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作者:肥鸟先行      更新:2024-05-03 23:46      字数:1839
  张副使,就是陇右都督府留后院副使张端阳,最近这段时间张端阳经常出入颜真卿的府上。
  就连颜真卿的儿子都不明白,自己老子这样的文人,又是怎么和张端阳这样的粗鄙武夫相谈甚欢的。
  颜真卿正在挥毫写字,听到儿子的通报,立刻停下笔说道:
  “去请张副使来我的书房!”
  颜真卿的儿子将满身肌肉的张端阳请到了颜真卿的卧室。
  颜真卿对待张端阳如同多年的老友一般,将他请到的书桌前问道。
  “端阳兄,你看看我这幅字如何?”
  “清臣兄,你的心乱了,字也是乱的。”
  颜真卿,字清臣,张端阳直接称呼他的表字,足以说明他们的关系亲近。
  如果是颜真卿的儿子看到,恐怕会惊讶的下巴掉下来。
  颜真卿性格刚直,自从出仕之后一直没朋友,就连对待家人亲戚的时候都非常严肃。
  能对张端阳这么一个军旅粗人这么亲近,还真的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张端阳是一位教授,年轻的时候也曾经痴迷于书法。
  学习书法,颜真卿是如何也绕不开的人物。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不少人学习书法,都是从颜体字入手。
  当年张端阳学习书法的时候,主要就临摹的颜真卿的字。
  待在凤翔府无事,张端阳又没办法出城打仗,就想起了自己这个年轻时候的爱好。
  张端阳亲自手书一份拜帖,求见了颜真卿。
  这份拜帖是张端阳手书的,用的却是柳体字。
  柳体字,是唐后期大法家柳公权所创造的字体。
  柳工权在创造柳体字时候,也是脱胎于颜真卿的颜体,两者中有不少共通的地方。
  但是柳体字又自成一派,看起来比颜体字更加冷峭孤傲,这份拜帖颜真卿看到之后,立刻让人请来张端阳,一起讨论书法。
  张端阳本身就是书法爱好者,他学习书法的时候博才众长,又吸收了唐代以后诸多书法大家的书法理论。
  果然一番交谈下来,痴迷于书法的颜真卿立刻和张端阳成了好朋友。
  字如其人,张端阳性格率直,和本性刚直的颜真卿就成了书法上的好友。
  两人交流书法,仿佛伯牙子期一样找到了知音。
  对于张端阳来说,能够得到颜真卿的亲自指导,他的书法也提升飞快。
  年轻时候练字想不通的关节,也在颜真卿的指导下突破了关节。
  而颜真卿则被张端阳带来的后世书法体系震惊了。
  虽然唐代有颜柳两位书法大师,但是后世书法依然在发展。
  宋代也出了很多有名的书法大家,这些书法大家的理论,对于困在当前境界很久的颜真卿,也有相当大的启迪。
  除此之外,后世不仅仅是在书法理论上有很大的突破,笔墨纸砚在后世也有巨大的发展。
  张端阳带着自己制作的毛笔,刚刚和颜真卿讨论了两句颜真卿新写的字。
  颜真卿放下毛笔说道:“端阳兄,朝廷刚刚下旨,让我去灵武调查祥瑞案。”
  怪不得颜真卿心乱了,张端阳自然也知道这场恐龙化石导致的祥瑞风波。
  这场风波如今已经烧到了陇右,李道源最近也在发愁要怎么应对。
  听到朝廷派遣颜真卿去调查,张端阳放下心来。
  颜真卿性格刚直,在朝堂上不属于任何一党。
  后世只是到他是一名书法家,却不知道颜真卿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做官,甚至是带兵打仗都非常厉害。
  在河东叛乱的时候,颜真卿是平原太守,平原郡在河东,也就是安禄山老巢境内。
  颜真卿带兵坚守平原,又在后方拖住了安禄山不少的军队,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颜真卿组织义军,在河东拖住了安禄山十万军队,还多次击败了安禄山派来清剿的部队。
  皇帝灵武登基后,河东的局势进一步恶化,颜真卿带领部队转进到河北,依然带头抵抗伪燕。
  李亨灵武登基后,对于颜真卿这位大唐忠臣非常欣赏,将他召到凤翔府担任御史中丞,负责纠察弹劾百官。
  颜真卿就任御史中丞之后,确实也是刚正不阿,他不畏惧权贵,弹劾不法的大臣。
  原本涣散的朝堂纲纪,在颜真卿到任之后变得清明,甚至皇帝犯错,颜真卿也会上书直言劝谏。
  颜真卿去调查灵武,自然不会攀附别人而故意捏造谎言。
  反正张天伦在灵武挖掘出来的梁龙化石是真的。
  而且张天伦挖化石,也不是什么建宁王指使的。
  看到张端阳如此淡然,颜真卿问道:“端阳兄,难道你一点都不担心吗?”
  “担心什么?”
  “吾这次去灵武,就是要揭穿杜鸿渐祥瑞的骗局!你家王爷身在局中,你一点都不担心吗?”
  张端阳却笑了笑说道:“有什么好担心的,这和献祥瑞之事和建宁王没关系。”
  “再说了,这祥瑞到底是不是真的,不是还要清臣兄去调查吗?”
  颜真卿看着张端阳,只看到对方眼神坦荡,就连一向刚直的他都有些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