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斩高丽王,传首各郡,以震周邦之国
作者:神龙摆尾      更新:2024-05-04 18:01      字数:2215
  翌日,早朝。
  李承道许久没有举办早朝了,今天却忽然升了早朝,文武百官们尽皆到场。
  所有官员们都清楚,今天的这次早朝就是因为高建武的到来。
  高建武已经是亡国之君了没错,但出于礼法,要于朝堂之上正式接受他的战败,并且下达处置。
  太极殿内,文武百官有序站在大殿两侧。
  “宣,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入殿觐见——”
  高怀尖声喊道,声音飘出大殿,远远传了出去。
  站在丹陛两侧的执金吾侍卫依次传唱,声音久久不绝。
  随着传宣的声音响起,薛万彻沿着御道,步入了太极殿。
  薛万彻来到御前之后,朝李承道下跪行礼道:“末将薛万彻,参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下方的薛万彻,李承道微微一笑,道:“薛将军平身。”
  “多谢陛下!”
  薛万彻这才站了起来。
  然后李承道笑道:“薛将军此番大破高句丽,生擒高句丽王,扬我大唐天威,功勋卓著,朕深感欣慰。”
  “陛下谬赞了,末将实在不敢当。”
  薛万彻摇了摇头,正色道:“此番大破高句丽,全仗我大唐铁骑精锐无双,以及韩将军和岳将军用兵如神,此等功劳末将岂敢一人居之。”
  薛万彻说的是大大的实话,他的功劳虽然也不低,但是此番胜利的主要功劳还是在于韩信和岳飞身上。
  韩信若用兵险奇,他手下的军队似一杆长枪,狠狠刺破了高句丽的防御,让他得以带领军队长驱直入,一路拔城攻寨。
  岳飞则是行兵稳重,并不贪功,稳妥地从后方登陆带兵包抄了高句丽,一举把高句丽逼入死地。
  李承道虽然知道如此,但是笑道:“韩将军和岳将军的功劳朕自不会忘,但薛将军的功劳亦不可埋没。”
  “朕赐你郡公爵位,号武安,食邑五千户。”
  灭一国的功勋,足以得到爵位的赏赐。
  薛万彻在李承道登基之际就被册封为十二卫大将军之一,正三品的武将已经少有,官职不好再拔升,但爵位是可以给的。
  “谢陛下!”
  薛万彻眼中难掩喜色,当即大拜谢恩。
  郡公爵位是可以世袭的,而且食邑五千户远超一般郡公的待遇!
  普通郡公食邑不过两千户而已,五千户已经是堪比国公的食邑了。
  若非薛万彻是跟随李承道一直到现在的老将,是不可能有这般破格待遇的。
  谢礼之后,薛万彻便回到了武将的序列中,众多将领纷纷对他投去了祝贺与羡慕的目光。
  封赏完薛万彻后,接下来便轮到审判高建武了。
  “带高句丽王高建武上殿觐见!”
  高怀再次喊道。
  他话音落下后,高建武便在侍卫的押送下走入了太极殿。
  高建武一身素袍,神色憔悴、头发略显凌乱,哪里还有半点属于高句丽君王的威仪。
  太极殿恢弘不凡,殿外侍卫肃立,殿内文武百官站在两侧,在高建武进来后,百官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哪怕高建武身为君王习惯了他人注视,但是如今身处敌国,在这么多官员的注视下,仍然不免感到万般压力,心中恐慌难安。
  但是当他的目光从一道曼妙的身影之上扫过时,顿时面露难以置信之色,惊怒道:“德善女王?!你、你怎会在此!”
  今日不仅仅是文武百官,德善女王也出席了今天的朝会,是以藩属国君主的身份参加的,享有赐座之礼。
  高建武之所以能一眼认出德善女王,是因为他见过她,并且一度想通过两国联姻,进而掌控新罗。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为何德善女王会在这里?她不是应该在新罗吗?
  听到高建武的话,德善女王只是瞥了他一眼,淡淡说道:“我新罗已成大唐藩属国,将永世称臣,奉大唐为主,孤来长安觐见天子有何不可?”
  “什么?!”
  高建武闻言震惊不已,新罗居然已经成了大唐的藩属国,向大唐称臣了?
  震惊过后,高建武心中便是难以言喻的愤怒,指着德善女王破口骂道:“我高句丽虽然和你新罗敌对,但也是同宗同源!
  你居然投靠唐国、对这屠夫称臣!你简直是个不要脸面的贱人,枉为一国君主!”
  “放肆!”
  薛万彻眼中闪过一丝怒色,他早就看高建武不爽了,此时听到他骂李承道是屠夫,脸色顿时便冷了下来。
  “啪——!”
  薛万彻上去便是一巴掌狠狠扇在了高建武的脸上,他的力气何其之大,一巴掌直接将高建武抽得飞起,在空中转了一圈才落地。
  高建武摔得七荤八素,左半边脸颊高高肿起,牙齿都落了好几颗,倒在地上发出了杀猪般的惨叫。
  德善女王看着高建武的丑态,眼里闪过一丝怜悯之色,摇头道:“大唐乃天朝上国,陛下更是盖世帝王,你却还当如今的大唐是曾经混乱不堪的五胡乱华时期?陛下当朝,你高句丽岂有不灭之理?”
  在说出这些话的同时,德善女王也在心中庆幸自己明智地选择了亲自来大唐向李承道称臣,否则她或许也是以亡国之君的身份站在殿中了。
  高建武气极,但是心中亦夹杂着一丝丝懊悔。
  若是他当初不利令智昏犯大唐边境、若是他当初选择派人来大唐朝拜,今天的结果或许就会截然不同。
  可是,没有如果。
  德善女王说的没错,如今的大唐不是曾经的大隋,两者之间有根本的区别。
  “陛下,我高句丽亦愿向大唐永世称臣、求陛下不要灭我高句丽王室一脉,哪怕给一郡之地,不、一县之地就足以!”
  高建武跪在地上朝李承道满脸讨好地说道。
  前一刻还在骂李承道是屠夫,现在就口称陛下哀求饶命,这种转变实在令人不齿,让原本对他有一丝怜悯的德善女王也厌恶地移开了目光。
  而听到高建武的话,李承道只是眯起眼睛,冷笑道:“饶了你?朕若是饶了你,那被你们高句丽所屠的那些子民该如何安息!朕用什么来祭奠我大唐战死的将士!”
  李承道面无表情地看着高建武,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最后的审判。
  “斩首,首级传示各郡,以震周邦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