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女儿
作者:大妮_      更新:2024-05-04 21:28      字数:2347
  明珠小时候族里亲戚来家拜访,因她尚小可以四处随意走动见客。旁人称赞时,父亲半开玩笑地拈须感叹:“全家上下的心血,珍珠宝贝似地养个十多年,终究还是给人家养的啊……”众人忙在旁宽慰。一位族伯笑道:“天下好儿郎众多,也不知谁家儿郎有这等好福气。”萧文质却道:“好儿郎虽多,能配上我明珠的倒也没有几个。”竟有几分被惹恼了要驳对方面子的意思。后来萧夫人含着薄嗔提起此事,萧文质颇不以为意,笑道:“我说的都是大实话,还说错了不成?”萧夫人笑道:“你就谦虚些……”
  寻常公子哥儿或纨绔、或做作、或庸碌、或圆滑,不在讨论之列,“敬恪谦和”之中,子恪是亲兄长不算,余下三人,明珠也只对子敬心悦诚服。父亲多年对众男儿的态度她也看在眼里,萧相对任子敬,几乎就是老丈人培养女婿,人前不多说,人后却恩威并施,既亲热,又不乏敲打针砭,那股子在意劲儿,仅次于对自家亲生儿子——或许评价还要比萧庭柯略高些。
  由敬而生慕,由慕而生爱,由爱而生……
  可不管前情如何,这颗藏在毓秀院的明珠,都要被奉上皇家的殿堂了。金丝笼雀,重楼深锁。隔了层层宫墙,别说指望不上她养老侍奉,连时常见面都做不到,反而家里要日夜为这狮子嘴边的女儿提心吊胆。
  “女儿养来,就是讨债的——我,我白费了这么些年的心!”萧老太爷初听到消息,拐棍震得地面轰响。
  “怪珠儿什么!你少说两句罢!”萧老太太的脾气也上来了。
  两个老人在堂中吵得不可开交。丫鬟们早已被暗示回避,萧文质在中间劝不得,又不好抽身而退,站在二老中间,如同一段苍老的木桩,几乎要一夜白头。
  过了许久,他扑通一声跪在当中,整个堂屋顿时一片寂静。
  萧老太太几乎是喘着气跌坐到椅子里,还硬撑着抬手给了他一拐杖,骂道:“给他拼死拼活卖命拉犁拉了几十年,连闺女的终身大事也要搭进去!你个当老子的,把亲生闺女卖了!混账!畜生不如!谁养的你?谁教的你!”萧文质跪着纹丝不动,硬生生受了这一杖,起身就走。
  萧老太太气极,索性连皇帝也骂了:“给我回来!去哪?还要给那个畜生皇帝拉犁去!我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个没骨头的奴才!”
  萧文质心里很乱。
  他已经身在其中,想要抽身而退,谈何容易?
  萧家是站在太子这边的,他本以为在此事上自己与皇帝心照不宣。可是如今皇帝把明珠嫁进梁王府,他唯一的女儿……是要敲打他,让他“站队”不要太早么?可也不至于非要将明珠……朝堂已然风诡云谲步步惊心,亲生女儿被捏在政敌手里,他只有更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他起先不拒绝皇帝,只说“小女性子顽劣,恐怕才德不堪匹配皇子”,因他以为,皇帝只是对当日那个孩子是男是女还怀有疑惑想借机试探,谁知竟真个借坡下驴,顺水推舟,将婚事定了下来。
  本朝纳妃多选自民间,以无背景之清白人家为好,自先帝起,与权贵结亲之风渐起,至于当朝这位,更是……可他断断没有想到珠儿会被……
  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一方面明知他只能支持太子,另一方面又用这种他从情感上接受不了的方式束缚他的手脚,让他投鼠忌器,心生忌惮……莫非他对太子也不放心,既属意,又提防他翅膀太硬?
  以为自己与皇帝,同甘共苦,风雨同舟,毕竟和刘江与皇帝有些不同,如今看来在皇帝眼中,他和刘江终究也没太大差别,臣子罢了。
  他现在唯一确定的一件事,就是今日的大夏帝,已经不是当年的淮王李泰了。
  茫然的不只是萧文质。
  赐婚圣旨一出,举朝震惊。
  虽然在国本一事上萧相未做任何表态,但众人只要一看萧家长子萧庭柯亲近太子,就能大概推测出左相立场。
  而右相刘江向来支持梁王,偏偏其女刘雅前年被指给了太子做侧妃。当时群臣都以为皇帝要敲打宣氏,许多急躁冒进的人匆匆忙忙站队支持太子。谁料今年又将左相之女赐给了梁王……
  是圣意有变?
  皇帝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信手胡来乱点鸳鸯谱?
  双龙夺珠,皇帝到底是早有预谋一手造就,还是全然无所觉?
  大夏二十年,萧相自请出京,治理琅琊郡旱灾。皇帝怜悯其心系桑梓之情,特许之,保留相位,由连尚书暂代其职。十日后携妻赴任。
  这于朝野,无异于又一颗重磅炸弹。众人联想先前赐婚,不禁浮想联翩。萧相虽说是有名的重旧情,可也不至于为了父老乡亲,放下相位和女儿婚事,跑到哀鸿遍野之地去吧?
  自从当庭赐婚之后,除了日常问安,父女一直没怎么说话。
  萧相在皇帝发话之初显然已经答允她的请求,可是最终却……她知道父亲有苦衷,回家路上便跟他说“女儿没事”,却也急急抛开,从此未再与父亲说过一句……
  如今父亲竟自请前往琅琊……嫁妆、婚礼排场之类,这些母亲虽然念叨抱怨,但她自己并不计较,可是出嫁时父亲不在家,她心里始终是难过。也不知父亲怎么想。
  母亲本来为了她的婚事不愿跟去,奈何萧相身边没有妾侍丫鬟,若无底细人照顾起居,琅琊正闹旱灾,家里的顶梁柱她实在是放心不下。
  朝中局势诡谲,自己这一嫁,还不知后续如何。父亲临行前,总该把事情说开,事已至此,她也不愿父亲有心结。
  先前整夜失眠思量该如何拿捏言辞,可是见着萧相面容,仔细看去,似乎一夜之间苍老十岁,明珠不由得掉下泪来。
  萧相经历悲欢离合无数,此刻坐在女儿面前,眼圈也泛了红。萧夫人泪流不止,避进内室,明珠怕她哭坏眼睛,追去安慰,看见母亲几乎哭成泪人。
  好不容易劝好了母亲,明珠整理好情绪,放轻步子出来。
  萧相紧闭双眼,手中念珠不停。
  明珠轻声唤道:“爹爹,女儿嫁到王府之后,该怎么办?”
  宦海风云,她一个女儿家很少置喙,却非懵然无知。她在王府的表现,在外界眼中、在皇帝眼中,就是父亲的态度、萧家的态度。
  若做一个贤妻,那在皇帝眼里便是萧家顺从上意,在群臣眼里便是萧家至少有一支力量站在了梁王这边,在梁王眼里……在李恒眼里……
  若做一个冷冰冰的陌路人……
  若只维持着面上的和气,过一天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