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作者:垂拱元年      更新:2024-05-07 15:42      字数:4301
  本来欢乐热闹的禁苑突然变得沉重冷漠。
  段简璧呆呆地立在□□中间,走也不是,退也不是。
  热闹很快转移去了别处,她的周围安静得只剩春风和花朵。
  她没想到,天家虽认了这门亲事,可对她的厌恶竟如此不加粉饰。
  段简璧不想到处惹人不痛快,不敢再四处赏玩,索性找了一处僻静地儿坐着,与符嬷嬷闲话。
  “符嬷嬷,跟我说说晋王殿下吧。”段简璧说道。
  昨日之前,段简璧从未肖想过这位名满京都的天策上将,甚至赐婚圣旨到了段家,她却还在想着,有没有法子拨乱反正,避开这桩婚事。
  而今婚典既成,不管在旁人眼里,她是怎样卑鄙无耻得了这桩良缘,她终究做了晋王妃,要和晋王相守一生。
  余生还有很长,她想把日子过好,想要夫妻同心,白首偕老。
  姨母说事在人为,只要她肯用心,一定能得偿所愿。
  她便想着,还是应该多了解晋王一些,毕竟,从今往后,他是她的郎婿了。
  段简璧只知晋王行三,母亲是圣上宠重的段贵妃,再有就是人人称道的战无不胜、大梁军魂,还有堂姊那本记载晋王喜好的书卷,其他的便知之甚少。
  他为人如何?性情如何?可好相处?
  甚至他的名字,她至今不知。
  不夸张的说,在这京城之中,所有人都比她更了解她的郎婿。
  符嬷嬷是过来人,也听说过这位王妃的境遇,自是明白她从乡野小邑骤然跃进富贵龙门的惶恐,更何况,寻常百姓家刚进门的新妇也要担惊受怕几日,摸准了公婆和夫婿的性情,才能慢慢适应,莫说她做的是天家儿妇。
  “王妃娘娘宽心,殿下不是严苛之人,待我们好着呢。”
  符嬷嬷也只能说这么几句,再多便也是流于表面的溢美之词了。
  大业初创,晋王南征北战,便是偶住京城也是公务缠身,不常在府中,他们这些奴仆也没多少机会见到这位主子,接触少自然是非也少,便觉着主子的好了。
  段简璧却只当符嬷嬷是府中老人,对晋王该是了解,一字不疑信了她的话,心中又轻松几分:晋王殿下待下人都那般好,待她应该也不会差吧,或许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嫌弃她的出身。
  她这里正思想着,听闻一阵热闹。
  “晋王阿兄又打了胜仗!”
  “父皇亲自去五凤楼接人了!”
  不知哪里来的消息在禁苑炸开了,游园的公主们纷纷朝前朝走去。
  “王妃娘娘,咱们也快去吧。”符嬷嬷瞧着往一处汇聚而去的人群,也满脸兴奋地说。
  消息来得突然,段简璧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见到晋王了,刚刚放松下的心神又骤然紧张起来。
  她下意识扶了扶发髻,问符嬷嬷:“我没有不妥之处吧?”
  “没有,妥当着呢。”符嬷嬷扶着她一只手臂,往五凤楼去。
  虽有符嬷嬷这句话,段简璧的心还是提着的,路过九洲池,特意往水中瞧了眼自己的影子,确定没有失礼不妥之处才安下心,加快了步子。
  她此时才知,晋王成婚都没有出面,原来是打仗去了?
