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拿下贺知章
作者:鸦瞳      更新:2024-05-04 04:39      字数:3327
  七娘其实没什么想法。
  她鼓着腮帮子,歪头问“狮虎,我要是不想考什么童子科,就能不考嘛”
  “那怕是不行。”李白说完也反应过来。
  这件事无论发酵到什么程度,朝中新旧贵族、世家与寒门又借此如何博弈,最后都得是陛下拍板决定。
  他们寻思这些,还不如多喝两坛美酒,吃两块豆饴呢。
  李白顿时又没了正形,招呼着裴稹道“来来来,裴三郎,七娘说的没错,且先醉今朝,勿要庸人自扰。”
  裴稹瞧着这对师徒吃的吃,喝的喝,压根儿没操心,无奈摇头笑了“不愧是你李十二白带出来的孩子。”
  能看透本质之后,依然保持乐天潇洒,这一颗大心脏,往后也绝非一般女郎。
  裴稹看七娘的眼神里,透着对后辈的赞赏疼爱。
  七娘则冲他做个鬼脸,“略略略”之后,取个干净的勺,舀了一大块猪头肉丢给他。
  裴稹哭笑不得,知道自己是被隐晦嘲讽了,却依然好脾气道“也不知我们七娘在绵州做出什么壮举,竟能叫陛下过问此事”
  李白喝了酒就话多,声情并茂地给裴稹描述了高转筒车和酸刺柳的事儿,末了,还欣慰地摸摸七娘脑袋,宛若一个炫耀女儿的老父亲。
  裴稹震惊之余,有些叹惋“以七娘聪慧,往后怕是更有一番见地,只可惜”
  七娘见过这样的眼神。
  先前在青莲镇,农户们虽然感激她,看她的神色却也有惋惜,听乡人们说起最多的,便是“往后谁能娶了李家神仙童子,可真是福分呐”。
  想起这些,七娘的倔脾气上来了,凶巴巴冲裴稹道“七娘还年轻,大有可为,一点都不可惜”
  裴稹微怔,忙附和“对对对,是我想岔了。”
  他惊讶于小女郎的敏锐,也生出了“或许她真不一样”的念头。
  裴稹出身关中旧氏族之一。
  以韦氏为首,裴、柳、薛、杨、杜这些旧门阀世家,在初唐时期,大多会选择通过联姻来巩固地位,这种方式被称为“内婚”。女帝登基之后,关中贵族逐渐察觉到只注重门阀背景,并不能保证后代延续繁荣,被逼无奈,只好开始重视对方的政治地位和才干。
  裴稹的阿耶裴光庭便是如此。
  当年,家中看中武三思女帝侄子在朝中的地位,为裴光庭选中武三思之女武氏为妇。只是他们没料到,一朝神龙政变,裴光庭会因此被贬郢州。
  如今,裴家终于好起来了。
  而裴稹从小看过家中的起起落落,又受阿娘影响,并不觉得女郎有抱负是一件坏事。
  尚未被朝堂荼毒太深的郎君笑起来,给七娘打气加油“多吃点,争取早日帮我打过十二郎。”
  七娘傲娇脸“哼,师父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裴稹与李白登时又笑成一团。
  与友人叙旧的时光总是飞快。日头西斜,城垛子上的暮鼓敲响了。
  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制度,夜间各坊内部倒是可以行走,但暮鼓一响,坊门就要关了。届时,再行走在坊外的主干道上,可是要挨板子的。
  裴稹住得远,家在城东的永兴坊,连忙起身告辞。
  还边走边喊“十二郎,你住的邸舍我记着了。那头若有什么消息,我再来找你,你好好准备府试”
  李白笑呵呵将人送走了,这才带着七娘折身去了趟波斯人的店。赶在关门前,他们买了几件异域风的首饰,上面都带着小铃铛,七娘登时高兴地直转圈圈。
  这日之后,李白便进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
  京兆府的府试向来是由功曹,或是司功参军主持2,遇上多事的年景,这京兆府府试官员还得兼了当年冬日的进士试官。
  等到透出试官那日,李白回来便冲七娘叫嚷“今年真是稀奇,试官竟然请了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来担任,好在这位也是京兆府进士出身,听说还是状元呢,想来,考校的左不过就是表檄杂文之流。”
  七娘还没有学过如何写文章,有些紧张地看着李白“那师父会吗”
  李白还挺狂,大言不惭道“虽没有纵横术那么擅长,过个府试,不在话下。”
  一看李白这副狂士样子,七娘冷漠脸撇嘴“哦。”
  李白嘿嘿笑两声,问她“今日可发生什么好玩的”
  七娘想了想,答“也没什么,就是裴郎君下值之后来了一趟,罗里吧嗦说了好些话,我都忘记了。”
  李白“”
  “不过他给你留了字。”
