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猛虎出笼1
作者:排骨      更新:2022-02-12 09:30      字数:3260
  这几日,董厥、吕祥、罗宪三将引兵北上,刚刚渡过淮水就收到姜维信书。
  “董将军,你就不觉得奇怪?大将军既要咱们击退魏国战船,又要咱们缓进,这究竟何意?”
  吕祥摇摇头,同样不解地说道:“就是,既要求缓进,又要求分一军至彭城下寨,这确实奇怪。”
  “这有何奇怪?”罗宪呵呵笑道:“我要解郯县之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下邳县附近驱逐魏国战船,然后搭建浮桥。不过,泗水较宽,水流较大,搭建浮桥很有难度。”
  “罗将军,你的意思是……咱们在泗水西岸屯一军,吸引魏国战船的注意,然后在彭城附近渡河,绕至沂水西岸?”
  “不错,大将军建议我缓进,再分一军速速赶至彭城,应该就是此意。毕竟沂水较窄,水流也不大,搭建浮桥更加容易。”
  “若是这样……确实很容易解郯县之围。不过,我还是觉得屯兵下邳县,以咱们的标枪击败魏国战船,来多少击沉多少!如此一来,既消灭了魏国战船,又解了郯县之围,何必搞得那般麻烦!”
  “我绕至沂水,更容易解郯县之围,又能俘获魏国战船,俘获五万多划桨的奴隶和兵卒,这样岂不更好?大将军不是说过嘛,只要魏军敢围郯县,他借咱们的钱就能一次性还清。”
  “唉!在以前,我以为只有关将军钻到了钱眼里,现在看来,咱们的大将军也被他带坏了!唉!钱啊,钱啊!你这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吕将军,你这话就不对了!”罗宪满不在乎地说道:“陛下不是说过嘛:不论将军还是小卒,既是在为大汉征战,也是为自己的家族,为自己的妻儿父母征战;能在打胜仗的同时,多多俘获敌方的将领和兵卒,多领赏金,这并不矛盾。所以说嘛,不能怪大将军和关将军钻到了钱眼里。”
  “罗将军,你也变得堕落了!”吕祥呵呵笑道:“其他人说出这话倒没什么,你娶了张将军的女儿,张将军送的嫁妆就是五百万铢,你还差钱么?”
  “若在前几年,五百万铢确实是笔巨款。不过……我听大将军说,等我汉军克复中原之日,很快就会开通与西域诸国的贸易,也会开通远洋贸易。届时,成立商队,购买远洋大船,这些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所以啊,咱们得早做准备,否则,又被那些世家大族了先机,咱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赚钱!”
  “远洋大船?莫非……就是几月前的那两艘?”
  “对呀!就是那种!”罗宪欣喜地说道:“它不需要人划桨,不需要鼓帆就能逆流而行。船上还装有那个……那个……叫啥来着……对了,装着“没良心炮”!我听大将军说,等我克复中原之日,将军们可以优先购买那种大船。”
  吕祥和董厥多有疑惑,罗宪眉飞色舞地解释道:“听说大将军有张地图,跟咱们行军打仗的地图大不一样。那张地图上有很多的岛屿和其他国家,届时,咱们能开着大船,带着“没良心炮”去那些地方做贸易,那可是财源滚滚啊!不过,听说那种大船很贵,五百万铢,可能只够购买一艘!若是配上兵卒,那就更贵了!”
  吕祥和董厥本来还有些期待,听了罗宪的话,立刻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这么说来,只有那些世家大族才买得起!咱们只能看看了……”
  “谁说的?”罗宪不屑地说道:“我听大将军说,那些世家商贾的购买价格,好像是两千万铢一艘;若是为大汉建功立业的将军们购买,这就只需五百万铢,还可以分期五年付款;对咱们将军来说,如此实惠的价格,咱们多抓几个俘虏,谁还买不起么?”
  “若果真如此,我吕家也能买个十条八条,若是贸易顺利,用不了几年,我吕家也能富甲一方了?”
  “对呀!所以说啊,咱们现在就要想方设法多打胜仗,多抓俘虏,多多赚钱!届时,咱三兄弟各买十条大船,一共就是三十条,别说是做贸易,恐怕远征倭国都够了!你们可能没见过,船上装配的那个“没良心炮”,炸起来可狠了!”
  罗宪说罢,几人全都心痒痒,吕祥起身令道:“传令,速往彭城开进!”
  大军迅速起行,吕祥回过头说道:“等打完这仗,咱也找陛下弄张地图!罗将军,等我攻破沂水,解了郯县之围,你俩立刻屯兵下邳以北二十里。”
  “吕将军,这个位置……究竟何意?”董厥不解地问道。
  “你俩怎么糊涂了?”吕祥呵呵笑道:“你们在此扎寨吸引魏国战船,我速速去往彭城,魏国人不易发觉;等我破了沂水,魏国战船留在沂水、沐河一线再无意义,他们又不敢去淮水,必会沿泗水而上,希望能回到黄河一线。”
  “吕将军,你是说……将这批战船困在下邳至彭城之间?”
