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定论
作者:大妮_      更新:2024-05-04 21:27      字数:1731
  欧阳瑾欲大声争辩,明珠道:“这位公子,恕小女子冒昧,宾客单子上似乎没有你的名字。”
  那人脸庞瞬间涨得通红。
  之前被一众小姐甩脸色,也没见他脸红成这样。
  “我是……我是……单子上没有我的名字难道我就不能来么!”
  明珠柳眉倒竖,喝道:“皇宫重地,敢问你受何人指使、有何居心,竟敢擅闯皇宫!”
  侍卫们不是吃闲饭的,当即就走上前来。
  不想这人彻底不要脸,竟指着她道:“你与我暗通款曲,明明是你差人引我来的!”
  明珠冷笑:“没有那个脑子,就说谎话之前打个草稿。你当我们在场的人都是傻子么?”
  欧阳瑾从怀里掏出一张字纸扬一扬:“我们是琅琊老乡,自幼相识,你让我作首诗来献给你,你好出风头!”
  明珠并不去接,笑道:“且不说我生在永和城,不曾回过琅琊;我若想出风头,自己做一首便可,还需要你这种货色来丢脸么?”
  刘红菱一把抽过字纸仔细看了,冲明珠道:“萧姐姐,这可是你的字呢。”
  哦,原来不是真傻,是有备而来。
  也够傻的。
  明珠笑道:“妹妹几时见过我的字?几时这么熟悉我的字?”
  刘红菱面不改色道:“姐姐字如桃花,妹妹过目不忘。”
  明珠此刻反而希望两位皇子中有一位能来,越快越好。
  陈韵筝在旁边看了,也道:“没想到萧姐姐写起自己来,还真是文采飞扬,比平日更胜一筹呢。”引得几个好事的人一边偷看明珠脸色一边凑过去看。
  明珠刚要开口,听得通报,太子到了。
  终于安静了。明珠松了口气。从来只有绕道躲,从没这么盼着李恒出现过。
  李恒见众人围作一团,便问何事。
  玉梨知明珠不便开口,又怕旁人胡说,一改平日作风,急急开口,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说法措辞自然是向着明珠的。
  李恒盯着跪在地上的欧阳瑾,像是鹰在看一只他不屑吃的虫蚁。
  召过内卫长,二话不说先扣了他三个月的俸禄:“这种事情,竟在旁边看着,任由这等小人当众诋毁萧姑娘?”
  一句话,盖棺定论。
  比明珠想得还简单。不过明珠不愿承他太多情,便道:“臣女恳请殿下,彻查此事,还臣女清白。”
  不然显得好像是因为萧相的面子,才勉强替她遮掩似的。
  顺着明珠目光,李恒看了刘红菱一眼,刘红菱纵然不愿,也只得连忙把字纸呈上。
  这张字纸,自始至终,明珠没有碰过。所以明珠是不可能做手脚的。明珠自己从未咏过牡丹,因此只要证明它是伪造,就真相大白了。
  再者,等到太子来,请他安排人查案,而不是她直接请侍卫带人下去,因此萧相也洗脱了在查案过程中作梗的嫌疑。还逼得陈韵筝之父——刑部侍郎陈大人避嫌,毕竟太子面前,不敢造次。
  李恒答允,令敬法殿的人将欧阳瑾带下去审问,又安抚明珠一番,游园继续。等到李凌来,开始对诗。
  明珠需调度人马,自然顾不上参与,再者最擅长诗词的任云翾今天临时军中有事没来,她也提不起多大兴致。
  李恒的目光似乎总胶在她身上,她有些不舒服。
  可是人家刚刚才帮了忙,又不好浑身是刺,只能装作不知。
  等到开宴,才总算有吃得能分散她的注意力,让她自在些。
  头一道开胃,是“雪霞羹”。
  是贺莲缠着她要吃她做的东西,她那段时间正好翻阅古书见到制“雪霞羹”的古法,顺手一试,效果竟不错。
  将荷花摘取花心花蒂,在开水中一过,然后和豆腐同煮,红白交错犹如雪霁之后夕阳边的云霞。
  贺莲尝了,十分喜欢。当时玉梨听说了还“吃醋”来着,于是明珠只得又做了一大份分给众姐妹享用,明珠的“良庖”之名便随这“雪霞羹”的名声传开去。
  梅子青瓷碗呈上来,李恒见是花瓣做的,便知是明珠的主意。
  若吃完,能看见碗底一朵素色莲花。可惜李恒每样只能吃三勺,因此没看见。
  开胃菜打底,宫女开始上酒。
  这也是明珠看古书上茉莉花酒的法子,邀恰在身边的章文鸾一同制的。将茉莉花去蒂,浸白酒中,和以细砂白糖,密封好后放在壁橱存了一个月。如今取饮,时候正好,清芬沁脾。
  已经送样品问过太医,说此酒益气补身,男女老少皆宜。
  青花瓷小钟里晶莹剔透几瓣茉莉,酒香花香相得益彰,回味悠长而不辣口。
  后面几道菜,也各有新意。
  好几道,都是莺儿和他们家“阿青”的主意呢……吃着炸山药饼子蘸芝麻酱,明珠心头泛起苦意。
  也不知莺儿今天过得好不好,新嫁娘立规矩,肯定苦得很……
  明珠这里正睹物思人,谁知春日宴又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