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竹林里的约定(中)
作者:妖精的毛笔      更新:2020-10-14 10:54      字数:2099
  “啥?”我愣了下,这“松茸”的大名我可是有耳闻的,那可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山珍海味中的“山珍”可就是说的它,不过作为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倒还没亲眼见过这松茸的真身原来跟蘑菇长得也差不多嘛?
  一旁的凤凰倒很实货地叼起一株蹭了半天道:“哟,质地不错,应该可以卖给药房换点吃喝的钱了。”
  小竹也立马兴奋地捧出一堆松茸道:“你们若愿意帮我这个忙,我可以将这些全都给你们。”
  哇哦~瞧她捧着这满满当当的一堆,对于现在穷成狗的我们来说,简直就像是捧着一堆亮闪闪的黄金的说,实在受不住这金钱的诱惑,我终于不禁点了点头:“好……没问题……没问题……”
  可是一答应后,我又开始觉得后悔了,毕竟这小姑娘让我们打听的可是三百多年前的人啊,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够打听得到吧?而且还只是一个穷书生,历史书上也不可能有写这号人啊,想想这个任务也实在太有难度了,低头望着怀里的一堆松茸,我忍不住开始愁眉苦脸起来。
  一旁的凤凰瞧见了我的这番模样,转而提议道:“反正我们也已经拿到了这堆松茸,等把它换完钱之后,就能凑够盘缠回去了,要不干脆就别理那个小丫头了。”
  我立马板着脸反驳:“那怎么可以?既然收了人家的东西,自然就是要帮忙的,能不能做到先不说,我们总得先努力试一试吧?”
  “那你准备先从哪方面下手?”小黑问道。
  “呃,让我想想……”我绞尽脑汁的低头苦思冥想了一番,最终还是无奈抬头道:“呃,算了,我们还是先去换钱吧……”
  接着,屁颠屁颠的跑到小镇最近的一个大药房里,将新鲜的松茸折价卖给了他们,便换来了洋洋洒洒一千多块的现金,当接手到那堆红票票的瞬间,真是有种感激涕零的感觉,太好了!终于不用再当苦逼流浪汉了!用这些钱去做汽车回去也是足够的,貌似坐汽车的话应该就可以带宠物了?
  “所以说咯,我们就别管那个小傻丫头了,直接回去吧。”凤凰又在我耳边游说了起来。
  但这显然是不符合我的做事风格的,我则仰起头头头是道地对它道:“做人要讲诚信,那个叫小竹的姑娘本来就很可怜了,所以不能这样不厚道的,我可是一个负责有良心的人。”
  凤凰却鄙夷地看向我:“切~我看你只不过是个蠢蛋而已。”
  小黑又继续追问:“所以,你准备先从何处下手?”
  这一下可又难住我了:“呃,好吧……我想想……”
  我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依旧没法将问题绕过去,想来想去,最终只得去当地的民z局寻求帮助。
  结果呢,可想而知,当我对里头的人说出我想查查“三百年前”的档案时,立马就被那群工作人员像是看神经病一样的给瞪了出来,然后我又去了当地的图书馆希望能找到点什么,却发现这小镇的图书馆竟然就只有一个教室那么大,里头不是什么百科全书就是什么医药常识或者二十四史之类的,完全没有一点有用的信息。
  我心中顿时动摇了起来。
  好吧……果然,还是没有那么容易的呢,要不就这样回去交差算了?至少告诉她我有努力过,也不算昧着良心?不过假如小竹一个不开心要将松茸的钱收回来怎么办?要不……我开始干脆听凤凰的,直接拿钱跑路算了?可是这样未免也不太好吧?回想起那个小竹痴心期待的模样,我着实不太忍心……
  我顿时陷入了一场内心的矛盾争斗中,直到走着走着一不小心撞到了电线杆上才终于回过了神来:“嗷!”
  我捂着额头龇牙咧嘴的好半响,却突然听到脚下的小黑冒出了一句话:“对了,那个书生的全名是叫什么?”
  “全名?”我揉了揉微肿的脑门,有些莫名其妙:“全名不是就叫王良吗?”
  “在以前,稍稍有些地位的读书人都会有自己的字和号的。”小黑这样补充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我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不想,小黑却是突然走到路边的一块雕像旁,纵身一跃便翻了上去:“我想,说不定我们已经找到了。”
  “啊?”我听得云里雾里。
  小黑则低头抬了抬爪子,指了指脚下的石碑,一旁的凤凰也好奇的探出脑袋上下打量了一番,像是明白了什么般“哦”了一下,便我赶紧凑上前去,仔细的阅读起那雕像下的字体来。
  只见雕像下方写着几个大字,“王心鉴纪念碑”,我不觉“咦”了一声,然后继续开始仔细阅读了起来。
  “王良,(1631~1649)字心鉴,号小隐,明末清初重庆府忠州人,少年抗清英雄,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隐匿故居,受到缉捕,于南明永历元年六月底七月初之间在家乡被捕,九月十九就义于南京,年仅十九岁。”
  “咦?!等等!这……这是?!”我目瞪口呆地指着雕像看了半天。
  凤凰也翘着尾巴道:“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啊。”
  小黑则低头舔了舔爪子:“年岁和身份倒是比较吻痕,不过也不能完全肯定是不是他。”
  我却依旧有些难以置信。
  王良?明末?三百年前?听上去倒还是挺符合?可是怎么不是书生呢?反而变成了少年英雄?不会吧?有这么巧?可是现在我也没法求证啊?又没有照片影像啥的,该怎么办呢?
  接着,我便跑到附近街道办事处去偷偷拿了一本介绍当地旅游景点的小册子,结果当真在名人介绍里发现了这名少年的生平记录,说来也真是凑巧,幸亏这名“书生”并非当真是默默无名的书生,而是在明末时期小有名气的抗清英雄,所以呢我们去稍稍咨询一下就大概了解了。
  这不了解还好,一了解呢,就还真的牵扯出了一大段过往的沉重历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