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俞以愈病之穴
作者:中医普及学堂      更新:2020-10-03 22:14      字数:902
  非洲人民,信奉原始宗教,有图腾崇拜。各酋长被认为是神灵祖先的使者、代言人。他们常举行隆重的集体祈祷,向着庙宇的尖顶朝拜。
  一位酋长,在一次祈祷仪式中,从台上摔下来,臀背部摔伤,久久难愈。原来,在祈祷期间分心了,不够专注,就容易出现错乱病伤。
  风伯凝神静气,如面佛天,必祈祷还虔诚庄重,非常用心地教他点按中膂俞,这个管臀部肌肉的要穴,加上温敷热敷,肌肉得到舒缓,痛去若失。
  风伯马上被视为贵宾接待,用跟祈祷一样隆重的礼仪,来迎接。
  风伯说:“看来,中华穴道应该在此安家落户,发扬光大。”
  因为道存敬者,法入恭家。道法都是存入恭敬的人群身上,叫一切法从恭敬中求,从用心里得。
  因此风伯教酋长部下点穴疗病之道,大大缓解这原始部落人平时伤痛的苦恼。
  《点穴神书》上记到:中膂俞,膂者,膂肌也,中者,中间。此穴正处于人背膂上下的中间,在脊背两旁的肉里。
  故,上下脊背痛,取中膂俞。下面就是臀大肌,故臀大肌屁股坐伤、坠伤,此处温敷按摩,可将瘀伤去除。
  道家修士认为,久坐伤肉,最伤的就是臀腰部肉。中膂俞,就能化解臀腰背肉久坐劳伤。
  故有“中膂通,人不痛”之说。
  《三字经》曰:“李时珍,编本草;徐霞客,探险奥。”
  凡这些伟大人物,在古代的司马迁、李白、苏东坡,他们都有壮游天下的体验,而且,有不少要走好几次。能让腿部那么有耐力,善于旅行足走,他们都是穴道高手,擅长在恢复休息之余,用手按中膂俞,可中正脊背,让肌肉舒缓,从而令疼痛酸麻痊愈。
  古人有同音必同意,同形必同理,俞穴的俞跟痊愈的愈,形相同,就一点心的差异。
  造字上告诉我们,只要把心用到俞穴上,病就能痊愈。
  这是古代仓颉造字,跟岐黄设穴里头,智慧达到登峰造极后,开创出来的微言大义,堪称巧妙用心。
  所以,穴道疗效之有无,在于认穴精准与否;经络好处之高低,在于点穴用心之深浅。用心了,点俞穴,脏腑必痊愈,身心必舒泰。
  所以,在道医的《标幽赋》里头讲到,真的要学好经络穴位,必须注重十六字纲要:“目无外视,心无内慕,手如握虎,如待贵人。”
  这十六个字,都讲一点,那就是要用心,非常用心,特别用心!念念如同临敌日,心心好像过桥时。
  如此,小人物也能逆袭为大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