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淮北之乱16
作者:排骨      更新:2022-02-12 09:30      字数:3828
  接下来的两日,王凌小心翼翼地往西推进,高柔、王观并未引兵来阻;
  经过几次激烈的战斗,高柔和王观由于兵马不足,实在难以抵挡王凌的叛军,于是退往伊水以西坚守,王凌连攻三次,皆被击退。
  “传我军令,再调两营兵马强攻,不惜一切代价,今日务必攻取伊水!”王凌厉声令道。
  “父亲,我急行军五十里而来,兵卒多有疲备,不宜再战;以孩儿看来,我可休息一晚,明日再强攻伊水。”
  “王将军,在我前方,虽有伊水和洛水挡路,但我距离洛阳已经不足四十里,此刻不宜急进,当整顿兵马,稳扎稳打方为上策。”
  “不行,绝对不行!”王凌摇摇头,坚定地说道:“我兵进洛阳,利在速战,不宜多做拖延!”
  王凌说罢,望着眼前的伊水,多有担心地说道:“我出虎牢关已有三日,就算虎豹骑驻于洛阳城中,或都驻于广成关,此时必已被调回!然,至今未见虎豹骑的踪迹,其间定有古怪,如何敢再作拖延?”
  张式和王广还欲劝说,王凌挥手止住,拔出佩剑厉声喝道:“司马老贼就在四十里外,我军胜利在望,今日必破伊水!全军随我冲锋,杀贼重赏,擅退者斩!”
  军令一出,王凌身先士卒,抄起一面木盾就跳入伊水,毫不畏惧地往西岸杀去。
  由于连日的干旱,此时的伊水不过齐腰深;在王凌的引领下,四千兵卒手持木盾和弓箭,分散在几里宽的范围内往西岸淌去。
  在木盾和水流的掩护下,对岸射来的箭矢威力骤减,王凌很快就靠至西岸,他仗着自己坚硬的铁甲率先冲上岸,挥枪刺死几名守兵之后,身后的兵马陆续冲上岸,很快就将西岸的防线撕开一个缺口。
  经过激烈的拼杀,王凌所部很快就站稳脚跟;此时,王广和张式各引一营兵马渡河来援,高柔和王观难以抵挡,匆忙往洛水退走。
  此时的洛阳城并不在洛水岸边,而是在洛河的西背大约二十里。眼看伊水被破,王凌所部士气高涨,兵卒不顾饥饿和疲备,没有半刻停留,拼命追赶败退的高柔和王观。
  王凌追得太急,这二将无法在洛河东岸立足,匆匆引兵退至洛河西岸,这才站稳了脚跟。
  此时天色已晚,王凌引着先头部队扎帐于洛河东岸,后续部队源源不停地汇集过来,声势极为浩大。
  “太傅……你怎么来了……”王观赶紧起身行礼。
  “嗯,不错,不错!你二人戏演得不错!王凌这个老匹夫,果然没有看出破绽,不错,不错!”
  “太傅,王凌利在速战,他被我诱至洛水并不困难。眼下,王凌的补给线长达二百里,中途需要横渡伊洛河与伊水,极易被我截断;我只需在洛河坚守三日,待其兵疲粮尽、主力全部兵至洛河之时,以虎豹骑截断伊洛河,王凌就成了瓮中捉鳖。”
  “太傅,我藏于邙岭山的蒋济所部,以及藏于宜阳的蒋秀所部,这两路骑兵皆未被王凌察觉。届时,他后路被阻,侧翼受袭,进退无路,必被我所擒。”
  司马懿点点头,略有不悦地说道:“可惜的是,邓艾太过高估王凌!他竟然放弃淮水回援虎牢关,得不偿失啊!”
  “太傅,此次叛乱,王凌谋划多时,他抢先占领了虎牢关,又在广成关外伏有弓箭手,我与邓将军无法及时取得联系;邓将军第一时间从淮水引兵回援,断绝其退路和粮道,这乃迫不得已之举。”
  “邓艾行事果断,有勇有谋,对我忠心耿耿,实为不可多得之帅才,我并无怪罪之意。”司马懿郑重地说道:“邓艾引兵回援,淮水必出破绽。传我军令:臧艾、胡烈,师纂,引兵二十万,半月之内,自小平津关进驻洛阳,不得有误!”
