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故人
作者:大妮_      更新:2024-05-04 21:29      字数:3433
  大夏二十一年,李恒登基,次年改元,年号“大正”。
  “清君侧”一事,自然是不了了之。
  李恒严令禁止除钦点太医王嘉澍等人外的任何人来打扰。又亲自拨了几个宫女太监伺候。原先跟在李恒身边的吴锡成了大太监总管,也时常奉李恒之名关照清宁殿。
  于明珠而言,除了跟青杏等人不熟之外,别的倒没什么不适应。只是王嘉澍看向她的眼神里总带着浓浓的痛惜之意,令她不免嗟叹。从来都是宠儿,如今有人看她可怜,她虽感动,却也有一丝不自在。
  多年不见,王嘉澍身量长高了些,面庞却没多大变化,五官仍旧像是一张白纸上随意轻抹了淡淡的几笔,眉目疏淡。有时为病人心急,说话带点冲,然而旁人看了他温和的态度,也就不会跟他生气。
  过去种种,物是人非,一派模糊,不可辨别,有一个几乎无变化的旧人站在你面前,仿佛提醒着你过去的模样,提醒着你你世事沧海桑田,又仿佛提醒着你有些东西从未改变。
  往事已矣,她索性终日流连于琴棋书画之中,倒也自得其乐。李恒时不时凑趣,品评几句。聊天也扯不远,不过是些风雅之事,断不会聊到朝堂宫廷,过去的事情更绝口不提。
  明珠话不多,只是偶尔答话,即便答话也是惜字如金。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回避着现实,固守着表面平静的局面,一个是无心打破,一个是不敢打破。
  她傻,傻在单纯,却不笨不蠢。起初入宫时,她还想不清楚李恒的动机,如今换个角度站在李恒的立场上,事情就简单许多了:如果她是李恒,那么对待像她这样出身名门的、已故政敌的王妃,最好的方式就是收进自己宫中。
  即使是她当时死了,也不如被他收进宫中对他有利。所以即使是死,他也要开棺。
  现下政局未稳,李恒还不会强迫她。
  既如此,多一天自在日子,便都是赚了。
  只是心里还悬着一块大石头——明珠惦念雅姬和善姬,然而苦于与外界消息不通,那日与庭柯相见,已暗暗告知二姬之事,庭柯定已安排人留意。
  忍不住问起玉梨和云翾,哥哥说他们过得很好。
  是吗。
  自身难保,竟还会想起他么。
  一日晨起,在窗前作画。画中绿草如茵,杨柳依依,花团锦簇中,一个女孩似在奔跑,回眸巧笑,看向身后另一个持团扇扑蝶的女孩,两个人均跑得脸颊泛红,细发被汗濡湿,贴在额头上。前边的那个鸭蛋脸、眉目清扬的少女显然是明珠自己,扑蝶的那个,面如满月,柳眉杏眼,俨然是玉梨。
  明珠画毕,将画摊在桌前,呆呆坐着,没过多久果然听青梅禀报,宁国公主来了。
  沉睡已久的心仿若被锥子扎了一下,她有些后悔了。可她还是被什么东西唆使着,让青杏等人散去,自己扯出一抹笑容去迎。
  “明珠?”玉梨轻声唤道。
  “公主。”明珠上前轻轻拥抱她。
  也是明珠从前教她的,“现代”的那一套礼节。
  一个拥抱,熟悉的感觉。心里些许宽慰释然。
  细细打量,发觉玉梨瘦了,脸不再那么圆润,下巴尖尖的。秀眉本就长,脸一瘦,眉心微皱,便直戳进鬓里去。一身湖水蓝广袖流仙裙,腰间垂下凰鸟半月佩,熟悉得有些扎眼。明珠连忙别开视线。
  “你……”她们二人同时出声,却都欲言又止。
  “公主先说。”明珠微笑道。
  “自从阿凌……之后,皇兄就一直不准我们见你。”不问她过得好不好,一开口就提梁王,一张嘴就要告诉她李恒不准“他们”来见她……
  或许这只是她敏感多虑才会这么想,但当时的她,第一反应就是如此。或许因为云翾的关系吧,但愿只是她多疑了。
  “我很好,不用担心。”她淡淡笑道。
  玉梨的表情有一刹那的僵硬:“那就好,那我们就放心了。”
  尴尬的沉默。玉梨笑道:“你方才要说什么来着”
  明珠笑道:“只是觉得你仿佛变了模样,想问问你过得好不好。”
  软软的语气正戳中玉梨心事,她无限委屈总算找到个人诉说,眼泪便像决了堤的太湖水。
  “怎么了……?”明珠心里百般滋味复杂难辨,轻轻拍着她,挽着她去床边坐下。
  “他待我……大婚时他身子还病着……也还罢了,我只悉心伺候他,盼着他好,可他终日饮酒,不听我一句劝……他待我是温柔,可他待谁不温柔!他彬彬有礼,客气得好像我是个外人,竟连表兄妹之情都……”思及苦处,玉梨伏在明珠怀里大哭起来。
