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储君之位摇摇欲坠。 一更
作者:鸦瞳      更新:2024-05-04 04:40      字数:3477
  入夏之后, 岭南潮热多雨,潮漳道的修筑进度并不如意。
  今日一早雨又呈滂沱之势。
  李白踩着夯土道上砸出来的水坑,啪嗒啪嗒跑进尽头的雨棚内, 摘了斗笠蓑衣,叹道“照这么天天下下去, 这路今年秋收之前都别想修好。”
  棚内, 七娘正抱着一本兵书研读, 身后是阿寻在风炉上煎着一壶山茶水。听到这话,都忍不住往棚外头张望一眼。
  七娘收了书“这一段又得返工重来”
  李白坐在另一头, 端起茶碗饮尽, 才道“强夯土埋下去,夯锤才举起来, 就又下雨了。油布遮是遮了点,但看这雨势,只怕用处不大。”
  这已经是修筑以来第三次耽误进度了。
  七娘这些日子为了修路, 也曾用八卦值兑换出“水泥路”的相关学识。
  水泥确实是个好东西, 只需要生石灰、铁粉这些东西做原料,利用炼铁高炉的温度,便能搅和出一种全新的材料用来铺设驿道。
  七娘跟李白一开始还为此激动不已。
  后来,在潮阳县内尝试性地铺设过之后,他们便发现了水泥的弊端。这种路面够干净, 不怕水不怕晒,但对马掌的磨损过大, 即便搭配上鲜卑人的马蹄铁, 也只适合马匹日常驾车短途,并不适用于驿道疾驰。
  要修驿道,还是得靠最实惠的夯土路。
  师徒俩异口同声地叹了气, 七娘忽然想起个意外之喜“对了,师父。先前的水泥虽然不适合铺设驿道,却是用来加固城墙的好东西。潮阳县子城和外郭城的土墙都快倒了,咱们什么时候试试”
  李白诧异“夯土墙”
  “不是,原料是用水泥加上碎石子、砂,和水按照一定量搅拌起来的。”七娘抿了抿唇,“这东西也叫作混凝土,坚固耐用,防火防水的,这才是能防御外敌的城墙呢。”
  李白挑了挑眉,对此物上了心“记着了。等这边驿道收尾,我会写信给都督,请他定夺。”至于潮阳县,今年才刚有好转,暂且还是别折腾了。
  七娘顿了顿,想到了戚翁提过的“偶有水匪侵袭”。又觉得应当也不至于这么倒霉,便点点头应下来。
  雨势来得又凶又急。
  阿寻将一壶刚煮好的热茶分别给两人添上,又热了从家里带出来的鼠壳粿和钱仔粿,热气腾腾地用盘子盛着递上桌。
  这两样都是潮州人喜爱的小食。
  鼠壳粿是年节祭祖时必不可少的,它用田埂上野生的鼠曲草熬出汁,与猪油、糯米粉调和成粿皮,再包了豆沙、虾子或肉馅儿,拿个桃形的木印模一压,就能用鲜竹叶裹上上锅蒸了。
  李白一口吃了半个下去,冲着阿寻连连点头称赞“不错,用油二次煎热的也好吃”
  软香咸润的,还包着他最喜欢的糯米肉馅。
  七娘倒是对那钱仔粿赞不绝口。
  这是一种秋凉前的粿类小食,用糯米碾粉捏成团,滚水煮熟之后,蘸了芝麻粒、白糖等物食用。类似的糍粑粿只有岭南东侧一带才有,七娘长在剑南,以前从未吃过。
  小孩子就是容易对新鲜事物喜欢得紧,是以七娘吃得特别带劲,没几下就两块下了肚。
  师徒俩都是吃饱了,就能重振旗鼓接着奋战的人。
  李白站起身,穿戴好蓑衣,扣了笠往外走去。临出雨棚前,他忽然顿了脚步,背身开口“谨夫子来信,陛下对太子殿下的不满与日俱增。入夏前,已经借故折了东宫崇文馆大半文人。只怕先前宇文融等几位相公遭贬,亦是因为此事。”
  陛下怕是要对太子殿下动手了。
  大唐自从建朝,便一直笼罩在宫廷政变的阴影之下。
  无论是玄武门之变,还是李承乾李泰的夺嫡之争,甚至是当今陛下自己,也是通过发动宫变,逼宫先皇得到的宝座。
  储君之位在大唐一世摇摇欲坠,如同笑柄。
  也因此,帝王会越发疑心、忌惮,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也被以同样的方式赶下皇位,不得善终。
  七娘已经早早明白李唐皇室内的龃龉。
  小女郎张了张唇,不知该说什么,只好垂眸道“请夫子与贺阿翁他们保重身子。”
  李白掀开竹帘大跨步出去,融入雨雾之中。
  长安永兴坊,寿王府。
  内给使弓着身子,快步追在主子身后出了府门,一面贴心护着人登上车驾,嘴上还不忘提醒“殿下,今日宴席上,可都是圣人和娘子千挑万选的高门贵女。方才来宣旨的内监也带了话了,娘子的意思,还是请您在武氏、韦氏同辈里选一个做王妃。”
  寿王今年十六岁,已经知晓男女之情。在长安几年,叫他越发忘记了宁王曾经教导的恭谨品行,身上多了几分京师特有的自满。
  听过内给使的话,他便探手撩了帘子“若武家、韦家都没有我看得上眼的小娘子呢这是给我相看王妃,自然该以我的喜好为主。”
  内给使讪笑。