  “太傅,这三将皆在邺城、朝歌一线,若是引兵速渡黄河南下,再与邓将军汇合,可以立刻将蜀军赶回淮南,何故从洛阳绕行?”
  “邓艾已经困住蜀国骑兵,胜利在望,不论郯县战局如何,邓艾大军回不了淮水!姜维必会引兵渡淮!若我没猜错,姜维很有可能抢占黄河南岸,再以一军威胁虎牢关的邓艾所部。此时,我若屯兵黄河北岸,姜维考虑到即将进入冬季,他就不会大举增兵。”
  “太傅,你故意做出黄河以北空虚的架势,引诱姜维增兵,打算从虎牢关出大军击之?”
  “不错!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北方气候阴冷,就算冀州空虚,蜀军也不会渡河北上,他只会稳固黄河以南;此时,我从虎牢关出大军袭其侧翼,等到时机成熟之时,我再集结四万骑兵雷霆南下,必能把蜀军赶至长江以南!”
  “太傅谋略深远,末将不及也!”
  “罢了,不必溜须拍马。”司马懿呵呵笑道:“你二人和蒋军师,都是我最信任的人,只要尽心为我办事,我绝不会亏待;三日之内,王凌必然溃败,你等依计而行即可。”
  司马懿说罢,不屑地瞥了一眼对岸的王凌军帐,跳上马车,大手一挥,直往洛阳而去。
  ……
  汝阳以西,广成关。
  令狐愚、乐綝二将引着兵马连夜起行,经过一夜的急行军,终于在天明时分行至九皋山山顶。
  “令狐将军,前方的小道比较易行,我只需两个时辰就能赶到。”乐綝气喘吁吁地说道:“我已行军一夜,此刻不宜再行;我与楚王和杜将军约定的时间是在傍晚,我可休息两个时辰,过了午时再缓缓起行,这样更好。”
  “不错,如此一来,我既可保持体力,又能及时杀到广城关之后方,还能隐匿行踪。”令狐愚喘着粗气,大声令道:“传令下去:全军不得生火,以干饼充饥,原地休息,做好四周警戒。”
  兵卒得令之后,如蒙大赦,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吃着干饼,很快就睡熟。
  不知过了多久,熟睡中的令狐愚突然身子一沉,他猛地睁开眼,这才发现自己的四肢被人牢牢制住;
  令狐愚大惊,刚要张嘴大喊,一团破布猛地塞入口中,再难发出半点声响,很快就被捆得严严实实。
  “令狐将军,时至今日,你还在执迷不误?”乐綝呵呵笑道:“曹氏一族,一代不如一代,皆是无能之辈!若由曹氏掌权,我大魏必被蜀国所灭!可惜,实在可惜,如此简单的道理,你却不明白!”
  令狐愚自知中计,可惜四肢被缚,嘴巴被堵,只得怒视着乐綝,不停地发出哼哼声。
  少时,一阵锣响将熟睡的兵卒全部惊醒,乐綝接露了王凌和令狐愚谋反之事,许多兵卒终于恍然大悟;特别是郭淮、王雄、田豫和赫凯部下的兵卒,纷纷指责令狐愚的不义之举。
  此时,原本王凌麾下的兵卒看清形势之后,皆对王凌和令狐愚大骂不止,暗叹自己没有误入歧途,纷纷表示忠于大魏,愿意听从乐綝的指挥。
  傍晚,等到约定的时间,驻于关外的曹彪和杜预依照约定,准备向广城关发起进攻。
  然而,兵卒抬着云梯,还未冲到城墙跟前,突然城门大开,却是乐綝引着一队兵马出城,只是没有看到令狐愚。
  曹彪正在疑惑,杜预突然拔出长剑,曹彪还没回过神,脖子便喷出一阵血雾,众兵卒无不大骇。
  “此乃邓将军所持之斧钺!”乐綝高举斧钺,大声说道:“本将奉邓将军之命擒拿叛贼令狐愚、曹彪,敢于乱动者,以叛贼论处!执迷不悟者,杀无赦!”