  明珠见她哭,自己心里也仿佛有钝刀子在一笔一划地割着,磨着,锯扯着……哥哥不是说他与玉梨过得很好么?这“好”便是如此?任云翾,你是“南华公子”,世人眼中最该看透一切的不是么,庄子丧妻狂放而歌,你却如此糟践自己,又让我如何自处……
  心绪烦乱压抑,一边安抚着玉梨,一边还要拼尽全身气力支撑着自己不陷于崩溃。
  “他前几天新看上了一名姬妾……”
  玉梨还要再说些什么,忽然窗外远处一片请安声,原来是李恒大步流星地冲这边来。两人也连忙请安。李恒止明珠行礼,吩咐玉梨到任太妃那里去,说太妃找她。
  他上前攥住明珠的手,将她手捏得生疼。明珠虽不知何事,却也一言不发,两个人沉默相对。明珠定定地看着窗外阳光在叶片上闪烁。
  那幅画儿还在桌上,她用那画引得李恒请玉梨来,可惜玉梨终究没看见它。
  忽然外面吴锡打破沉默,报说有急事,李恒只得提点太监宫女们几句,让他们留神照看她,自己匆匆离去。
  这些天,她的生活如同一座沉默的活火山,表面平静,实则岩浆翻滚,酝酿着一场爆发。
  火山下掩藏着的,便是今日她见到的那个人,和她这些日子一直小心翼翼不敢去想的那个人。
  一道伤疤,只有那个人治疗才能痊愈,那个人不能来治,她便只好放任它烂掉,以为烂尽了,就好了。可是每每想到他,就好像有人用刀豁开旧伤口,鲜血与脓液,一塌糊涂。
  怎么能好。
  “如果我爱上,你的笑容;要怎么收藏,要怎么拥有?如果你快乐,再不是为我……”梁静茹翻唱的《知足》,曲调欢快,声音温暖,唯独歌词像一把纹饰精美的剪刀,绞得人心疼。“上辈子听了那么多歌,怎么就想不起一首高兴些的,偏偏这个……”明珠对着自己苦笑。
  他还没有忘记她,他快乐悲伤还都只为她,可她一样会难过,反倒宁愿他忘却前尘往事,重新开始。她的一生,已然深陷泥潭,但他还是有机会追逐想要的生活的,或者诗酒逍遥,或者建功立业……好男儿志在四方,大风起兮云飞扬……
  还爱么?还恨么?还重要么?
  天忽然转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打在窗户上时不时发出“砰砰”的响声。
  “我与玉梨约在半月亭见面。”明珠起身道。
  “姑娘,去不得啊!”青杏慌忙道。
  明珠佯装坚持要去,青杏自然是坚决拦着。明珠说不能失信于人,青杏慌忙道:“天气突变,奴婢找人去回了公主可好?”明珠便道:“这怎么对得起她?再者难得我今日有心思出门逛逛。”又装作思索片刻,对她道:“你是我如今贴身的人,又是一等宫女。你便亲自代我去罢。告诉她我身子不爽快今日不能如约,请她见谅,我改日登门赔罪。你务必亲口告诉她,若公主不在亭中,你便去任太妃娘娘那。”
  青杏答应着急忙赶去了。
  半月亭,离清宁宫不是最远的,但途中石子小道曲曲折折,也足够她跑一段时间了,太监总管吴星恐怕要去跟他的正主子皇帝陛下汇报一二。
  剩下的人容易打发,时不时地吩咐一件件零碎繁琐的差事,等到青梅犹犹豫豫去做事时,明珠身边就没人了。
  天色阴沉,乌云狰狞,清宁宫后湖,湖面并不平静。明珠解下缆绳,拎起水绿裙摆跳上小舟,桂棹兰桨,狂风相送,沿水路出了清宁宫地界,荡至御花园清明湖中央。
  湖水翠色中调和入天色的阴暗,如同倾倒了墨汁一般。雷声阵阵,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小舟不停地颠簸震荡。
  仰面躺在舟中,雨水打湿头发和单薄的衣服,明珠为自己的小把戏笑了。那群人过会儿想必要急疯了,可是谁能想到她竟跑来这里呢?清明湖碧波千顷,现又大雨倾盆铺天盖地,岸边怎能望得到?若真有人留心看到清宁宫后湖边少了船,想要再找过来也需要时间。而她,只要自由这么一会儿便好……
  穿越而来,十九年了。小时候在左相府的羽翼之下,备受宠爱,自由自在,过得何其欢乐啊,甚至随哥哥远游这种事家里也纵容。后来爱上了云翾,而他也爱她,她以为今生何其有幸!可有情人偏偏不能成眷属,即便殉情都不能。他娶了玉梨,她嫁了李凌。李凌曾想放她走,可是阴差阳错未能如愿,再后来她便走不了了。李凌兵败,她还是落入李恒之手,而她只能任他摆布,因为她一身所系,早已不是她一个人的性命,而是一个家族的生死荣辱……
  她做错了什么?是哪一步出了纰漏?是错在爱错了人吗?不,她至今不后悔。是错在什么呢……她的十九年就像这小舟漂泊无定,如今的她还能再像最初一样欢快地放歌采莲吗?
  好累。我想要休息了。我累了。子敬,哥哥,娘,爹……
  嘈杂的人声渐渐逼近。明珠却迷迷糊糊地沉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