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人形塔吊
作者:明渐      更新:2020-10-31 02:43      字数:2360
  十月份。
  田子岭,黑洞小镇。
  盆地中央的“科技之塔”,最近已完成了塔基的高标号水泥浇筑工作,重量超过一千万吨的承重塔基,里面使用了上万吨重的超铁钢筋作为骨架,另外在塔基的中央,留下了一个表面绝对水平的截面积为38平方米的超铁台墩。
  便是这个台墩,会支撑起“科技之塔”99%以上的质量,平均每平米要承载十万吨以上的份量。
  专业施工队用了三个多月,将承重塔基浇筑完成,超铁台墩设立完成……卫明将其表面加工到高低误差不超过1微米的程度,并留下数千个直径1.5厘米的深孔,这是为了插入超钛钢筋的预制孔。
  此外在距离田子岭不到一公里的山脚,一座占地二十余亩的预制件工厂,早已建造了起来,利用凤凰切割机床的水滴晶体切割刀,可以像切割木料一般,处理各种各样的材料。
  工厂中还有激光焊接设备,可产生上万度的高温,将超铁、超铝合金等材料零件,焊接成一个个的预制组件,且误差不会大于1微米……当然高温条件下,超铁等材料很可能发生变化,甚至瞬间膨胀,故而有不少关键部件,是卫明利用小黑,将两块材料间的空气抽光,各削去一层,再让接触面产生锯齿状咬合,最终融为一体,效果比焊接好得多。
  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
  一个个几百公斤的小零件,组成一个几十吨重的大件。
  多个几十吨重的大件,变成一个从几百吨到上千吨中的“预制件”。
  然后像是在“搭积木”一般,将这些“预制件”组合到一起,构成一座高度超过千米的“科技之塔”骨架,再在骨架的基础上,填充其他材料,进行内部装修,通水通电通网,最后可以入驻使用。
  比如说预制工厂花一个多月时间,拼接组合成的第一个“预制件”,重量足有3000多吨,正是跟超铁台墩进行对接的“蛋底”,70%成分都是超钛,价值超过三十亿。
  但是问题来了!
  三千多吨重的预制件,怎么越过上百米高的山头,搬运到直线距离近两公里的盆地中央?
  用重载卡车运?
  还是用长臂吊机吊运?
  只是三千多吨的大家伙,除了那种拥有上千个车轮的蜈蚣板车,没有任何工程机械能承载得了吧?
  但山上路陡,并不平坦。
  即便开辟了一条宽二十米的铺了碎石的大路,但以第一个圆形预制件的三十多米的直径,肯定会在半路遇障碍物卡住,根本通不过。
  有工程师还想到了空中吊运的办法,只要80架左右的蓝鲸运输机,同时协作,完全有可能吊起这个大家伙……只是危险系数比较高,且不便于高精度安装。
  几乎所有方案全部被否决。
  怎么办?
  如何才能解决搬运走这个大家伙?
  10月3日。
  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
  第一块预制件组合完成的当夜,工程师刚开始感到头痛伤脑筋的时候。
  这块三千多吨重的摆放在露天的预制件,突然摆脱了蓝星对它的吸引力,缓缓的悬空漂浮了起来。
  十米、三十米、五十米,上百米的高空。
  预制件如同ufo般漂浮于空中。
  再缓缓向西,越过山头,定在了盆地中央的超铁台墩的正上空,再缓缓下降。
  ……
  超铁台墩旁边,有上百人在那等待。
  工程师李正,揉了揉自己犯困的眼睛,嘟囔的道:“晚上安装预制件?特么预制件在那里?吊机设备在那里?还连施工灯都不能开,只能戴个头盔灯,黑布隆冬的怎么工作?”
  “完全是在瞎搞、胡闹、异想天开!什么都没有怎么安装,难道会从天上掉下来不成?”
  “喂,大家注意头顶!”
  一个扩音喇叭的声音这时响起:“预制件已经下来了,打起精神,都看仔细了各自的安装孔编号,等会对孔安装,有问题立刻报告!”
  “预制件哪里来了?”
  李正刚要汇报这个问题,但抬头一看,唉呀妈呀,差点瞬间吓尿,头顶的庞然大物是怎么来的?
  还在缓缓下降!
  而且无声无息、没有任何动静的,像是五指山一般压来。
  妈呀,鬼啊!
  活见鬼了,这特么一点都不科学。
  牛顿的棺材板压不住了,爱因斯坦活过来都要跪着喊神喊上帝,高呼科学已死、神明当立。
  一阵的震惊骚动产生,有人临近崩溃下意识就要跑。
  “大惊小怪的干什么?这是正常现象!特么都给我站好各自岗位,完成安装工作。”
  扩音喇叭喝斥了一番,强行把这股骚动压制了下去,指挥着继续安装。
  “1号孔完全对准。”
  “7号孔略有偏差,需要修正。”
  “38号孔偏差较大,需要调整。”
  “99号孔修正无误。”
  “100号孔存在微小偏差,不超过1微米,请略微修正。”
  二十多分钟后。
  经过不断的修正、调整,第一块三千多吨的预制件,以小于1微米的安装精度,精准的安放在了超铁台墩之上,数千根的超钛钢筋,与预留的数千个深孔,严丝合缝的拼拢在了一起,如同核电站燃料棒的插入。
  安装顺利完成!
  “好了,今天晚上的任务完成了,都下班回去休息吧,脑袋别想那么多,嘴巴别乱瞎说!这是一项普普通通高科技的应用,你们以后会习以为常,有大呼小叫在外面瞎讨论胡乱曝光的,开除!”
  扩音喇叭警告一番的说道。
  但听到这话。
  看了看手表上时间的李正,忍不住呵呵笑了。
  “这么是普普通通的高科技?”
  “三千多吨的东西,凭空从头顶飘落下来,这点细节我就不计较了,但刚刚的安装一共用了多久?25分钟,还是23分钟,总之半个小时不到,就以1微米不到的高精度,实现了完美安装。”
  “我参加过多个大型跨海大桥修建项目,这意味着什么别想忽悠我,修建深港珠海下隧道的时候,一块千吨重的预制件水泥沉管,至少半天才能安装完成,误差小于0.5厘米就算合格,碰上六级以上大风天气,根本不能出海干活。”
  “呵呵,三千多吨,二十几分钟,1微米精度,一旦曝光出去,全世界建筑工程师都要发疯!”
  “这绝对不是蓝星应该有的工程建造技术!”
  不过……
  想想自己拿的高工资。
  李正决定,把有外星人帮忙参与施工的秘密,暂时放在心里保密,除非网络上传的铺天盖地,这个项目顺利完成,他再写篇匿名文章好好的吹一吹,毕竟作为常年厮混于逼乎论坛的高级评论员,这么惊人的大瓜和爆料,他真的害怕自己手抖,在键盘上打出这一段的亲身经历。
  他,真的跟外星人有过合作与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