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改变 影响与走向。
作者:瀛洲玉羽      更新:2024-05-04 04:06      字数:3330
  没有皇上在的紫禁城实在寂寞太久了, 众人好像都被压抑沉闷的气氛憋得不轻。
  所以沈菡将要晋封贵妃一事在紫禁城辅一透露,立马在宫里传的甚嚣尘上,各种流言蜚语都有。
  承乾宫、翊坤宫、延禧宫, 连一向安安静静,存在感极低的永寿宫, 近来都有些异动。
  不管是后宫主位, 还是宫中的宫女太监都对此异常关注, 每天兴致勃勃地悄悄议论。
  “德妃娘娘”本就是宫中人人关注,记在心上恨不能每天念叨几回的人物。这要是成了“德贵妃”,接下来宫中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风雨欲来。
  不过,相比起宫中的喧嚣,在园子里的众人对这个消息却显得极为平淡,几乎没什么人谈论。
  畅春园众人天天亲眼看着, 都知道两位主子是怎么相处的。有这一天一点都不稀奇,大家都有一种意料之中的淡然。
  随着年龄的增加,玄烨愈发成熟稳重,年轻时性格中的那点冲动鲁莽,几乎已经完全消失不见。
  近几年他考虑事情更是越来越谨慎周全,力求万无一失才好。
  这次晋升沈菡为贵妃的决定,他也是几番思量, 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后, 才和沈菡商量的。
  两人半躺在暖阁窗下的榻上说话, 沈菡拥着被子靠坐在他怀里,玄烨从面前炕桌的小碗中拿栗子剥给她吃。
  沈菡“炭盆里刚烤出来的栗子好香, 比膳房烤的好吃。”
  玄烨塞一个到她嘴里“那以后每天让他们在炭盆里埋上几个,栗子挺好的,补肾气。你每天吃上几个, 对身体有好处。”
  沈菡撒娇“就是剥起来费劲,剥得指甲疼。”
  玄烨“让下人剥好了你再吃就是了。”
  “那样吃多没意思。”
  玄烨看她一眼,又递过去一个“那朕剥出来的你吃着就有意思”
  沈菡边嚼边笑“嗯那不一样么。”
  有皇上伺候着感觉多爽啊
  “其实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吃法是直接劈半儿嚼。”
  “嗯什么叫劈半儿嚼”
  这个该怎么形容呢
  沈菡“就是以前我在家里的时候,那会儿吃的栗子没有像宫里这样提前开好小口,都是囫囵一整个儿的,很难剥。我和弟弟都是直接用牙咬开,里面的栗子贴着皮分不开,就只能连皮一块儿嚼嚼,再把皮吐了。”
  玄烨头一次听说这种吃法“连皮吃那味道怎么会好”
  沈菡想了想,她也不太明白“说不上来,反正我当时就是觉得那么吃挺香的,比吃囫囵一整个还要香。”
  不过现在既然有整个的吃,这种吃法就再没尝试过了。
  两人裹着被子杂七杂八地闲扯,说着说着就聊起了晋封的事。
  玄烨想晋封沈菡为贵妃,还想给乌雅家抬旗。
  玄烨说完还是怕她紧张,细细地给她分析这里头的事儿“你不用担心,现在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
  不管是他还是她,他们都变了。
  这次北巡回来后玄烨就发现了沈菡的变化她变得更果断、更有气势了。
  显然,在他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她自己管理偌大的畅春园,园子上下皆对她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已经渐渐培养起了她的手段和威仪。
  特别是这次太皇太后突发急病,她乍遇如此大事,却能够保持冷静,处置起来条理清晰,一言一行皆十分得当,自然让手下之人对她更加信服。
  玄烨心道以往倒是他小看了她。如此,只要她能力足够,又能一直保持这份气势和威仪,便是不“以刑立威”也无甚大碍。
  玄烨揽着沈菡,温柔道“你现在既有宠爱与子嗣,气势能力也见长,手中又有足够的权力。在众人心中,你已经不再是单凭宠爱二字立足的女人,晋为贵妃顺理成章。”
  贵妃之位与她目前在众人心中的权威与地位才相配,不封反而会引人猜测。
  玄烨“至于家世,抬旗后,这也不再是你的短板了。”
  他办事还是喜欢追求个十全十美,家世、子嗣、宠爱、权力、能力、气势都有了,这个贵妃才封的风光,她坐在上面也才安稳。
  沈菡静静听着,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她翻身钻进他的怀里,没有说话。
  玄烨轻轻拍拍她,继续道“不但是你,朕现在也不一样了”
  自从康熙十六年,玄烨在乾清宫西南侧立起南书房,让侍讲翰林和内阁学士入值后,外朝内阁的职能便开始一点一点向内廷转移。
  随着南书房行走逐渐从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的顾问,转变成撰述谕旨的机要秘书,南书房“权势日崇”。
  而随着南书房地位的提高,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自然而然被一步步削弱。