  “不错!这是我俘虏魏国战船的唯一办法!将他们堵在这一线,围而不攻,他们粮尽之时,必会上岸寻粮,咱既抓俘虏又得战船,岂不美哉?”
  “卧槽!此计甚妙啊!”罗宪猛拍大腿:“吕将军,为了赚钱,你的脑袋也变得灵光了,几乎可与大将军相提并论!”
  “甚好!若能俘虏这批战船和兵卒,咱兄弟必能大赚一笔!”董厥欣喜地说道:“咱兄弟这就说好了啊!届时,咱们合资购买大船,组建一支大型的远洋船队,去倭奴国抓孙权,抓卑弥呼,顺便做做贸易,哈哈哈!”
  三将一拍即合,当日,罗宪和董厥扎寨于江边,佯攻江上的魏军战船,做出从泗水突破之意,果然吸引了大批战船前来阻拦;与此同时,吕祥稍稍远离泗水后引兵北上,并未引起魏军的注意。
  ……
  刚开始,据张虎和典满提供的情报,郯县的屯粮只够三万汉军支持七日;在那个时候,所有兵将对围死汉军、夺回战马信心百倍。
  然而,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据魏国哨探回报,郯县的汉军仍然没有断粮,这让魏国水师百思不解,逐渐失去了必胜的信心,甚至有了退兵之意。
  “兄长,诸位将军,咱们……是不是被姜维给骗了?”郭镇疑惑地说道:“本以为咱们困住了三万蜀军,现在看来,是这批蜀军拖住我五万水师啊!看来,邓将军确实失算了!”
  “哼!我在半月前就发现不对劲!”郭配愤愤地瞪着张虎和典满:“不过,这并非邓将军之失误!只怪张虎和典满!他们误算了郯县的存粮,这才让邓将军做出错误的部署。我此战若败,你二人难辞其咎!”
  “郭将军!本将敢对天发誓,郯县的存粮确实不多!数百兵卒都已亲见,岂会有假?”
  “典将军,你的兵卒没看错,难道是咱们的哨探看错了?这半月以来,我每日派出三批哨探,每日清晨,蜀军仍然在蒸馒头,喝米粥,他们比本将吃得还好!哼!事实摆在眼前:蜀军并未吃草,更没有杀马充饥,你该有所解释吧?”
  眼看郭配与两人又要吵起来,吕琮赶紧劝道:“诸位将军,不论如何,我军浪费了一月时间,这是事实;不过,最可恨的是,咱们不知道蜀军何时才会断粮;眼下,邓将军已经撤离淮水,蜀军已有两批兵马渡过淮水,恐怕我已成为孤军,我得早做打算才行。”
  “报……诸位将军:刚有哨探来报,一队蜀军的战马从雨山方向出发,驮着许多麻袋往郯县而去;蜀军经过之后,哨探在雨山脚下发现一个山洞,洞内存粮难以计数!”
  “卧槽!该死的姜维!好生阴险!”郭配咬牙切齿地大怒道:“难怪蜀军一月未曾断粮!原来门道在这里!”
  “郭将军,我早就说过,本将与典将军,绝不可能误算郯县之粮!现在真相大白,本将终可洗刷冤屈!”
  郭配很是生气,知道自己错怪了典满和张虎,他向二人致歉后说道:“雨山属于泰山的余脉,地处琅琊郡;此地有山洞和大批屯粮,可见琅琊王已经叛投蜀国!”
  张虎点点头,略经思索后说道:“现在的琅琊王是曹敏,他是武皇帝之孙,樊安公曹均之子;没想到,真没想到,他竟然也叛投了蜀国,实在可恨!”
  “诸位将军,此时,我终于探明蜀军存粮,看来,我再难围死蜀军;既然邓将军已经撤离,咱们是不是……”
  “不,本将绝不会就此罢休!”典满愤愤地说道:“既然已经探得蜀军存粮,我正好可引一军前去,烧了雨山之粮,不出七日,必能大败蜀国骑兵。”
  “不错,本将在江上呆了一个月,摇得我头昏脑涨,整日难以安睡。如此辛苦,本将绝不轻易作罢!”
  “典将军,郭将军,我军皆是步卒,就算探得雨山存粮,又如何与蜀国骑兵抗衡?我想烧掉雨山之粮,恐怕不易吧?”吕琮犹豫着说道。
  “不,蜀国骑兵不足为惧!”郭配不屑地说道:“雨山一带属于丘陵,蜀国骑兵难以集群冲锋,真打起来,反而比不上咱们的步卒。”
  “没错,郭将军所言甚是!本将这就引五千兵马去袭雨山,只要烧了这批屯粮,七日之内,必能大败蜀军!”
  “甚好!本将也领一军与典将军同去,若蜀军杀来,还可相互照应。”
  郭镇和典满的矛盾终于化解,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当夜就引兵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