  乐綝连叫数次,众兵将暂时安静下来,他再次接露出王凌和令狐愚叛乱之事,众兵将这才如梦初醒;又经过半个多时辰的解释和彼此间的印证,令狐愚麾下的兵马终于弃暗投明。
  ……
  防东城。
  这几日,关索麾下的一万步卒个个喜笑颜开,他们虽未习得骑兵战法,却将马术练得“炉火纯青”,至少战马在高速奔跑时,再也不会被摔下来。
  攻城装备陆续运至城中,后续赶来的兵卒争相抢夺战马,几个将领却在帐中喝酒议事。
  “诸位将军,邓艾的大军就在五百里外,全部集中在成皋,对我毫无防备。此时,若有一军星夜急行,在两日内抵达荥阳,必能将邓艾困在嵩山与黄河之间。”
  “关将军,你太小看邓艾吧!”廖化摇摇头说道:“邓艾手上还有六万兵马,另有五千去了许都。我军兵马只有三万,不可能全部去往荥阳,以邓艾之谋,若我屯兵荥阳,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两路夹击。”
  “这还不容易?”关索满不在乎地说道:“我手上已有一万骑兵,要速度有速度!我以一万兵马屯于荥阳,再以七千人伪装成骑兵,必能吓得许都的魏军屁滚尿流,他们哪敢来救邓艾?”
  “关将军,你用一万兵马就想困住邓艾?”邓芝摇摇头,赶紧劝道:“关将军,现在的邓艾难以攻破虎牢关,但他毕竟有六万兵马,回过头包围并攻破荥阳,这是轻而易举吧?再说了,就算我在荥阳能挡住邓艾的进攻,我仍然无法困死邓艾!”
  “不错,邓将军所言极是!”张翼也劝道:“关将军,王凌有勇无谋,很快就会被司马懿剿灭;我纵然在荥阳堵住邓艾,他却能从虎牢关撤走,我并不能将其全歼。因此,我去往荥阳,这是自陷险地,请关将军……”
  “邓将军,你想说“三思”是吧,哈哈,不必三思!”关索呵呵笑道:“我手上有如此多的重型装备,这些物资不远千里送来防东,就是为虎牢关准备的!邓艾绝对想不到,我敢千里而来直取虎牢关!他王凌浪费了大好的机会,我关索却不会!”
  “关……将……”
  “对,就是“关”,哈哈哈!我就是要将邓艾关在荥阳以西,然后慢慢吃,能吃他多少算多少;既然他攻不下虎牢关,咱们把他吃掉或吓跑之后,好好地教他如何攻城!”
  关索态度坚定,几将见无法劝服他,只好应允。
  “文将军,李将军,你二将与我一同前往荥阳,廖将军速速习练骑兵,三日内吓跑许都的邓艾援兵,其余兵将坚守防东,再慢慢地将攻城装备送来!”
  这两日,邓艾的注意力始终在虎牢关和许都,他从没想到,这支五百里外的步卒,竟如神兵一般出现在荥阳。
  “王凌有勇无谋,是个愚夫!关索这厮,简直是个莽夫!他想来送死,本将就成全他!”
  “邓将军,不可大意啊!屯兵荥阳的是骑兵,有一万之众啊!”毕轨略有担心地说道。
  “毕将军,不必担心!”诸葛诞正色说道:“若我没猜错,这不过是步卒而已。关索为了追求速度,他以一万战马运送一万步卒而来,他担心战马有失,必会将战马撤回防东。”
  “诸葛将军并未说错,这只是步卒!传令:毕轨、胡质,引兵两万,先包围荥阳……”
  “报……邓将军:关索引五千兵马,正在我寨外挑战!”
  “果然是个莽夫!不知天高地厚!他急着前来送死,本将就去会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