  第3章
  承天门是宫城正门,也是皇朝举行包括登基、改元、接见朝贡蕃使等一系列重大典礼的场所,门有五个通道,上建五座崇楼,琉璃辉映,飞宇耸峭,有如展翅金凤,故而承天门又叫“五凤楼”。
  五凤楼只有帝后才可登御,其他人只能在楼下城门两侧、排排而立的朱红杈子以外,依着身份差等列队迎接。
  段简璧来得晚,前面的位置已被一群看热闹的小公主抢占了,她知道小公主们本来就不喜欢她,非要往一处挤恐惹人嫌,便远远避在后面。
  甲鳞碰撞的铮铮声伴随战马的嘶鸣由远及近,夹道而立的人群也自觉地安静下来,大胜凯旋的威严并没被夹道围观的人群淹没。
  三千骑兵列阵在前,将士和战马都披着玄色的铁甲,甲衣片一层叠一层紧密缀连,如一条矫健苍龙,龙鳞映着春日的阳光熠熠生辉。骑兵之后是两千步兵,亦身披甲衣,手持长戈,列队行进,庄严整齐地像刀切出来的豆腐块儿,四四方方,棱角分明。
  队首一人骑在青骓马上,未披铁甲,而是轻装简行,便是晋王了。
  贺长霆玄衣金带,紫玉冠束发,明明极为清隽的面相,因着那双不露分毫情绪的凤目,变得矜贵凛栗。
  远远瞧着有些凉薄寡情。
  只是他单薄的春衫簇拥在龙鳞铁甲的辉光中,竟毫不逊色。
  原来有些人的光芒,从不会被逊色的衣着所遮蔽。
  段简璧站在夹道的人群中,仰头望着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晋王。
  她头一回如此认真地看着这位晋王殿下,她从来务实,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不会动念肖想,不肖想的东西不会去关注。
  现下,他们已经成婚,他是她的郎婿,她可以这样明目张胆地看他。
  段简璧的脸微微有些红了,追随着青骓马上高大挺拔的身影,心中如有一只小鹿漫无目的地乱撞。
  骑在马上的男人却没向道旁的人群投来一丝一毫的目光,更不曾留意那淹没在人群中,渺小得微不足道的仰望。
  承天门下马,贺长霆解去随身长刀,登楼去向圣上复命。
  夹道的臣子们这才小声议论起来。
  “晋王殿下拿下东都,招降一万余众,又是一记大功!”
  “可不是,东都乃前朝粮仓,久攻不克,一直是陛下头疼事,现下被晋王五千玄甲精骑轻轻松松收入囊中,便说功比天高也不为过。”
  “新婚又立大功,晋王如今真是双喜临门呐。”
  “那新婚算什么喜事,晋王想娶的可不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庸脂俗粉。”
  “倒也是,那姑娘虽出自段家,终究不是嫡支,且听说是长在乡野的,没什么教养,更莫提才干,这样的出身,确实委屈晋王了。”
  “依我看,这场婚事恐怕只是权宜之计,不会长久。”
  议论声虽不高,但嗡嗡地,苍蝇一般环绕在段简璧身旁,她有些虽没听清楚,但听了个大概。
  她仰头朝城楼上看去,贺长霆正将调兵遣将的鱼符奉上,他微微低首向圣上行礼,宽肩窄腰,脊背挺得笔直,概因离得远,他周身的冷漠不如之前逼人,只剩了硬朗刚正的男儿气,虽依旧透着些倨傲高贵,却并不叫人望而生畏,不敢亲近。
  兴许那些朝臣说错了呢。段简璧这样想着,听符嬷嬷说,晋王能宽以待下,待她应该也不会太差。
  圣上收下兵符之后自是一番嘉奖,而后犒赏三军,摆宴庆功,直到夜半才散。
  贺长霆打马出宫,行至皇城门口,看见一辆牛车停在不远处,牛车外头挂着一盏灯,赫然是晋王府的标志。
  他没料到皇城外会有等候的自家车舆,少不得愣了下,对赵七说:“去看看怎么回事。”
  赵七去了片刻,很快来回话:“王妃娘娘在等您一起回府。”
  贺长霆又是一愣。
  这场婚事来得仓促,父皇出于信义威望没有推诿拖延,但征伐东都筹谋已久,恰也在这几日寻得良机,耽误不得,他自是以大业为重,无暇过问婚典诸事,哪里记得昨日便是大婚,更没想到不过跑了趟东都,回京之后已是成过亲的人了。
  贺长霆又朝牛车看了眼,见一个绿裳女子下了牛车朝他走来。
  他记起,这位王妃是段家十四娘,至于名讳,没甚印象了,大概礼官没有与他说过。
  “王爷,夜里寒,坐车回吧。”段简璧站在高头大马前面,微微躬身行过拜礼后,仰头看向贺长霆,柔声说道。
  早春的天气乍暖还寒,尤其夜里寒气重,段简璧离宫早,在牛车里等了大半日,早已手脚冰凉,白皙胜雪的面庞也被冻得微红,被昏黄的灯笼一照,反倒显得粉粉嫩嫩,面如桃蕊,眼生光华。
  贺长霆扫了她一眼,很快收回目光,并没在她身上多做停留。
  “回吧。”他淡淡吐出两个字,驱马越过段简璧,兀自前行。
  “王妃娘娘,请上车吧。”赵七恭恭敬敬地说。
  段简璧邀请不成,虽有失落,好在也早就料想到这个结果,并没坚持,独自上了牛车。
  贺长霆打马在前,与牛车隔开远远一段距离,才问随行的赵七:“绣球的事,查了么?”
