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烟锁江陵(2)
作者:排骨      更新:2020-08-28 09:46      字数:2317
  眼看后方的蜀军追来,朱桓、孙韶一刻也不敢停留,领着仅剩的1万多兵马一路往南,终于在半个时辰后赶到江边。
  此时,几艘高大的楼船正停泊在江岸,二将终于看到了生还的希望,不顾一切地往江边而去,待要靠近江岸时,却被一队兵马截住了去路。
  “朱将军,孙将军,何事如此慌张?”邓芝骑在高头大马上哈哈大笑道。
  “朱将军,怎么又有蜀军阻截?”孙韶气喘吁吁地问道,此时的朱桓也满脸铁青。
  “二位将军,你们临走前,可否跟我家大将军辞行?若是没有,二位还是请回吧!”
  “邓芝!你休要小人得志!挡我者死?敢与本将单挑否?”朱桓提起大刀厉声喝道。
  “听闻朱将军曾火攻曹泰,破曹仁,斩常雕,擒王双,挫曹休,邓芝不才,愿用1千弓弩手领教朱将军之勇,还请朱将军成全,哈哈哈!”
  邓芝大笑道,大手一挥,1千名弩兵和1千盾牌手立刻前出,朱桓自然不敢硬冲,他只好令盾牌手和弓箭手全力突击,希望在追兵赶到之前冲破阻截,早日登上大船离开。
  蜀军的蹶张弩、强弓万箭齐发。吴军前排的盾牌手还在继续往前,后方的弓箭手却已经狼狈地退回。
  “冲!冲!后退者斩!”朱桓大喝道,再令3千兵马排好阵列,准备亲自领兵冲锋。
  此时,后方的姜维已经杀到,并且吴军的两翼又有兵马杀来,这正是吴懿和吴班率领的部队。四路蜀兵已经形成合围之势,吴军的步卒无不心惊胆颤。
  大船就在1里之外的江岸等待,朱桓和孙韶却没有机会登上大船。
  “降!降!降!”四路蜀兵齐声高呼。
  面对蜀军的包围,不少兵卒已经扔掉武器,也有不少兵卒在犹豫,既想放下兵器投降,又想跟随自己的主将奋力一搏。
  朱桓凝望着不远处的大船,就如上次被困在巴东隘口一样,无奈地令兵卒放下兵器,他自己却慢慢地拔出长剑。
  “我朱桓两败于姜维,有负圣恩,实在无颜苟活于世!”朱桓说罢,猛吸口气,长剑便往脖子上抹去。
  “嗖!”
  朱桓的手臂一阵吃痛,他闷哼一声,长剑坠地。
  朱桓睁开眼睛,摸摸自己的手臂,低下头,却看到一支长箭,箭头已被拔去。
  姜维收起长弓,平静地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朱将军何故如此?”
  “唉……”
  20里外,江陵城。
  东、南、北三面的几十座营寨已经全被蜀兵攻破,由于诸葛谨不许打开城门,大批走投无路的吴兵只好往江边逃去,也有许多坚守营寨的兵卒被熏得昏倒在地,成了蜀兵的俘虏。
  此时刚好巳时正点,烟雾仍然笼罩着江陵城,据姜维的预测,西南风将在午时前后停止。
  迅速打扫战场之后,张绍、傅佥、文钦又在城下点燃近百座草堆。城上的吴兵刚刚缓过神,又被浓烟熏得睁不开眼,城头上根本就无法站人,许多兵卒不顾守将的喝斥,纷纷跑到城下暂避,坚守城头的兵卒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因为现在是西南风,城外的蜀军受影响较小,特别是北门的文钦和东门的傅佥,他们命人将30座井栏缓缓推进,井栏上的弓箭手在浓烟的掩护下,轻易地射杀了敢在城上坚守的吴兵。
  没有进攻的战鼓和号角,一千多名兵卒抬着云梯悄悄来到城下,这些兵卒爬上东、北两面的城墙后,城下的草堆及时被浇灭。
  此时,在连弩强大火力的威摄下,紧随而来的吴兵再也无法夺回这两面城墙,大批的吴兵被射杀在城梯处。
  得知两面城墙被攻破,朱桓和孙韶的援军迟迟未能赶到,诸葛谨知道大势已去,江陵已经保不住了。
  “令:城中兵马从西门撤离!令江边的陆瑁率战船前来接应!”诸葛谨无力地说道。
  “大将军,探马回报,寨外的兵卒并未远撤,我军主力尚存,尚有反攻的可能……”
  “撤吧!撤吧!”诸葛谨长叹道:“我实在太累了!还是把姜维……留给……满宠吧……”
  “大将军,此刻……撤往江边恐有不妥吧?”张梁谨慎地问道。
  诸葛谨心头一怔,猛地睁开眼,大声吼道:“出西门后北走!再折向东,撤往竟陵!”
  此时,梁绪、梁虔正领着1.5万步卒看守朱桓和孙韶的降卒,姜维领着8千步卒马不停蹄地往东而去。
  在姜维的计划中,攻取江陵的同时吃掉朱桓的2万兵马,这是首要目标;姜维早就预料到江陵城周边的5万吴兵会溃逃,但诸葛谨有三条路线可逃。
  姜维毕竟不是神,他不可能准确地预知诸葛谨的败逃路线,他手上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无法在诸葛谨的所有退路全都部署兵马阻截。
  考虑到江陵城中屯集的大批粮草和军资,江陵城破之后,张绍率本部的1万兵马入城,肃清城中可能潜藏的吴兵,确保城中粮草的安。
  与此同时,傅佥、文钦二将未作休整,立刻率兵返回远安和荆门,这两座小城对魏、吴两军来说可有可无,对姜维来说则非常重要,这是抵御魏军南下的重要据点。
  竟陵城,隶属于江夏郡,它三面环水,东、北方向是汉水,南面则是扬水。
  如果诸葛谨不撤至长江边待援,他出江陵城后必会往北,再折向东边撤往竟陵。在这个时候,诸葛谨的前方会有巨大的长湖阻隔,诸葛谨只能从北边或南边绕过长湖。
  经过半日的强行军和与敌作战,姜维的8千步卒已经人困马乏,此时的姜维也是心力交瘁,他不想去算计诸葛谨的退兵路线,稍稍休整后马上又率兵起行。
  姜维的目的很简单,如果诸葛谨从长湖以南退走,姜维正好可以率兵追杀;如果诸葛谨走的长湖以北,姜维还是走长湖以南,他希望自己能赶在诸葛谨的前面,抢先一步赶到竟陵。
  公安城中。
  刘闪知道姜维今日有大动作,他一直在等待着江北的战况,时至半夜还在城头望着江面,貂蝉也在一旁静静地陪着,冻得瑟瑟发抖也不愿回城中歇息。
  俘获朱桓和孙韶的消息终于传来,刘闪自是欣喜万分,心里筹划着:用这二将换回母后之后,立刻就将她和貂蝉送回成都。
  “陛下,朱桓现任吴国的“前将军”,孙韶现任“镇北将军”,用他二人换回孙夫人绝无问题;臣妾担心,母后或许不会回来!”
  “为何?难道孙权会从中作梗?”
  “不,陛下,臣妾认为,或许母后自己不愿回来。”貂蝉见刘闪的脸色有些难看,急忙说道:“陛下恕罪,臣妾只是猜测,妄言不可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