  明眼人都看得出,武惠妃显然是想用联姻为儿子拉拢势力,怕是后头等着争储君之位。
  怎么殿下就一点瞧不明白呢
  内给使只好拱手又劝“您要是相中其余世家,到时候一并请娘子做主,抬回王府做个孺人,也是一样的。”
  “那怎么能一样”寿王不满道,“母妃没能得到正宫之位,已经十足遗憾,我喜欢的小娘子自然要做王妃。”
  他话都没说完,车驾前头便跪了一地人。
  内给使欲哭无泪,叩首求饶“殿下慎言啊”大庭广众,说自己阿娘觊觎皇后之位,还心怀不满,这是嫌自己活太长那也别捎带着他们这些奴婢一起啊。
  寿王无趣地撇了撇嘴,到底还是住了口,放下帘子,示意驾车郎启程动身。
  内廷之中,武惠妃独占鳌头数年,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寿王子凭母贵,过了几年安逸骄奢的日子,也越发忘记自己首先是住在十王宅内的皇子。
  直到此刻,他还不觉得说这些有什么错
  阿耶宠爱阿娘,自然该给她最好的。
  不多时,车驾在曲江池畔的芙蓉苑外头停下。
  芙蓉苑往北就是曲江池。西岸边的杏园里,杏花早已经败了,这时节正在结果,远远瞧去黄澄澄一片,直叫人生了好胃口。
  寿王心情变好了几分,下了车驾入芙蓉苑内,直往主殿内而去。
  当今陛下最得宠的儿子驾临,加之又是今日宴席的主角儿,众人再是不喜,也得规规矩矩起身,恭谨作礼。寿王不在意这些,挥手入座,环视一圈。
  在厅前头的都是各氏族的年轻郎君们,屏帷外的后殿,才是今日符合选妃要求的各家贵女。
  一时之间门瞧不到美人,寿王便将视线落到了桌上。
  今日的菜品,添了许多烧尾宴才用的菜式。
  这烧尾宴极尽奢华,原本是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时向陛下进献的。中宗景龙年间门,韦巨源官拜尚书令,照例于家中设下烧尾宴宴请先皇,并留下一册食单。
  便是著名的烧尾宴食单。
  今日有水陆珍馐五十八种,一一都是精挑细选,从烧尾宴食单筛出的上上品。
  只可惜,寿王吃惯了山珍海味,瞧着满桌菜色没有新意,便叹气“怎么来来去去都是这些。”
  众人面面相觑,操办筵席者惶恐“殿、殿下不喜”
  寿王一手撑着脸颊,百无聊赖状“倒也不是不喜欢。哎,你先起来。这些菜自然各有各的好,只是长安宫宴都是按照规矩一步步做出来的,不够新鲜。本王扫一眼便知是什么滋味,无趣得很。”
  这话说完,他还怕众世家的郎君不懂似的,往屏帷那头扫了一眼。
  有人反应快,连忙提议道“殿下这会儿既然没胃口,不如我等乘船,往后湖上去游览一番。那湖就在后殿外,乘船立在其间门,正巧可以看到一番别样美景。”
  话中的美景,自然指的是后殿那群美人。
  一群年轻的郎君彼此对个眼,都笑着没站起身,也算默许了这番未言明的相看。
  笑话,今日能来参加宴席的世家,哪个不是奔着与皇子宠妃结交来的。
  太子李瑛已经走到了困局,即便不被其他皇子所害,很快也会被陛下的高压逼到自己害死自己。届时,最热门的储君人选,还得是这位寿王殿下。
  退一步说,即便寿王不能立储,以惠妃在宫中的地位,这桩姻缘也是难求的香饽饽。
  众世家各怀心思,簇拥着寿王维持好表面热闹,乘船往后湖去。
  今日天晴,芙蓉苑湖水倒映着天光流云,分外澄净。泛舟至湖心处时,便能远远听到一众小娘子娇声娇气的嬉笑。
  长安世家之间门多是相识的,贵女们走动多了,便有自己的相熟姐妹。
  寿王眯了眼看过去,只瞧见三三两两凑在一处的人群中,唯有一个穿着石榴色破裙的娘子落了单。她长得很美,有种这个年纪的小娘子难以驾驭的美感,蕴藏在眼角眉梢里。
  她饮下一盏梅子酒,酒不醉人,面颊染上的三分绯色,却已经叫他的心醉了。
  寿王挥了挥手,船便缓缓向后殿那侧靠拢过去。众世家的郎君有些慌神,想要劝阻,寿王却已经听不进去了。
  他立在水上,隔着一段距离,问身边人“那是谁家的娘子,本王从未听阿娘提起过。”
  郎君们面面相觑。
  被派来监视众人的裴稹不得不开口“寿王殿下,那是弘农杨氏家的五娘子。”
  “杨氏。”寿王喃喃,“本王这就去求阿娘,阿娘最疼我,一定能将她娶回来做王妃。”
  船上的人离着后殿也不远,这句话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众贵女的视线有意无意落在杨玉娘身上,有惊叹,有怀疑,也有鲜少的几抹嫉妒。
  杨玉娘微微蹙了眉心,心中叹气。
  七娘说的没错,寿王这人张口阿娘,闭口阿娘,确实不堪为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