已然松动,就差最后一口气了,现在退走,下一次更难打。
  发动这么一场大战不简单,四十万的兵力,战马牲畜民夫,整个秦国都被动员起来。
  百姓可以忍受第一次,但长此以往,肯定受不了。
  卫瓘眼神闪了闪,“臣有一计,可将投降的晋军放归!”
  “放归?”杨峥大概明白他的意思。
  “正是,这些人留在营中,增加粮草负担,不如放其归乡,宣扬陛下恩德,这些人既然投诚,说明心在大秦,必不愿在为司马炎效力,司马炎强征粮草、青壮,或能收奇效,其次,也可穿插细作其中,深入河北各城……”
  “可。”杨峥原本想驱赶这些人攻城,当炮灰用。
  不过看邺城这架势一时半会拿不下,没必要白白牺牲这么多人的性命。
  下令给每名晋军二十斤干粮,让他们回归故里。
  晋军大喜,纷纷向杨峥的牙纛跪拜。
  有三千余人不愿走,他们早就没了家人,孑然一身,故乡沦为废墟,只愿为大秦效死。
  其中不少人白发苍苍,脸上布满伤痕,眼神都是灰色的,裹挟着死气,也不知征战了多少年,早已成为职业战士,只会打仗,不会别的,离了军营不知道干什么。
  杨峥将他们编入敢死营,让他们顿顿吃上肉,偶尔能喝上酒。
  两边又陷入了对峙。
  而冬天越来越寒冷。
  有人晚上出去撒尿,第二天被找到时,人被冻成了冰雕。
  有人的耳朵漏在外面,轻轻一捻,便掉了,而人丝毫不感觉疼痛。
  牲畜和战马大量冻死。
  这种天气别说打仗,能活着就不错了。
  秦军每天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会分出两万多人出去伐木、搜寻干草。
  夜里燃起篝火,烤上整只的牛羊,就这么在架子上分食。
  或者熬成肉汤,热气腾腾,一口下去,身心俱暖。
  这种天气吃到肉,更能抵御严寒。
  宣义郎们火力全开,各种节目轮番上演。
  不是司马炎弑父,就是司马昭弑君。
  即便看了不下一百遍,每次司马懿、司马昭出场时,都会引起一阵愤怒的咆哮。
  看到司马师被文鸯吓死时,又拍掌大笑。
  杨峥每日巡视军营,将士们苦中作乐,日子倒也不难捱。
  不过四十万人的取暖终究是个大问题。
  邺城周边的树林全都被晋军砍伐了。
  秦军需要到后方的河内、上党伐木,费时费力费工。
  杨峥苦思冥想,还有什么能用来取暖的。
  猛火油太少,能烧的只有不仅前掩埋的尸体……
  一想到地下,杨峥心中一动,地下能烧的还有煤!
  附近哪里煤多?当然是山西!
  不,是并州!
  后世有煤都之称,不就是现在的并州诸地吗?杨峥记得长冶就有大煤矿,也就是上党,就在邺城的西北面,两三百里地。
  上党果然是个好地方!
  杨峥的脑瓜子飞快的转动起来。
  入乡随俗,他娘的都快忘记自己是穿越者了!
  打天下不能蛮干,有时候还是要动动脑子……
  “石墨、军中可有石墨?”杨峥问卫瓘。
  先秦时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为石墨。
  西汉时期,便大规模将煤制成饼,用以冶炼钢铁,铸成汉军刀剑,击败匈奴。
  卫瓘除了出谋划策,还负责后勤。
  “石墨?陛下要此物作甚?”卫瓘眼珠子转来转去,忽然眼神一亮,“两个月前,代郡太守王延送来一千斤石墨,就在左营之中。”
  王延是马隆副将。
  当初代郡之战后,马隆便举荐王延为上党太守,说此人有勇有谋,深通兵略,上党正缺此人坐镇。
  如今看来此人简直是大秦的福星!
  杨峥大喜,与卫瓘一起赶到左营。
  从角落找到这批“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