  知道这毛丫头是故意调皮,李白假模假样凶她“那还不拿出来,小心罚你去抄书”
  七娘一溜烟跑去屋里,取了裴稹的留言来,气呼呼说“是裴郎君说要先藏好,只能给你看的。”
  李白大致扫了一遍,忍不住蹙起眉头
  “十二郎,国子祭酒杨玚今日上疏,认为近年间天下明经、进士及第,国子监所占人数不过二十人左右,余下七八十全被乡贡侵用,实乃不妥。
  陛下犹豫间,吏部也站出来,请奏对孝悌力田科推举上来的人,着各州府代为赏赐即可,万万不能委以重任,坏了士与农的平衡。”
  “陛下嫌烦扰,已经准了各州奖励孝悌力田者耕牛一头,良田三亩,次年产粮增高后,还可免除徭役,表率乡里。”
  裴稹通篇没提自己的看法和判断。
  但李白很清楚的知晓了,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七娘暂时不会有在长安扬名的风险。
  他本该高兴的,此时扯开笑脸,却笑得比哭还难看。
  七娘不解,伸出两只手使劲帮李白向上提嘴角“师父,裴郎君说是好事呀,你怎么不开心了”
  李白叹了口气,拉着七娘的小手落座“我原以为陛下开设孝悌力田,是爱百姓,惜良才,杜绝再有关中大雨粮食尽毁的状况。”
  七娘疑惑“难道不是吗找人才,把种田之事琢磨透,土地的馈赠肯定能让天下百姓过好日子”
  李白苦笑“可我们这位大家,怕是并非这么想的。”
  一头牛,三亩田。
  朝臣不过上书一次,他嫌烦扰,便随意用些赏赐打发了。所谓的招揽贤才,在陛下眼中,便是如此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吗
  李白来到长安有一阵子了,这时才有些明白过来,宁王定要让他走贡举的深层用意。
  若是制举推荐入朝,他便与这些人一样。
  哪是什么贤才,不过都是陛下用来装点他盛世功业的“门面”罢了。
  长安夏日的大白雨说起就起。
  如盆泼落在地的雨柱砸在地上,汇聚成奔流的浅水,天地茫茫一片,即便穿着蓑衣,眼前也很快就被模糊了。
  今日是府试的最后一场试,考过了杂文和表檄,原以为第三场会是经义,却没想到这位礼部侍郎竟会出题诗歌。
  这倒也不奇怪,唐人对诗歌的钟爱刻在骨子里。
  李白看到题目,差点当场乐出声。
  这场试的主题为“战争”,试官没有旁的要求,便更叫他肆意发挥了。
  他提笔习惯性去够酒壶,发觉人在考院,这才洋洋洒洒写道“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诗名乌夜啼,说的是五胡之乱时候,窦滔远去沙洲服苦役,音讯全无,妻子苏慧思念过度,织成回文诗璇玑图遥寄丈夫的事。
  李白一气呵成,吹干墨迹,便在众人讶然的目光中扬长而去。
  考院外的雨更大了。
  有胥吏立在廊下喊了一句“倒霉”,李白却大笑着走入雨中,口中叹着“好雨,好雨”。
  人走远了,他那张试卷被呈到了试官跟前。
  这位昔年的状元郎名叫贺知章,已经上了年岁,鹤发鸡皮,精气神却很好。
  他笑吟吟接了李白的试卷来看,忍不住唱念一遍,便称赞道“一字未提征战,却处处都是战争引发的苦难,真是泣鬼神的好诗文啊”
  身边人连忙附和。
  贺知章笑了笑,看向试卷上的姓名“绵州人士,李白。待他取解之日,老夫定要邀他个鹿鸣宴,把酒共饮”
  所谓鹿鸣宴,也是科举四宴之首。它专指乡贡放榜次日,地方官为了祝贺考中者举行的乡饮酒宴会。
  京兆府每年近百位乡贡取解的举子,自然有专管此事的长吏设宴吹笙。如贺知章这般身份,原本并不需要亲自操持。
  不过,谁让贺侍郎就看中了李白呢。
  这头,李白并不知晓一位忘年交已经在奔来的大道上,他淋了场大雨,酣畅淋漓回到邸舍,就看到七娘像个可怜小猫一样在打喷嚏。
  “哈秋”
  李白的笑容瞬间凝固住了,严肃问“七娘,这么大雨,你还跑去外面做什么”
  七娘抽抽鼻子,委屈巴巴趴在桌上“阿翁说了,我们若是在长安久住,就得去牙行寻牙人在坊内买房。我前几日问过,长安的房子也太太太太贵了,买完我们就没钱吃饭啦”
  李白忙着给七娘擦头发,顺着话道“那就不买,我们租个院子也可以。”
  “一直租也很贵的,听说有京官在万年县买房,每日半夜骑马来上值呢。”七娘回头,眼神里透着亮光,“我这几日在长安坊市逛了逛,发现一个赚银钱的好法子”
  李白警惕“你又想干什么”
  七娘搓搓手,嘿嘿笑着“也没什么,就是他们的牛粪,马粪,鸡鸭鹅粪不用在正途,实在太可惜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