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保存种子的方法
作者:一只摆烂王      更新:2024-05-07 17:35      字数:2194
  “您快给我们看看吧。”
  老头从怀里掏出了一小袋种子,陈砚接过打开一看,朝崔云珠点了点头:“种子的品相很好,容易成活。”
  “老人家,就只有这袋吗?”
  崔云珠看着手里的小半袋种子有些失望,如果只有这么点确实是浪费她的时间了。
  “还有呢别着急,这袋是大米的种子。”老头得意地捋了捋毛躁的胡须。
  “我这稻种啊来自辽国,辽国虽然肥力低下,可是稻种却是极好的,跟我们这边的有些不同,大夏南边的大米几乎都是长长的,米的颜色白中透着黄。”
  “可是辽国的米啊就有意思了,胖乎乎的,米粒短小圆润,色泽洁白,被叫做圆粒米,吃起来味道香甜、十分软糯,还带有嚼劲,而且不粘牙呢。”
  这不就是现代北方的珍珠米嘛,崔云珠在现代也常常吃。
  虽然没有老头说的那么夸张,可是他能弄到珍珠米的稻种也确实是有十分本事的。
  “红薯倒是本地的红薯,不过产量要比你在粮店拿的种子高上许多。”
  老头又拿出一个小袋子放在崔云珠手上。
  她掂量了下同样只有一点点,这老头果然还是谨慎,不过她也不在意,她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这些种子。
  老头手里的稀罕种子种出的作物对她而言都不是稀罕东西,她真正想要的,是保存种子的方法。
  有了这个,空间里的水果蔬菜才能在黑土地种下。
  “可不要嫌弃它少,够你们夫妻俩种的了。”老头说着又去掏第三个布袋子。
  “这里面是什么?”她不急不缓地问道。
  “玉米,怎么样,没听过吧。”老头神气地显摆道,他也是看这两夫妻和善才作此神态。
  崔云珠愣了两秒,有些好笑地应和道:“没有。”
  陈砚一听这干巴的两个字就知道媳妇儿在哄那老头,也跟着摆出一副新奇的模样。
  不过由此他大概明白这老头家应该是北边的了,南边的人也是知道玉米的,就是没钱吃不了罢了。
  确实,在崔云珠的记忆里大夏国南部确实很少有人种得活玉米。
  这时候的种子不像现代那样容易养活,对土壤及气候有着很苛刻的要求。
  所以玉米一般都是从北边运过来售卖的,价格高昂,不是平常百姓可以享用的。
  大夏国南部大多种植水稻,不像现代那样,南方种玉米的也很多。
  她伸手接过了装玉米种子的袋子,微笑着收了起来。
  老头满意地笑了笑:“这第四个袋子里装的是芋头。”
  芋头,崔云珠这下有些惊了。
  在现代芋头不是稀罕东西,可是芋头这玩意儿在大夏国确实是没有的,这老头子是从哪儿整到的?
  也不知道空间的蔬菜区有没有备着,要是没有也不怕了,现在不就送上门来了嘛。
  接着第五个袋子又被老头掏出,他想了想便坦白说道:“这第五个袋子里的东西老头子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是我爹娘当时经营粮店时从外域引入的。”
  “他们也试着种过,可是这东西味道太古怪了,给很多人试了都不喜欢。但确实是花了大价钱购入的,所以一直留着,这份就当是送给你们的。”
  “到现在还不知道它的作用,那它长什么样您知道吗?”崔云珠有些好奇。
  “长什么样?”老头子摇摇头,“我虽也种出来过,它有些像青菜的样子,可是味道呢截然不同,你回去种种就知道了。”
  “这最后一个袋子嘛。”
  老头子看了看巷子口的人群,面色有些为难。
  他们刚才已经走到一条人迹罕至的巷子口去交易了,现在老头竟然还担心,她询问了下陈砚的意见,他表示没问题后,三人就继续往巷子里走。
  终于,喧嚣的声音被幽深的老巷子隔绝在外。
  老头才神秘兮兮地掏出最后一个布袋子:“最后便是一种瓜果的种子,我父亲说叫做葡萄。我小时吃到几次,没多久后家中巨变,便再也没尝过了。”
  他脸上的皱纹满布,老态尽显,此时却流露出与年纪不符的留恋,眼中隐隐泛着泪光。
  “这葡萄酸甜可口,是结在藤上一串一串的,每一串上又是很多粒,你买了去绝对不吃亏。”
  崔云珠有心安慰却也不知如何开口,怕词不达意反倒起了反作用,只默默递上一方干净的帕子。
  自己空间里确实也有葡萄,不过有了种子往后拿出来就更好解释来源了。
  她仔细回想自己在现代看过的古代史,好像在现代那个时空里的古代,汉代的时候葡萄这种水果才传入国内。
  那么这样看来,大夏国此时还没有当时的汉代发达呢。
  老头缓过来后,对自己的失态感到不好意思,自己穿的破破烂烂像个叫花子一样,人夫妻俩肯听他介绍完种子已经实属不错。
  还要看他一个老头子,哎,在这儿回忆过去痛哭流涕的。
  “我跟你也算有缘,这些种子也不多收你钱,就收个--”
  他话还没说完,崔明珠赶忙说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老人家,除了种子之外,我还想向你买另外一个东西。”
  “另外一个东西?”
  老头有些疑惑,自己身无长物,有的也只是些家里留下的种子跟保存种子的方法罢了。
  方法?
  他突然警惕起来,猛然抬头定定地看着眼前的姑娘,想看看她身后是否有其他人的手笔。
  崔云珠毫不避讳地直视他的目光,坦坦荡荡看着他,开口说道:“我并非要窃取您祖传的方法,只是想学习一些保存种子的入门方法罢了。”
  “这世道艰难,我们庄稼人也不容易,难得碰到您有这样的方法,所以才想向您学学。”
  “教与不教,取决于您。”
  这一进一退,意在打消他的疑虑,也想表明自己的诚心:“若是您肯教,那银子权当是学费罢了。”
  这姑娘倒是古灵精怪,先前还说是买,现在又说是学,把买配方说成了学习配方,把买方子的钱说成学费。
  老头心里其实已经接受了七八分。
  “好,我也不狮子大开口,这些种子尽数给你,再教你一些入门的保存种子的方法,一共就收你三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