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婚礼
作者:花期未晚      更新:2024-05-05 15:17      字数:3074
  第二十四章
  冬月二十一,吉日,宜嫁娶,缔结良缘,勤俭发家,日见昌盛,富贵成功,子孙继世。
  入冬的天气添了了许多的寒凉,阔叶的树木早已掉光了叶子,只不惧寒风的松柏还依旧绿得深沉。近几日早晨枯草上结出的薄霜又添了一层,人们的衣服也又加厚了一层。
  早起的小孩子多了另一项乐此不疲的爱好,那便是不停地对着空气呵气,呵出的气在空中凝成了白雾,化成不同的形状,引得孩子们互相比较笑闹。
  程家小院儿天还没亮就已经开始热闹了起来,院中大块木柴燃烧的火堆,映得整个小院儿都是亮堂堂的。
  帮忙的人各自忙碌,忙完手上的活儿便去火堆旁烤烤火,互相交谈几句。等暖了手,又各自重新忙碌。不时的交谈声传来,让还在笼在朦胧暗灰天色中多了许多的生气。
  程慧此时依旧坐在前几日她坐的那凳子上,旁边的桌上正燃着一只红蜡烛,偶尔发出噗嗤的声响,橙红的火焰便微微闪动一下,顷刻便又恢复了原状。
  程母正站在她身后为她绾发。她梳得很有节奏,一下一下不急不缓,整整输了九十九下才停下,熟练的绾出一个髻用簪子簪上。
  最后拿过桌上红布卷出的小红绒花插在绾好的发髻上,程母这才停手转到程慧的面前,面带微笑眼里却含着眼泪。
  “看,咱们慧慧多漂亮!”
  说着,伸手摸上程慧的脸。程慧温顺的贴着程母的手,感受着那粗燥的手掌带来的温暖,除此之外还能感受到手掌微微的颤抖。
  “妈!谢谢你!”片刻后,程慧伸手握住程母那只枯瘦的手,抬头望向她的眼里带着真诚的感谢。
  程母听罢,拍拍程慧的手,道:“你这孩子……”几个字说得哽咽不已,后面的直接没有说下去。
  烛火明明灭灭的照在程慧脸上,但是她却看不清程母脸上的表情。不过尽管看不清,程慧也能猜出那张有了皱纹和黑斑的脸,必然带着不舍和难过。
  “我先去厨房看看。”程母怕自己在女儿的大喜之日掉泪,折了女儿的福气,所以好不容易止住泪。为了平复心情,她慌忙地说完这句便转身出去。
  程慧心里也是酸酸的难受,张口叫了声程母,却只隐隐绰绰的见到程母挥了两下手,脚步不止的出去了。
  此时程慧恍然发觉,程母看起来似乎更加苍老了,微驼的脊背,蹒跚笨拙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向门外,红亮的烛光也吹不散她周身的萧索。
  她似那跳跃明暗的烛火,走过最璀璨绚丽的人生,即将走向尾声,然后会在一个不知名的静默夜晚迎来寂灭。
  想到这些程慧便止不住的从心里生出一种恐慌,她有些惊慌的又唤了声“妈!”
  她的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和惊慌不定,像是迷路的孩子找不到家的方向,在空旷安寂的荒野蜷缩,带着翻涌的恐惧和脆弱。
  外间此时吵吵嚷嚷的热闹着,但在一墙之隔的屋里,却安静得让人害怕。
  程母似乎也感应到了程慧的害怕,走到门边的她停了下来,转过身,然后说:“妈去给你下碗面,等我一会儿。”听声音已经似乎平静了下来,明显带着安抚的意味。
  “好。”程慧乖宝宝似的回答,然后一直眼巴巴的望着门口,直到程母端着一碗热情腾腾的面回来。
  程母把碗放在桌上,笑着对程慧道:“慧慧,快吃吧,吃完再上妆。”
  “好。妈,你做的面真香啊!”程慧还没凑过去,便闻到了香味。
  “就你嘴甜,快吃吧!”程母无奈的道。
  程慧听话的端起碗夹了几根面条放进嘴里,顿时满口盈香。这倒不是程慧夸张,而是这碗面确实好吃。不仅面条劲道,面汤也很是香浓。
  程家的生活水平虽不是最好,但相比起其他家贫的人家还是好了不少,但尽管如此,在程家的饭桌上十天半个月的不见肉那是经常的事。
  而程慧本身因为前世的生活基本顿顿都有肉,来到这里之后,就似一朝回到解放前。吃得寡淡,油星也没多少,她还是过了好久才适应过来的呢。
