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卧龙去世
作者:排骨      更新:2020-08-28 09:42      字数:3200
  不知道穿越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
  刘闪幸运地获得了3次穿越成为皇帝的机会,可惜,他第1次穿越到了明末崇祯皇帝的身上,而且正好站在那棵歪脖子树前;他第2次穿越到了南唐李煜的身上,手里正端着一杯宋太宗御赐的毒酒。
  刘闪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这会儿应该是半夜,自己正躺在榻上,四周安静得出奇。借着淡淡的烛光,能看到枕边熟睡着一个貌似天仙的年轻女子。
  这是刘闪的最后一次穿越,面对枕边秀色可餐的女子,27岁没碰过女人的刘闪没有半点兴致,他急于弄清楚自己到底是哪个皇帝。
  “只能问问她了,千万别再是亡国之君!”刘闪犹豫着伸过手,刚触到女子的脸颊她就醒了,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刘闪。
  “陛下,夜已深,您还不就寝吗!”女子温柔地说道。
  “呃……我……”刘闪赶紧缩回手,他很想问清楚自己的身份,却不知如何开口。
  “陛下,需要臣妾服侍您吗?”女子温顺地问道,一股清幽的香气扑鼻而来,刘闪有些醉了。
  “呃……好……我……朕……”
  刘闪吱吱唔唔地回答,女子柔软又温暖的身子慢慢靠上来,刘闪有些不知所措,毕竟自己活到27岁还没碰过女人。
  刘闪脑子一热,忘了自己想问的问题,笨手笨脚地将女子揽入怀中,门外却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和急促的呼叫声。
  “陛下!陛下!”
  “谁?”刘闪警惕地问道。
  “陛下,是小奴黄晧啊,早朝时间已到,边关有两封急表传来。”
  “什么急表?”刘闪的心猛地一紧,不会有谁打进京城了吧?千万不要再是亡国之君啊!
  “陛下,长史杨仪上表:丞相在五丈原去世了;边城永安传来急表:吴国全琮引兵数万,正屯于巴丘界口,目的不明!”
  “五丈原?杨仪?丞相?吴国?”
  刘闪心里重复着这几个字,心里闪过好几个“卧槽”:现在的自己,分明就是三国时期的蜀后主刘禅!(注:刘备称帝时,立国号为“汉”,后文称蜀,详见本章末尾注释)
  这是最后的一次穿越机会,怎么又是个亡国之君?还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亡国之君也就罢了,附身“扶不起的阿斗”咱也认了,难道不能早个十几年?现在诸葛亮已经驾鹤西去,五虎上将也不在了,我还玩个屁啊?
  怀里的女子见刘闪面色凝重并且一语不发,急忙柔声说道:“陛下,您前日托李福前去问安,想必他已经带回丞相的嘱托;丞相肯定会排好身后之事,您不要过份悲伤!”
  “我哪是为诸葛亮的死悲伤啊!我这是心里苦啊!”刘闪无奈地暗自叹息。
  绝望之余,刘闪色迷迷地盯着枕边秀色可餐的女子,不由自主地吞了一大口口水:管他呢!这会儿诸葛亮才刚刚去世,亡国还在29年以后!
  管他什么丞相去世,管他什么永安急表,既然无法重新选择,好歹还能享受几十年,这辈子也值了!
  看着怀里温顺的女子,刘闪的喉咙咕咚一声响,欣喜地扶摸着女子的身体,温暖,顺滑,刘禅的妃嫔果然是极品!
  “陛下起身!”门外突然传来不男不女的尖叫声,正是自称黄晧的那个人。
  “吱嘎!”
  门被推开了。
  “卧槽!”
  刘闪急忙放开怀中的女子,心里不停地咒骂着:怎么跟电视上不一样呢?这个黄晧还真大胆,未经允许就敢擅闯皇帝的寝宫!
  哼!你这死太监!敢坏老子的好事!等我找到机会,必定剁了你个王八蛋!
  怀里的女子浅笑着,面向刘闪慢慢退出背窝,看着眼前光溜溜的女子,刘闪的喉咙再一次“咕咚”一声响。
  女子披上婢女送来的长衫后离开,刘闪正在考虑自己该怎么做,几名美艳的婢女已经来到床边,一名衣着不同的内侍来到床边低声说道:“陛下请恕罪!小奴这也是逼不得已,吴太后就要到了!”
  “吴太后?”刘闪疑惑地问道。
  难道刘禅也怕这个吴太后?她怎么姓“吴”?难道是吴国派来的?这里不是蜀国吗?
  未等这名内侍说话,刘闪掀开被子准备起床,这才发现自己也没穿衣服,眼见床边还有几名婢女,赶紧钻入被窝中。
  “陛下,快紧起身吧,这个吴太后狠着呢!前几天小奴被她打了10个板子,屁股现在还痛呢!”
  刘闪自然听过黄晧,知道刘禅最宠信他,不解地问道:“她应该知道你是我……朕的人,怎敢打你?”
