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治水要道之穴
作者:中医普及学堂      更新:2020-10-03 22:13      字数:543
  圣彼得大教堂,有一大理石雕塑,《哀悼基督》,是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的杰作。
  还有众多精美壁画陈列其中,以及“太阳神阿波罗”,残缺石像都异常珍贵。
  有位教皇,肚子鼓胀,多次用利水药后,水去后复胀,束手无策,向全国祈请名医。
  风伯毛遂自荐,伸出回春指,帮教皇揉按水道穴。揉完后,小腹温暖,水道通畅。连续揉三天,腹水消平,不再癃胀。
  风伯受到贵宾级的待遇,可如此高的厚待,风伯却一拂而过,没有停留。风伯就是这样《道德经》上讲的“道医”。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点穴神书》上记到:水道穴,治水通道也,调水要道也。无论上焦不治,水泛高原;中焦不治,水停中脘;下焦不治,水乱二便。三种情况,水湿混乱,点按水道穴,皆能平息水乱。比如,头晕、吐痰、咳嗽、胃胀、肠鸣、癃闭、拉稀、脚肿、腰胖,此皆水乱之象也。
  点道家修士认为,按身体带水之穴位,比如水突(上)、水分(中)、水道(下),乃治水三要穴。还有水沟、支沟,亦是调水沟渠。更有阳溪、后溪、太溪、解溪、天溪、侠溪,这些溪沟之穴,亦是调水妙穴。
  故,平时多揉按,可免老来头肿、面肿、身肿、脚肿。俗云:“男怕穿鞋,女怕戴帽。”不论心脏、肾脏问题的水患,皆可调水道穴,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