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作者:象皮妮      更新:2024-05-06 19:35      字数:1886
  “如此一来,或许案发现场留下了重要的证据,所以凶手才会这般做。”
  “没错。”魏长临附和道:“我也认为这样的可能性要大些。”
  “不过这些都只是猜测,做不得数。”宋延道:“实际情况如何需得好好查证。”
  “那是自然。”魏长临道:“若是要查,也得先弄清哪些地方可能是第一案发现场,否则若是一处处的查,不仅成本会很高,更会显得我们很蠢。”
  茯苓感觉魏长临在内涵他,但他也不敢说什么,只道:“不知魏大人要如何从众多地方找出可能是案发现场的地方?”
  “这个嘛…”魏长临还真没想好,不过,“王爷应当知道,不如就让王爷带着我们查?”
  要找出疑似是案发现场的地方其实并不难,只要将柳府的附近的地图拿来研究一凡即可。
  杨青珊既然不愿让人跟着,那么她一定不想让人看到她,若是如此,那见面的地方应当是个人烟稀少的地方,除此之外,那个地方应当是从柳府后门可以直接到达的地方。
  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地方只有一处,那便是柳府后门背后那条小巷,安平巷。
  “王爷,您果真了得。”魏长临站在安平巷上叹道:“这的确是个杀人的好地方,说是一条巷子,其实就是死胡同。”
  “是这样没错。”宋延将四周打探一凡后道:“不过巷子的另一端可能会有人经过,若是在此处作案还是会有被发现的可能。”
  “没错。”魏长临在正对巷子口的地方比划了一下,道:“可若是将马车停在这里呢?”
  茯苓见状恍然大悟,立刻道:“若是将马车停在这里,那么刚好可以挡住来往人员的视线,即便有人经过也只会以为这里停了一辆马车,便也不会多想。”
  “就是这样。”魏长临道:“若是车牌制度已经开始实行,说不定就能得到有用的线索。”
  “只要贴出告示找人,找那日从此处经过并看见了车牌的人,那么案子的进展会快很多。”
  就在魏长临发牢骚的时候,宋延已经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他走到某个地方蹲了下去,然后朝魏长临招招手,“魏大人,你且过来看。”
  魏长临闻言立刻就走了过去,蹲下后道:“王爷想让属下看什么?”
  宋延指着地上的划痕道:“看到这个魏大人能想到什么?”
  “这条路坏了?”
  “这条路质量不好了?”
  “这条路该修了?”
  魏长临一连说了三个没用的猜测,就连茯苓都忍不住道:“王爷说的应当同案子有关,魏大人一直拿着这条路说恐怕有些偏题了吧?”
  话说如此,可…
  魏长临不满道:“你说本官偏题,那你又能想到什么?”
  这…茯苓自然是什么也没想到。
  “属下….”
  未等茯苓辩解,宋延就提示道:“魏大人,你且好好想想,杨青珊当时是穿着喜服出门的。”
  喜服…喜服同这路到底有何关系?
  “啊!”魏长临手指顺着划痕的走向过了一遍,突然道:“杨青珊当时戴着头冠,而地上的划痕很有可能是凶手拖拽尸体时留下的痕迹!”
  “没错。”宋延嘴角微微一勾,道:“凶手很有可能将杨青珊骗到此处,然后从马车上下来,趁其不备时从背后将人杀害,然后又将尸体拖到马车上带到郊外处理。”
  “可若是如此。”茯苓道:“那此处应当会留下很多血迹才对,属下记得那杨青珊全身上下被捅了很多刀。”
  “茯苓你能想到这点很不错。”魏长临夸赞道:“不过我认为凶手只是在此处杀了人,而身上那数十刀应当是到了郊外才捅的,因为就像你说的,若是在这里将人连捅数十刀势必会留下更多的血,清理起来十分麻烦且容易被人发现,还不如将尸体带去郊外捅比较放心。”
  茯苓闻言感到一阵恶寒,正要发表感慨时,宋延就道:“现有的信息太过混乱,本王来将案情从头捋一遍。”
  杨青珊在大婚当日因为某种原因同某个人约好在安平巷见面,原本郊外才是杀人的最佳场所,但考虑到杨青珊同他在此见面的可能性比较大,于是便在安平巷将人杀害,然后再将尸体运到郊外处理。
  凶手为了掩盖真实的案发现场,于是在新房留下一张纸条,好让人以为郊外才是案发地点,却不知道杨青珊从未到过梳妆台。
  还有,根据验尸情况来看,杨青珊身上被人连捅数十刀,表明是仇杀,同杨青珊有仇且有不在场证明的有三人。
  可奇怪的是,既然那三人同杨青珊有仇,为何杨青珊会在大婚当日笑着出去见他们?
  还有一点也很令人在意,那三人真的能够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纸条放到新房的梳妆台里吗?
  第89章 案件四纠葛
  经过核对, 安平巷地上的划痕同杨青珊头冠上的一致,那么基本可以确定安平巷才是第一案发现场。
  虽然知道了案发现场是安平巷,但凶手的身份以及传送纸条的方式还未查明。
  今日是詹事府詹事家孙子的满月酒席, 刚好此案暂时无头绪, 于是魏长临就约上宋延一起去做客了。
  宋延他们能来, 詹事见到后很高兴,于是便笑脸相迎, “王爷同大人能来, 真乃下官的荣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