  而现在这碗面里除了青菜还有好几大坨的肉,甚至程慧在翻面的时候还翻出了一个煎得金黄的蛋。程母本身厨艺也不错,此时加上这么好的配菜,素了好久的程慧,此时吃得满口盈香真的一点儿也不夸张。
  这么寒凉的早晨,一碗滚烫的面下肚,程慧顿时觉得浑身都暖起来了。程母见她吃得香,心里也高兴,先前的伤心终于是散了,不由得露了个笑,眼角的皱纹都起了。
  程慧吃完,便开始上妆,其实这时候也没什么化妆的东西,脸上只抹些自制的香露,嘴唇用沾湿的红纸润润,也就差不多了。
  因为算好了新娘进家门的吉时,所以程慧这才装扮好,外边便有送亲的人来催了。
  程慧挽着程母的手出门,上了程家院儿外的骡子,最后挥别程家的一众人,之后便被送亲客簇拥着走了。
  程母看着程慧慢慢走远的背影,端了盆水泼向院外,之后忍不住眼泪转身直接进了屋。
  程慧骑在骡子的背上,低头瞧到了骡子头上的小红花,想到做这安排的郑明安,本来低落和忐忑的心情缓解了不少,浅浅的露了一个笑容。
  这骡子是郑明安安排的,他怕程慧走那么远的路累着,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村里养骡子的人家,花了两块钱请来帮忙驮程慧的。
  骡子只有这么一匹,就程慧骑着。其他的送亲客只能步行,而且年轻力壮的基本都背着东西。
  半路上遇到了迎亲的队伍,两拨人合并到一起,一路停停歇歇,花了不少时间,最后在吉时之前到了。因为程慧他们的吉时是在早晨,到的时候刚好是吉时,便立马被迎进了郑明安家。
  这里有个习俗,便是如果是吉时在下午,那么新娘早上从家里出发之后,在路上的时候要和送亲客们一起在路上吃一顿饭,耍些时候,直到差不多的时候再上路,只要在吉时进新郎家便可以了。
  程慧在门口跨了火盆和马鞍,又向郑爹和蔡晓花行礼之后,便被迎亲客迎进新屋。之后会有小孩子给她打水洗脸洗脚,她便得给孩子发一个小红包。
  洗了脸和脚的新娘不能下床,只能盘腿坐在床上。因为怕程慧一个人不习惯怕生,便安排了她几个相熟的送亲客来陪她。
  大概所有人对新娘都存着一种好奇的心态,所以不时有小孩子、小姑娘等人进来瞧程慧。
  程慧坐在床上,虽然旁边陪坐着她小姨和舅母,但她还是有些紧张。因为羞窘而有些薄红的脸,此时看起来竟然像是上了胭脂一般。
  郑明安家这一边也派了人来陪程慧,是程慧见过几面的谷姨母的儿媳妇和闺女。两人也都是和蔼之人,不时跟程慧说说这边的情况,缓解程慧的紧张。
  郑明安因着郑爹和蔡晓花的不靠谱,办酒席主事的被郑明安委托给了谷姨母和她丈夫。蔡晓花对此很是不满,就连郑爹心里都有了意见而不太同意。
  但郑明安根本就不在乎他们两个的想法,他只希望他和程慧的婚礼不会出现什么差错。所以他一点儿也没考虑外人看到这种情况的会有怎样的想法,这辈子唯一一次的婚礼,他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所以谷姨母忙着招呼外面的事情,所以便叫了自己的媳妇儿和闺女去陪程慧。这么忙的场合谷姨母还能想到这岔,也说明谷姨母是真的关心程慧和郑明安。
  至于蔡晓花,她想操办酒席是因为想从中扣出钱来,本郑明安拒绝之后很是不满,整天就在家里这里看看那里看看的,时不时还偷拿点儿东西放起来。
  这行为被来帮忙的人看在眼里,顿时对她多了许多鄙夷,也对郑明安多了许多同情和理解,怪不得会把结婚酒席的事儿托给一个外人,有这么一个后妈,也真是怪不了他!
  蔡晓花也派了郑明秀去新房“照顾照顾”嫂子,但来的郑明秀不耐的待了几分钟便走了。不一会儿再回来,脸上却是带了隐秘的甜蜜,甚至望着程慧居然开始发呆了。不知想到了什么,脸越来越红,嘴角的笑容也越来越大。
  忙忙碌碌、热热闹闹的便到了中午,外间的酒席也开始了。郑明安抽空进来看了一眼程慧,还给她带了些吃的来。酥肉有些干,他便叮嘱她吃了要喝些水。
  匆匆说了几句,他又出去了。走之前,轻轻地说了声“等我。”
  程慧拿着手里的东西,红着脸小口小口的吃着,想到刚刚郑明安刚毅脸上的喜意和浅笑,顿时觉得吃下肚的东西都是甜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