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作者:刹那      更新:2024-05-05 14:02      字数:1974
  同期:北美洲的沃希托造山运动和茵勒温薰造山运动、亚洲的阿尔泰造山运动陆续发生。
  2亿年前:三叠纪大灭绝发生,百分之七十六的物种绝灭,海平面发生特殊的下降与上升情况,出现大规模缺氧的海水。以雷德王为代表的怪兽在这个时期失去了踪迹。
  1.65亿年前:盘古大陆解体。据称,原子恐龙的先祖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活跃。
  1.5亿年前:哥莫拉居住在约翰斯顿环礁中。
  1亿年前:海啸怪兽·西蒙斯和龙卷风怪兽·西格拉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最初的行动痕迹。
  6500万年前:妖星初现;德干暗色岩事件发生;白垩纪大灭绝发生,百分之八十的物种灭绝;
  同期:据说,宇宙文明那加就是这个时候带走了地球一部分的恐龙;而哥斯拉这一物种的先祖也是在白垩纪大灭绝选择遁入海中。
  (四)超古时代
  5500万年前: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发生,持续了2万年到5万年,然后发生了持续20万年的温暖期,全球温度平均升高6度。
  据说,怪兽·哥美提乌斯就是在这个时期非常活跃的。
  约3000万年前:根据基里艾洛德人的自叙,基里艾洛德人就是在这个时期与光之巨人前后来到地球;
  之后,齐杰拉花开放,超古代人类选择放弃挣扎,于是光之巨人不干涉人类的抉择而离开地球。
  之后,邪神加坦杰厄醒来,使超古代文明彻底灭亡。一部分超古代文明后裔选择宇宙流浪。
  之后,拉莱耶再度沉没。
  320万年前:人类先祖之一,“露西”就生活在这个时代。
  约300万年前:“野兽战争”发生,一颗月球粉碎,报应号沉没大西洋。
  100万年前:南方古猿吉甘特斯种灭绝。
  60万年前:多瑙第一冰期开始,怪兽·泰莱斯通与部分生物进入地底。
  50万年前:现代人类的先祖,智人出现。
  大约也是这个时期,泰卓板块降临地球。之后出现了些仿造泰卓板块的黑石板的历史记录。
  约40万年前:部分原始人类进入海中生活。
  39万3000万年前:亚特兰蒂斯第一帝国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
  约6万年前:卡尔多星人造访地球,并希望一种植物生命体成为地球的主宰,不过从结果上来看,失败了。
  约三万年前:钻进地底的爬虫类发生变异,超古代基因开始觉醒。
  1万7000年前:冰河时代结束,地球开始回暖。
  1万5000年前:人类移动范围持续扩大,这导致了原住民农马尔特人被迫迁入海底,并发生异变。
  1万2000年前:新仙女木事件发生。地球升温过程被打断。怪兽·波尔凯拉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地底沉睡的。
  同期:穆帝国灭亡。
  (五)古时代
  公元前5600年:经书里称为“诺亚大洪水”的事件大约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公元前5000年:石油怪兽特贡由于没有食物,而开始栖息。
  公元前4200年:《玄君七章秘经》首现。
  公元前3000年:磁力怪兽·安东拉毁灭了帕拉吉之城。
  公元前1000年:食叶怪兽·凯姆吉拉被火山怪鸟·巴顿彻底灭绝。火山怪鸟·巴顿进入冬眠期。
  公元前500年:巴比伦塔倒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杀害。
  大约同期:释迦牟尼成佛。
  战国时期:庄周梦蝶事件发生,邪神奈亚拉托提普与地球的灵魂费列蒙借此机会打了个赌。
  大约同期:《天问》完成,数年后,屈原投江。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焚书,据说,包括《长历》、《玄君七章秘经》等都是在该事件前后被销毁。
  公元前185年:《资治通鉴》载:秋,星昼见,实为卡欧斯病毒的原型体造访地球。
  79年:庞贝古城在哥斯拉与另一怪兽的大战中毁灭。相关资料散佚。
  248年:古和国女王卑弥呼死亡。
  五世纪前后:有证据称和国人在这一时期尊不明生物“壬龙”为神明。
  500年:传说中亚瑟王统治英伦岛的时期,据说,一种外星机械生命曾在这一时期活跃过。
  640年: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焚毁。据说,许多珍贵古代资料自此失传。
  约730年:阿拉伯诗人撰写了《基塔布·阿尔·阿吉夫》(又称死灵之书),叙述了人类神话与宗教另外的起源,还有地球及宇宙与通行解释大相径庭的真相。
  1096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生。
  1431年:圣女贞德被处以火刑。
  约为1600年(江户时代):怪兽·恩马戈就是这一时期留下了行动记录。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5年后,热月政变。
  约为1800年前后:宇宙魔树·戈德加基拉在地球扎根。
  1829年:“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发生。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古英国召开。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电力时代开启,怪兽·内隆嘎迷上了电的滋味。
  1885年:大诗人叶芝和他的一些朋友创立了都柏城秘术兄弟会,从事神秘学的研究。
  1895年:戏剧《黄衣之王》遭到查禁,后不为人知。
  1909年:《无名祭祀书》出版。
  1925年:叶芝的《灵视》出版,他的一位朋友因为这本书上体现的诸多理念不合与他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