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如晤
作者:大妮_      更新:2024-05-04 21:29      字数:2385
  “他既然已经当着三军的面不顾一切冲进王府,恐怕对你志在必得……不,他早就对你……是我大意了,我们刚回来的时候……我们当时出发去边关之前就是他那番话我才!可恨我当年大意疏忽,将你也拖进这……”他恨不得杀了自己。
  “哥,都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谁能预知未来呢。跟着你闯荡的那几个月,是除了小时候之外,此生最好的时光了。若现在时间倒退,我肯定还要缠着你让你带我出去。”明珠怕他冲动失言,连忙劝慰。这番话一说出口,竟好像也劝慰了她自己似的,渐渐平静下来。
  可她越是静如水,庭柯心里就越是难安。
  当年许诺让妹妹不重蹈别人的覆辙,谁知如今妹妹的地位比“别人”更尴尬……说到底是他无能。
  虽然明珠并未将事情归罪到他身上。
  从来都是这样,当年巧儿的事,她最后也没拿这事怪他。
  她不想再提她的过去,也没问他过去的事,纵然千般疑惑万般不解十万分担心,她也没有开口。一则怕揭他伤疤,二则——这些年哥哥吃的苦受的罪,已然写在脸上了。她简直不敢细细推想。
  哥哥少有从军之志,可是带着刚刚痛失所爱就去营建水军,心中滋味可想而知。
  只好说些关于当下的话。
  “他已经贵为天子,再不是当年的太子了,哥你一定要时时提醒父亲,莫一味念着所谓师生之谊,错了分寸,反招猜忌。”明珠轻声道。
  “父亲……”庭柯说不清对父亲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起事之后,李恒下诏,父亲官复原职。
  妹妹的事父亲来信说自有办法,不许他插手,可是却看着没动静。虽然还未定论,可是这么多天了……
  就算刘家借着妹妹身份污蔑萧家与梁王是一党又如何?事实怎么样李恒难道不是心知肚明?为了刘家几句胡说八道,就不敢把妹妹讨回来么?难道还要跟妹妹断绝关系不成!又或者,家里真的要自私到,为了所谓一族的利益,再次牺牲妹妹,让她放下相府嫡长女的骄傲、自尊、高贵,要让她去做她最不愿做的事,去在龌龊诡谲的宫廷中孤独地搏击……
  王府独捱三年,还不够吗?
  “珠儿……”萧庭柯抬手,像小时候一样抚着她泪痕未干的面颊,柔声道:“珠儿,你别怕,你还有家里人。哥哥会拼尽全力救你出来。”
  明珠点点头,笑得孩子似的。
  过了一会突然道:“哥,我写一副字给你看吧。”
  庭柯旋即会意。
  特意挑了个窗外瞧得见的位置,多年不碰那种写法,没想到还十分记得。
  明珠在赌,赌李恒为保险起见,手下不同的支线用的秘字不一样。
  写完,庭柯眉头拧成麻花。明珠嘴角微微一个笑,伸手给他抚平。
  又笑道:“小时候你总能把我练过字的字纸重新写满,你倒试试还写不写得来。”
  等庭柯再写完,纸几乎洇作全黑。
  庭柯笑道:“已经是粗莽武夫了。”
  是刻意做给人看,说的也是兄妹间的实话。
  从前不开心了抱着哥哥哭一场,后来逐渐变成自己一个人掉眼泪,到现在,眼泪也少了。
  庭柯走后,明珠又到床上歇着。
  窝在被子里,袖中纸条展开。
  竟是一封信。
  信封上四个字:“明珠亲启。”三年时光,再熟悉不过的字迹。
  她的手抖了一下,说不上是悲悯还是凄凉。狠狠地闭了闭眼睛,强行平静心绪,破开蜡封。
  吾妻如晤:
  夜作此书,中心忧郁。若卿得观此书,则吾或已为阴间一新鬼,死无葬身之地;若卿未得此书,吾将叩谢皇天后土,来日西窗倾诉。
  未经允准,擅以“妻”“卿”相称,万望勿怪。
  群雄逐鹿,鹿死谁手?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吾生而知之矣。可惜兄弟相争,骨肉相残。此固吾等之天命不可违,奈何卿女子柔质,空受其累,余此生虽百死不足以偿此罪也。不图来世相逢,惟愿今世之情,款款道尽,不留余憾,亦可含笑九泉。
  与卿相逢幼年。此时待卿之意,好奇向往耳。
  及卿年纪渐长,余亦功课日繁,多年不得相见。而卿芳名时时入耳,留心日甚。此时待卿之意,遥遥相慕耳。
  余为皇家子,卿乃相府女,于世俗观之,堪堪匹配也。然虽则觊觎,未敢妄动,盖余以卿为第一等好女子,须得世间第一等好男子可也,自惭形秽,暗自发奋而已。
  然而生于皇室,身不由己,母舅所迫,私心所驱,终使卿惶惶入吾彀中。知卿不愿,余亦不强人所难,盖知鵷鸾非燕雀之可囚,故唯清泉桐实以赠。诗书相伴,琴瑟相和,谈吐相乐,饮食相悦,韶光洵美,可堪一醉。一生得有此等岁月,何其有幸?虽无夫妇之实,得妻若此,夫复何求?知足甚矣!
  呜呼!往事历历,奈何回首!与君同醉玲珑月,但愿长醉不复醒。卿览此书之际,身在何处?每思至此,心如刀割。卿犹处子,可自证清白。丈为国相,舅为将军,愿卿凭此,兼之聪明才智,珍重自身,江湖相忘,另觅前程,勿为余所累。切记切记!
  没有落款。底下一行小字“阅后焚毁”,已是笔力不继,可以想见写信之人当时是何种断肠情态了。
  她对李凌有歉疚。这一点她无从否认。不只是因为欠他付给她的深情与荣宠、他给的信任与自由,更因为……她总觉得她欺骗了他。
  她待他的好,一方面是因为不忍,一方面是因为日久而生的友谊,还有一方面她一直不敢也不愿向自己承认:她心里隐隐想着,若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梁王成为最后登基的那个人,或许会因她的好,而待她的家人好一些……
  她确信自己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并没有恶意,但又因这种隐瞒而觉得对不起李凌那与她相比太纯粹的感情……
  她掂量着自己手中的筹码:家族,几个朋友,此外还有李恒对她的欲望。
  李恒究竟想要什么?是想要更稳固的皇权、一个挟制萧家的棋子,还是想要她?
  她读史读得明白,看别人看得清楚,但是轮到自己应对这些局面时,却茫茫然不知所措,没有任何头绪。
  就像高中时做数学题。老师讲得明白,公式原理她都懂,等到做题的时候要么没思路,要么算错数。
  “从前就是这样,无论他想要什么东西,最终他都会得到。”明珠默叹。
  小时候听哥哥说起日常小事,便觉得李恒意志力执行力非同一般,可她到底还是低估了这位皇储的决心,无论对皇位,还是对她。
  不过,哥哥与李凌见过面么?他是怎么拿到李凌的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