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作者:格鱼      更新:2024-05-03 18:05      字数:2002
  在四海商号内部,于忠朝就是至高无上的王。
  锦衣卫越查,燕青心中就有些毛骨悚然了。
  于家能在幕后默默发育至此,这显然不是一个于忠朝所能独立完成的。
  于忠朝背后一定勾连着各地地方大员,结成了一条庞大的利益链条和利益大网。
  此案一爆发,牵连到的官员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主要涉及三个行省的大员。
  于家原籍所在的安徽行省、河北行省、广东行省和福建行省,有很大一批数量的地方官覆没了。
  燕青心中凝重,这不但是锦衣卫自成立以来的第一场大案,估计也会是大燕立国后的第一大案,一旦曝光,将瞬时掩盖张世儒杀母案的影响,震荡朝野!
  越是如此,燕京就越是小心谨慎。
  他知道皇帝需要的是证据,证据,证据!
  重要的事说三遍。
  所有的证据都要完整,将本案做成铁案!
  皇帝不发动便罢,一旦发动,将悉数将这段时间的被动局面彻底扭转,从而占据政治上的主动!
  所有与于忠朝相关的人员、线索、信息、证据,源源不断往燕京汇总而来,锦衣卫十余万人,庞大的特务机器,在燕青的统筹下几乎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这个案子当中。
  而只有少数人继续大张旗鼓的查办张世儒杀母案,以吸引外界关注的目光。
  其实张世儒杀母案虽然未曾完全水落石出,但基本脉络都理清了。
  张世儒后来发现,自己生母刘氏死在继母薛氏手上,心生为生母刘氏报仇之念。
  他鉴于薛氏性格暴虐,经常在府中虐打下人,导致府中民怨沸腾,对薛氏恨之入骨的下人很多。
  于是张世儒便故意在无意中流露出其生母死亡的真相,且隐隐流露出为母报仇的意思,他麾下的心腹家仆便心领神会,往张家传递信息。
  试图就假借下人之手害死薛氏。
  于是,一切的发展也在张世儒的期盼之中,主子流露出这般意思,张家有人便谋划给薛氏下毒。
  但因为暂时未知的原因,或是因为下毒的量不够,薛氏并未致命,但却引起了薛氏的警惕。
  薛氏将自己与蔡京的私生子薛强召进张家,本来是为了保护自己,结果不料反而引狼入室。
  薛强对薛氏恨之入骨。
  作为私生子,薛强自小见不得光,更未得到蔡家更多的力量。
  对于这位生母,他恨之入骨。
  他认为薛氏不该与蔡京私通,生下他受尽世人白眼和无尽羞辱。
  加上又受人主使,试图做成此案以达到攻击旧党、引起新旧党争的险恶政治目的,薛强便以铁钉钉死薛氏,对外却以兴兰的家人为要挟,威逼她伐登闻鼓,反告张世儒夫妻密谋杀母,引发了一起惊天大案。
  薛氏真正的死因是铁钉钉死,而非毒杀。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薛强幕后的人是谁,暂时薛强还未吐口。
  但以锦衣卫的手段来说,这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在皇帝严命之下,锦衣卫牢牢监控之中,薛强就是想死都不能。
  御书房中。
  王霖将所有关于于忠朝的资料卷宗推在一边,又开始思量张世儒杀母案背后的元凶。
  韩庭是不可能的。
  不是王霖小瞧韩庭,韩庭还真没有这个杀人且兴风作浪的胆魄。
  到底是谁呢?
  于忠朝?不像。
  此人明显已经开始想抽身而退,退隐民间当一个独立王国的太上皇了。
  于忠朝应该对朝中权力的兴趣不大了。
  王霖也是在查明于忠朝的事之后才意识到,原来于某人装病并非别有所图,而是真的想要急流勇退抽身而去。
  见好就收,不能不说此人当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王霖不得不佩服此人。
  这样的人若是全力治理国务,那绝对会成一代真正的名臣,可惜他的头脑和精力都用在了聚敛个人财富上。
  ……
  韩家。
  正厅。
  齐国夫妻端坐在其上,韩庭等韩家核心族人也在下面分坐两厢。
  韩家与蔡家私生子薛强联姻的事已经曝光,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对于韩家的冲击可想而知。
  虽然有皇帝的力挺,韩庭并未得到实质性的制裁,但受到的精神压力极大。
  对于韩家人来说,这就是一道门槛,若是跨不过这道坎,韩家就有败落下去的巨大风险。
  韩嘉彦果断道:“现在正是我韩家危难之时,虽然在老夫看来,此事纯属偶然和意外,但既然已经出了,我们就必须要予以不救。
  所谓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韩庭苦笑,拱手道:“祖父大人,该如何补救呢?”
  “将韩家六房这一脉从族谱上除名,坚决予以切断与我们韩家本枝的联系!”
  齐国公主也深以为然,缓缓点头。
  这是夫妻俩商量了好几天的对策。先与出现问题的韩家六房进行切割,再图其他。
  韩庭却是面色微变道:“祖父大人,万万不可!此时此刻,若韩家再强行开除支脉,必定会引发朝堂上更大的反弹,引起更大的诟病……”
  韩嘉彦皱了皱眉头:“那你以为,该如何处置?”
  韩庭深吸了一口气道:“祖父,祖母,孙儿以为,以不变应万变。至于其他,恭候圣裁吧,孙儿一身恩宠来自于陛下,孙儿相信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