  这个转变过程十分低调且漫长。
  当时玄烨召集翰林吟诗作画时,可没有人想到这几个汉臣竟会对议政王大臣会议产生威胁。
  而当他们发现的时候,大权却已经从宗王、八旗、贝勒和掌权的满洲勋贵大臣手中,慢慢过渡到了玄烨的手中。
  玄烨“虽说现在只是一部分,但大方向和根基已经铸成,剩下的不过是时间问题。”
  说白了,权力的天平现在虽然还没有完全倾倒,但已经倾斜过半,失败的一方几乎无力回天,大局已定。
  这个沈菡听明白了,历史老师管这个过程叫“君主专zhi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以前好像还考过一个题,说君主专zhi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来着军机处的设立
  玄烨“虽然朝廷内部现在并非一派祥和安宁”
  事情是有两面性的。
  玄烨用翰林、侍读学士、起居注官等各种名目提拔汉人士子,确实打压了满洲权贵的势力,削弱了议政王大臣的权威。
  但相应的,也催生出了新的矛盾。
  党争更严重了。
  沈菡之前一直以为“康熙朝的党争”就是指索额图和明珠之间的争斗,但近几年听玄烨说的多了,才渐渐明白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清初入关后,满人为了争取汉人,任用了大量的明朝遗臣,而明末时一直存在的党派之争,也因此又延续到了清朝。
  并且,随着玄烨重用汉人士子,形成新的权力集团后,这个新兴集团内部也免不了产生争斗。
  南人与北人各自拉帮结派,从而导致原本就存在的南北两派士大夫党争进一步加剧。
  这几年南北之争又逐渐和满洲贵族内部的矛盾纠缠在一起,朝堂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沈菡听得头大所以现在朝里除了少部分不站队的,汉人自己的阵营里,南人和北人斗。满人自己的阵营里,明珠和索额图带着满洲权贵势力斗。索额图和明珠还各有自己扶持的汉人和派别,组队斗好乱
  而且据她所知,以后是不是还得加上皇子那不更是乱成一锅粥
  玄烨“不过朕借此收回大权后,已经能够更好的把控朝堂。虽有党争,但还在朕的控制之内,不至于动摇朝纲。而且此消彼长,满洲贵族的权力和势力已经大不如前。”
  再加上他登临皇位日久,又成功收回了台湾和雅克萨等地,在朝上的威信也是与日俱增。
  沈菡听到这儿有点儿明白了。
  这些人互相争斗,都需要争取皇帝的支持,所以玄烨在党争的过程中,得以超脱出来,慢慢成了独立的第方。
  简而言之,以前是皇帝和满洲权贵、议政王大臣在争权夺利。皇帝是权臣的敌人,双方互相忌惮,都想获得更多的权力。
  但现在权臣和权臣斗了起来,玄烨就从敌人变成了双方都要拉拢的盟友和战争胜负的裁判者,权力自然而然就回到了他的手中。其他人再想要获取权力就必须从他手中取得
  沈菡想明白后妈呀,他这脑子,这耐心。皇帝这活儿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玄烨之所以和沈菡说这些,并不是单纯想和她谈论朝政,他还想借此告诉她“朕现在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朕的手中握住了更多的权力,你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害怕了。”
  他当然明白,她从前之所以恐惧,还因为他不够强大。
  他不否认,曾经他确实不够强大。
  玄烨“至于后宫,你无需多虑。”
  后宫女人的小心思现在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佟佳氏是个聪明人,其他主位也都不蠢蠢货玄烨也看不上。
  她们坐在这个位置上,就应该明白,只有忠心于皇上,她们才有好日子过。而且以他如今的威势,后宫这些人也不会有胆子违逆他。
  玄烨“而且以后除了逢年过节,大半的时间咱们都会住在畅春园,她们纵有些心思,也够不到你。”
  至于她在宫里的时候,玄烨另有打算。
  沈菡当然明白,跟前朝这些政斗一比,对他来说后宫那点儿宫斗确实是弱爆了,根本没人能玩过他
  不过他这样细致地给她解释,沈菡心里暖和又柔软。
  她抬头看他“我真的不害怕,我既然答应你,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后宫当然会因此起一些波澜和变化,但她现在却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战战兢兢了。
  这不仅是因为玄烨现在变成了一个更加有权威、更加强势、更可依靠的帝王。
  还因为她感受到了他那份厚重的心意他在希望她成长,帮助她成长。他在期盼她能走到他的身边去。
  荆棘之路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无人与她并肩同行。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