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困守待援
作者:排骨      更新:2020-08-28 09:45      字数:2337
  自姜维去年在建始城大肆掠夺之后,建平郡已经将近半年没有战事,吴国的百姓陆续回到城中。然而,城中百姓的好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
  周承率军秘密进城之后,城中百姓预感到战争又要来临,拖家带口离城者多不胜数。由于周承按陆逊的指示,要制造一个无兵驻守的“空城”,所以他进城后并未让百姓全部撤离,至今仍有数千百姓选择留在城中。
  刘闪早就发过告文,要求蜀军就算饿死也不能骚扰百姓,但这仅限于蜀国的百姓。建始城中粮草将尽时,刘闪首先就把目光放在了城中的吴国百姓身上。
  蜀军挨家挨户地“借”走城中百姓的粮食,那些举家逃出城的百姓也没能避免,蜀军破门而入,将所有能吃的东西全部“借”走。
  刘闪确实是“借”粮,而不是抢粮,因为蜀军借走粮食时给城中的吴国百姓打了“借条”。吴国百姓凭此借条,可以随时到蜀国的任何郡县获得10倍的粮食。
  由于城中百姓对蜀军多有憎恨,几乎所有百姓都不愿意把粮食交给蜀军,于是兵卒们按刘闪的指示,留下借条后强行将粮食“借”走十之七八,并未用武力伤害那些百姓。
  刘闪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对敌国百姓的仁慈,而是刘闪知道,在不久的将来,等到大汉复兴以后,这些百姓都是大汉的子民,并且他们不是匈奴和鲜卑人,更不是羯人。
  由于蜀军“借”到一批粮食,城中的兵卒又可坚守7日左右,军心并未动摇。建始城的北面,蜀军主力早已完成集结,关索、罗宪、廖化、张嶷等人不分昼夜地用投石车猛砸吴军的营寨。
  由于姜维在信中一再提及吴军中的神箭手,邓芝又无姜维之谋,他只能用这种直接粗暴的方式来进攻,待吴军的寨栏遭到损坏之后,各个将领再派盾牌兵和弓弩手突入寨中,逐一清剿寨中的吴军兵卒。
  两日下来,这种逐一突破的方式使得吴军北面的十几座大寨陆续被蜀军攻破,邓芝还是觉得推进太慢,他仅仅在秭归和信陵各留了5千兵卒,让梁绪和梁虔分别领兵驻守,然后把所有的将领和兵卒全部集中到建始周边。
  陆逊本来可以依靠武陵郡方向长途跋涉送来的粮草勉强支撑,邓芝却集结了所有可以动用的兵马,东、南、西、北四门的吴军大寨都受到9万多蜀军的猛攻,并且蜀军意外地切断了陆逊大军的粮草供应,也切断了陆逊跟外界的通讯联系,这样一来,该轮到陆逊不淡定了。
  建始城。
  吴军又一次猛烈的攻城刚刚被击退。
  城头上,刘闪正举着竹筒关注着城外的一切。他能在望远镜镜中隐约看到外围的蜀军正在进攻,也能看到蜀军每日都在向自己所处的位置推进,只是这个推进速度也太慢了,恐怕城中的粮草坚持不到解围的那一天。
  刘闪胸中涌起一阵阵悲凉。
  如果斩颜良诛文丑,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关羽将军还在世就好了!
  如果在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倾刻间吓退十万魏军的张飞将军还在世就好了!
  如果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于万军之中勇救自己脱险的赵云将军在还世就好了!
  如果在城头抚琴一曲,能退魏国15万大军的诸葛丞相还在世就好了!
  然而,逝者并不能复生,世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如果,这一切不过是美妙的幻想罢了。
  刘闪长舒了一口气,如果自己的炸弹能省着点用就好了,如果大将军在城外就好了!
  就算大将军能突破吴军的围困来到城外,面对陆逊这种鱼死网破的打法,大将军纵有奇谋妙计,他又能如何?
  几日后,夕阳西下,天上、地下都是一片血红。
  吴军又开始了一次猛烈的攻城,一个时辰后,他们在城外扔下一千多具尸体后才退走,城中的粮草只能再坚持1日,而城外的蜀国大军,至少还需十日才能到达。
  朝阳照常升起,城外的吴军金鼓齐鸣,三十多架投石车缓缓靠近。然而,直到3千吴兵抬着云梯攻向城廓,那些投石车也没有砸城,因为吴军的巨石已经用尽。
  由于城中的箭矢、落石和滚木也已耗尽,不断有吴军爬上城头,但都被城上的蜀军兵卒拼死击退。
  张翼、向宠靠在城垛后方,仔细找寻那位神箭手的踪迹,可惜一无所获。
  这家伙就像幽灵一般神出鬼没,他或许正在寨中睡大觉,城里和城外的蜀军却不敢有一刻的放松。
  攻城失败的吴军再次远远的退去,部分蜀军兵卒赶紧到城下收集可用的任何物资,也带回几名轻伤的吴国兵卒。
  经过询问之后,刘闪终于得到一个宁人欣喜的消息:城外,吴军的粮草今日就已用尽,唯有参与攻城的兵卒才能分到半个面饼,其余兵卒吃的全是树叶和青草!
  外围的蜀军也料到陆逊的粮草已尽,他们故意在南边留出缺口,奈何陆逊铁了心要捉住刘禅,并没有从缺口退走的打算。
  陆逊和刘闪都知道:现在,军心最先动摇的一方便是失败者!现在双方都在坚持,都相信自己能坚持到最后。
  趁着吴军撤回休整的间隙,刘闪查看了城中的粮饷剩余情况,只剩下15袋大米和20袋没有磨碎的小麦,总量不足1500斤,这远远不够城中的1.2万兵卒吃上一顿。
  “这些粮食先不要动,给伤兵留着!”刘闪咬咬牙说道:“军中还有十几匹战马,城里还有几头牛,全都杀掉!如果不够就掺点树皮青草,先挨过今日再说!”
  城上又传来蜀军的欢呼,刘闪知道,吴军的又一次攻城被成功地击退。
  刘闪登上城头,举起望远镜查看外围蜀军攻打吴军大寨的进展,正在失望之余,突然看到了大将军的战旗。
  刘闪确实没有看错,那正是姜维的战旗。
  被困在夷水要塞的姜维确实回来了!然而,只有他一个人回来,他带去的3千兵卒仍在坚守着那座要塞。
  或许只有他身旁的2名死士才知道,不会游泳的姜维抱着一截枯树,顺着夷水飘浮了几十公里到达宜都,然后沿江而上。
  三人经过几日的昼伏夜行,成功地穿过十几座吴军的营寨后到达信陵,弄到一匹快马后直奔建始而来。
  大将军就是蜀军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城中兵卒得知大将军已经来到城外,无不涌起昂扬的战意和必胜的信念。
  蜀军将士正是有了复兴大汉的宏伟目标和必胜的信念,在他们眼里,将没有攻不下的城,没有拔不掉的寨!
  陆逊听闻姜维已经归来,他不知道姜维是如何来到这里,他也不想知道。
  在陆逊眼里,姜维只是马忠狙杀的猎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