  “查过了,确是那几人故意将我们引去绣楼,幕后指使是王妃娘娘的姨母。”
  赵七在绣球砸到王爷身上第二天就把事情查清楚了,但彼时王爷忙着筹谋东都,无暇过问这些争风吃醋的小心思,他也不敢瞎回话。
  贺长霆没有说话,夜色一般深邃的凤目更沉了些。
  牛车不及马的脚程快,到了府门前,段简璧的牛车还未跟上,贺长霆没叫人催促,也未刻意等她,先一步进了府中。
  “叫人备水。”贺长霆每次征伐回家,不管多晚,都要沐浴过后,洗去身上的血腥气,才能睡得着。
  赵七应是,去了顷刻便来回话:“水备好了。”
  贺长霆眉梢微微扬了下,虽未说话,赵七已明白他在疑惑什么,解释道:“说是王妃娘娘早就吩咐过了,热水和新衣都已备下,在盥洗室放着。”
  贺长霆眉梢又动了动,目光并没因王妃的周到体贴生出温度来,反有些不快。
  这位王妃进门不过两日,如何得知他有这样习惯,概是家中奴仆多嘴,能叫奴仆与她提点这样细节,她倒是有些手段。
  段简璧一回到府中,符嬷嬷便凑上来邀功:“王妃娘娘,王爷沐浴去了,仆妇给他说是你叫人提前备水,王爷听后很高兴呢。”
  段简璧愣住,她何时做过这样吩咐?很快反应过来是符嬷嬷提前做了安排,还把功劳记在她头上,叫晋王念她的好。
  段简璧哪里能想到符嬷嬷好心办了坏事,只想着符嬷嬷是收了她的金镯,尽心帮她,笑着说:“有劳符嬷嬷。”
  “王妃娘娘客气了,这是仆妇应该做的。”符嬷嬷压低声音凑近段简璧:“仆妇没往盥洗室放香碱,王爷沐浴少不得那东西,王妃娘娘,您亲自去送吧?”
  段简璧正要点头应好,忽意识到符嬷嬷隐晦的用意,面上不觉飞出一片霞色。
  出嫁前,姨母给她讲过一些房·中秘·事,可那是灭了灯、进了帐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发生,与盥洗室还是有些不同。
  她决计做不出这种事来。
  段简璧摇头,“让赵翼卫去送吧。”
  “王妃娘娘”,符嬷嬷捏捏她手臂,声音更低地劝说:“你和王爷是拜过天地、行过大礼的正经夫妻,夫妻之间,这些都是常事,你得慢慢习惯。”
  见段简璧仍然有些犹豫,知她毕竟年纪小,做这事难免羞臊,符嬷嬷耐着性子继续劝说:“早晚都要有这回,早日圆房,你心里不也更稳当些?再说明日还要回门,你今儿好生哄哄王爷,叫他明日同你一道回门,你面上也好看不是?”
  想起回门,再想到这些日子被家中姐妹冷嘲热讽,段简璧动摇了。
  若能劝得晋王明日跟她一起回段家,或许能叫家中兄弟姐妹收敛一些,不敢再诟病她的母亲和姨母?
  在符嬷嬷陪同下,段简璧亲自去了盥洗室。
  赵七守在门外,见符嬷嬷捧了香碱盒过来,习惯性伸手去接。
  王爷的吩咐多是赵七去传达,符嬷嬷并不怕他这位近身翼卫,偶尔还会开他玩笑,打开他手,朝段简璧奴奴嘴:“王爷是成过亲的人了,这事哪还用得着你?”
  赵七想了想,觉得是这么个道理,转身要去通禀,又被符嬷嬷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