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作者:肥鸟先行      更新:2024-05-03 23:55      字数:1891
  三大叶护想了想,似乎也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
  李光亲曾经游历过三大碑林城,她拉着三大叶护许诺,新可汗不会限制三大叶护的特权,一切都和牟羽可汗时期一样,他们享有同样的权力。
  得到了这样的承诺,三大叶护更没有了反对的理由,而且三大叶护中的仆固叶护,本来就是仆固家族在草原的分支,和李光亲也算是同宗同脉,李光亲成为摄政可敦,对他们自然是更有好处。
  三大叶护是整个回鹘最强大的三大部落首领,他们都支持李光亲,那事情就没悬念了。
  七天后,按照回鹘的习惯,将牟羽可汗的尸体放在了可汗城外的一处帐篷里,在李光亲的带领下,可汗长子莫贺达割破了自己的脸颊,将血液撒在帐篷前。
  李光亲抱着莫贺达,给他止住伤口,带着他骑马绕着帐篷走了七圈。
  紧接着其他贵族头人,都开始绕着帐篷绕圈,等到所有的贵族都绕过圈,可汗城的牧民也远远的绕着帐篷绕圈。
  回鹘人原本是不建造陵城的,不过李光亲还是决定在距离可汗城三十公里的地方,给牟羽可汗建做一座新的碑林城,并且将牟羽可汗葬在那座新的碑林城中。
  众多贵族们自然是支持这项决定,一座新的碑林城就意味着可以多一名叶护,大家就有了新的上升通道。
  大唐宣慰使张可达对于这样的结果十分的满意,大唐和亲郡主成了摄政可敦,那更加方便大唐控制回鹘了,他和陆安雅交谈了一阵后,就任命陆安雅为大唐宣慰副使,负责在可汗城的工作。
  可敦上任之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驱逐了那些向牟羽可汗传教的祆教僧侣。
  李光亲的意思也很简单,你们祆教不是说光明圣子能够抵御黑暗,百邪不侵吗?怎么牟羽可汗一下子就被毒死了?
  这还不是说明祆教是欺世盗名之辈,传播的都是些没用的邪说?
  经过可敦的宣扬,确实对祆教的声望打击巨大,不少僧侣只能离开回鹘,寻找新的传教地点了。
  接下来,李光亲又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他要为可汗从陇右请几名汉人老师。
  这个决定再次遭到了贵族头人的反对,可是李光亲依然以教育可汗“乃是家事”,没有理睬这些反对声,再一次派出老臣俺达协理发前往陇右报丧,同时请求越王向年幼的可汗请几位陇右的“名师”。
  俺达协理发接下了这个任务再次出发,草原上的风暴逐渐平息了下来。
  虽然风暴暂时平息了,但是李光亲也只是利用可敦的身份和大唐的虎皮压下去的,回鹘内部依然矛盾重重,虽然都有可能会爆发。
  陇右的商品源源不断的涌入回鹘,而回鹘人只能用牛羊、牛奶、奶酪这些畜牧产品来换取大唐的商品,这种贸易又让回鹘自己本来就缺乏的食物开始匮乏,要不然今年雪灾死了不少人,春天的食物就要不够吃了。
  可是雪灾死人毕竟是少数年份,草原上的人口毕竟是增加的。
  陆安雅和张可达骑着马,看着流淌过王帐城的金川,陆安雅说道:
  “我已经向越王殿下写过信了,一味掠夺式的经济殖民只能加剧回鹘人对大唐的反感,这种经济压制必然会在今后造成更大的反叛。”
  张可达也点点头,从前扶持经济买办的方法,虽然分化了回鹘人内部,但是也没有减少回鹘人对大唐的厌恶。
  张可达也叹息了一声说道:“这个月的贸易量越来越低了,用商人玩家们的话说,‘这些回鹘穷鬼已经榨不出油水来了’。”
  陆安雅说道:“所以一味竭泽而渔是不可取的,更何况这条河就在家门口。”
  张可达问道:“所以你的想法是什么?”
  陆安雅说道:“我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淘汰落后技术产能到回鹘,让回鹘也能跟着吃到发展的红利。”
  “比如陇右的棉毛纺织技术已经到了蒸汽机时代了吧,草原上有很多河流,可以使用水力纺织机,如果能够淘汰那些落后的水力机到草原上,那草原也可以发展毛纺织工业。”
  “除了纺织业,我听说山丹牧场也有很多先进的畜牧业技术,我们也可以和山丹牧场合作,让他们在草原上做畜牧业实验啊,引进一些新的畜牧业技术,增加畜牧业的产量和质量。”
  张可达也在思考,陆安雅说的确实没错,之前回鹘百姓的家底都被大唐商品掏空了,如今销量下滑,那就是牧民真的没钱了。
  一群没钱的穷鬼,那是真的要出事情的。
  这段日子送到草原上的商品,遭遇劫匪的概率也比以前高了很多,张可达也正在头痛这件事。
  陆安雅的这一套发展理论,其实张可达也是清楚的,这就是战后亚洲发展的模式,头雁模式。
  战后亚洲的经济复苏堪称经济奇迹,其实道理也是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先发展的国家作为头雁领飞,然后后面的国家拿着前面国家的淘汰产能跟着飞,最后实现各个经济体的发展。
  最开始的头雁自然是战后得到大量美援的扶桑了,紧接着就是棒子国也吃到了发展红利,最后是我们接受了最后的遗产。
  不过张可达考虑的要比陆安雅要多,淘汰技术是一件敏感的事情,如今陇右内部对于技术扩散的态度也相当的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