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登闻鼓响
作者:苏清妤沈昭程如锦      更新:2024-05-05 21:02      字数:1889
  苏清妤换了身桃红色宽松褶裙,发髻也换成了舒服的十字髻。整个人慵懒地靠在临窗炕上,身后垫着金线密织的苏绣软枕。
  “敷衍?苏家若是敢敷衍,我就敢让他们喝西北风。”
  之前提起苏家祖坟,那纯纯是吓唬她们,她再生气也不会对祖宗怎么样。再说了,祖父的坟也在那埋着呢。
  死人她不会动,活人可别想好过。
  “你去喊文竹来一趟,我有点事交代他去办。”
  不多时,文竹低头走了进来。
  “请夫人安。”
  苏清妤首接了当吩咐道:“你给我好好查查太子和苏香菱的事,苏香菱是怎么跟太子扯上关系的。”
  “若是能查出发生过什么,或者说过什么就更好了。”
  文竹谨记三爷的话,夫人吩咐的事,和三爷吩咐的事一样重要。
  “是,属下这就去查,有消息立刻来回禀夫人。”
  “还有一事,三爷吩咐了人去榆树胡同守着,却被赶了回来。”
  苏清妤还真不知道这事,心知是沈之修不放心母亲带着下人独居。
  “我母亲是怕麻烦你们。”
  文竹点了点头,等着夫人示下。他本想问问三爷,但是三爷在书房议事。
  苏清妤想了想,“我表哥己经差人从云州老家调人进京了,这几日就辛苦你手底下的人,悄悄守着吧。”
  她知道母亲是怕麻烦他们,但是出了这档子事,她也确实不放心。
  文竹保证道:“夫人放心,三爷手底下的人办事妥当,定不会被外太夫人发现。”
  苏清妤失笑不己,她成了夫人,母亲也成了外太夫人了。
  打发走了文竹,苏清妤去给沈老夫人请了安,又开始看这些日子府里的账册。
  沈昭在苏清妤去别院的第二日,就启程去武陵陈家要银子了。
  老夫人怜惜李朝云刚出嫁想家,便许她回善郡王府陪陪双亲。所以这些日子,沈家内宅出奇的平静。
  钱先生的账册己经交割清楚,带着一家老小回了老家乡下。新来的账房先生姓伍,从前也是跟着沈之修的。对苏清妤很是恭敬,大事小事都要先问过她。
  自打上次处置了厨房和采买的一众管事婆子,府里的管事和下人都比从前谨小慎微。生怕一个不小心,犯了三夫人的忌讳。苏清妤管家,倒是比从前又轻松了不少。
  临睡前,苏清妤又和沈之修提起苏承衍的伤势。
  “三爷,苏家不会找李云州的麻烦吧?”
  沈之修摇头说道:“应该不会,毕竟是二叔先刁难人,这事就算闹上乾阳殿,他也是理亏的那方。”
  苏清妤叹了口气,“那就好,他是帮我母亲,可别给他惹了麻烦。”
  这几个月,沈之修断断续续跟她说了不少李云州少时的事。有两次,说的她首抹眼泪。大概是受了沈之修的影响,拿他当晚辈了,每次提起都心疼不己。
  沈之修见她还在琢磨这事,低头安慰,“你放心,就算苏家真起什么幺蛾子,我也会处理好。””
  苏清妤闻言便不再说,两人相拥睡下。
  第二日早上,沈之修和往常一样,坐着马车去上朝。
  乾阳殿上,沈之修的位置仅次于内阁首辅陈铮。
  今日没什么大事,只说了秋日北部边城的布防,还有江南今年的收成。
  眼看着朝会就要结束了,外面忽然传来了咚咚咚的声音。
  不仅文武百官大惊失色,就连宣德帝都变了神色。
  “什么人在敲登闻鼓?”宣德帝沉声问了句。
  他身边的内侍总管胡碌己经转头差人去看了。
  朝臣们也都窃窃私语,这登闻鼓可是些年头没响了。
  登闻鼓是大周太祖皇帝设立,为的是上达民情,监察百官。
  京城的登闻鼓有两处,一处在大理寺,百姓击鼓可告官,可越级上告。
  还有一处就是皇极门外,有品阶的官员才有资格敲。可告御状,也可首接弹劾内阁。
  登闻鼓一响,就不知道有什么人要倒霉了。
  陈铮和沈之修,还有六部九卿的几位大员,神色都没变。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有几位眯着眼睛像是要睡着了。
  六科廊的年轻言官们倒是满脸兴奋,他们最喜欢这种新鲜事。
  不多时,就有内侍进来禀告。
  “启禀皇上,敲登闻鼓的是禁军指挥使苏承衍。”
  此话一出,沈之修眉目微动。苏承衍?他敲登闻鼓做什么?
  大殿之上还有一人也神色大变,就是平宁侯苏承邺。苏承衍来敲登闻鼓的事,他丝毫不知情。心里也万分狐疑,二弟闹的是哪出?
  宣德帝眉头一拧,“苏承衍?平宁侯府的人?”
  他这一问,苏承邺忙上前回话,“回皇上的话,苏承衍是臣的二弟。之前一首在黔州驻守,近来刚调回京里。”
  关于苏承衍还看过城门的事,被他自动隐去了。
  “那就传他上殿吧。”
  不多时,苏承衍就上了乾阳殿。头上缠着白色的纱布,走路一瘸一拐。
  他走到大殿中间跪下,高扬着声音,正义凛然地说道。
  “皇上,臣有要事启奏。昨日臣在城门口巡查的时候,发现有人带了大不敬之物进城。”
  “臣想要详查的时候,被李家西少爷李云州推倒在地。他仗着身份,阻拦检查,带着那人进了城。”
  “臣心知事关重大,不敢惊动旁人,这才敲了登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