  “哎,陛下还没睡醒呢,赶紧起身啦!”黄晧急匆匆地说道,赶紧催促几名婢女:“你们快点啊!”
  几名婢女突然掀开被子,刘闪正要躲避却被她们拉住双手,几人小心又熟练地帮刘闪穿好衣衫,另有几名婢女捧着漱口杯、脸盆和毛巾等物品鱼贯而入,简直跟电视上的一模一样。
  刘闪笨手笨脚地学着电视中那样,接过婢女送来的物品洗漱梳洗完毕,此时天仍未放亮,刘闪已被黄晧拽出寝殿。
  “你们快点啊!小心掉脑袋!”黄晧不停地催促着引路的灯笼婢女:“这吴太后是征北将军吴懿的妹妹,先皇的四夫人,宫里谁不怕她啊!”
  吴太后有那么恐怖吗?
  刘闪这个“冒牌货”听了一阵哆嗦,要是自己被吴太后看出破绽,必会遭到杀身之祸。自古帝王之家没有亲情,他们连自己的亲人都杀,何况自己是个冒牌货!
  四处漆黑一片,刘闪想逃跑又不识路,只得在黄晧和几名内侍的簇拥下来到“崇德殿”。
  “崇德殿”本是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新建的议事之所,当时称为“蜀王殿”,所有的朝会都在这里举行,刘备称帝后改称“崇德殿”。
  这个崇德殿着实简陋,不过并不重要。刘闪心里郁闷着,自己这个“冒牌货”刚刚穿越过来,正想对枕边美艳的嫔妃做点什么,偏偏遇上前线急表,硬生生地被拉来上早朝!
  崇德殿内,龙椅旁端坐着一个中年妇人,其眼神让人不寒而栗,殿内十几名大臣席地而坐,全都愁云惨淡。
  刘闪基本能听懂这个时代的话,黄晧似乎也能听懂自己的话,可惜刘闪不知道上朝的礼节,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对吴太后行礼,也不知道怎么行礼,担心自己露出破绽。
  看着吴太后凌厉的眼神,刘闪突然灵机一动,“扑通”一声双腿跪地,学着电视上那样号啕大哭:“诸葛……呃……相父……”
  “陛下!丞相薨了!”李福跪地哭泣,转述了诸葛亮的临终遗言,朝中众臣无不动容哀叹。泪点本来就低的刘闪再也不用辛苦地演戏,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掉。
  “相父……啊……天亡我也……”刘闪干脆学着小孩那样捶胸顿足并满地打滚,众臣赶紧将其扶坐在龙椅之上。
  一旁的史官急忙记录道:福泣奏丞相已亡;福细述丞相临终言语,陛下闻言大哭曰:“天丧我也”;遂哭倒于大殿之上。
  “陛下!这是丞相的临终遗表!”说话的男子躬身而立,双手恭敬地托着一卷白绢,黄晧上前取下后送到刘闪手中。
  白绢上的文字应该是繁体的隶书,刘闪只能认识几个常见的字,擦干眼泪后装模作样地仔细阅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足以看出他对蜀汉,对刘氏家族,或者对自己这个后主的忠诚。在一千多年后的现代,诸葛亮的事迹几乎人尽皆知,他也是刘闪最为钦佩的大贤之一。
  刘闪既然已经成了刘禅,在这朝堂上,他理应以皇帝的身份安排“相父”的身后事,可惜刘闪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也对这个时代的官员职能一窃不通,生怕自己乱说话引起“穿帮”,只得求救般地盯着黄晧。
  “陛下身体不适,退朝!”
  黄晧心领神会地高声大呼,这种事情他可没少做。殿下众臣一脸的无奈,对他们而言,这样的事情已经见得太多了。
  “慢着!”刘闪突然大声说道,待众臣停下脚步后又犹豫起来,吱吱唔唔地说道:“呃……我……朕身体不适,丞相身后之事……就有劳各位爱卿……代朕处理吧!”
  ps:1、对于“蜀”和“汉”的称呼问题,作者动笔前考虑了很久!考虑到大多数人都对“魏蜀吴”的称呼习以为常,用“汉”或“大汉”会造成阅读理解的不便:比如司马懿说“领兵10万去退蜀军”大家觉得很自然,如果改成“领兵10万去退汉军”是否觉得别扭?当然,这只是敌方称呼阅读时不自然,就算自称或是旁白时也不自然!比如刘禅说“如今,蜀、吴两国即已结盟……”这就很自然,阅读理解也方便,如果改成“如今,大汉(或汉)、吴两国即已结盟……”阅读和理解就多有不便。因此,前期的旁白用“蜀”或“蜀国”,后面再逐渐改成“汉”或“大汉”。对此介意者请多包函。
  2、本文是“架空历史”文,以史为据,但加以大幅改编,情节发展与故事走向跟正史相差会很大,否则,那就成了《三国志》。要了解真正历史的朋友可参看《三国志》或其他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