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玩火自焚
作者:排骨      更新:2020-08-28 09:48      字数:2608
  这两日,满宠领着大军翻越荆山,前路生死难料;在长江以东,吕祥也领着5千步卒与1万吴兵周旋。
  两者不同的是,满宠的大军粮草尽绝,而吕祥却是有备而退,甚至还把握着主动权。
  就在两日以前,吕祥趁夜突出城外后,吕据、周承二将担心中了埋伏,不敢趁夜追赶。等到天亮后,吕据和周承却失去了这支蜀军的踪迹。
  “吕将军,吕祥一定藏在巴河两岸的芦苇丛中!”周承愤愤地说道:“我派出的12名探马,一共只回来了4个!其他几人肯定已被蜀军射杀!”
  “不错!我也觉得吕祥藏在芦苇丛中,因为长江上的战船没有在浠水西岸发现蜀军!再说了,前方有大将军的重兵把守,吕祥必不敢去!”
  “吕将军,周将军!”一名军中校尉上前说道:“末将以为,我探马不应进入芦苇丛中搜寻,我大军也不宜贸然进入!”
  “哦?你有何见解?”周承问道。
  “两位将军,末将以为,吕祥藏于芦苇丛中极其难寻,但并非无迹可查!只要芦苇丛中有烟冒出,必是吕祥在生火造饭!”
  “果然妙极!吕祥不可能整日生吃稻米和面粉!只要发现有烟,我可四面围之,缓缓靠近,必能将这支蜀军一网打尽!”吕据满意地说道:“此计若成,本将必向丞相举荐,升你做将军!哈哈哈!”
  “末将多谢将军提携!”校尉恭敬地致谢后退下侯命。
  当日下午。
  在巴河西北方向4里的大别山脚下,芦苇丛中突然腾起阵阵浓烟。
  “这必是吕祥的藏身之所!”周承欣喜地说道:“原来藏在这里!难怪本将找不到!传令,一营兵马立刻向浓烟处进兵,再来一营从巴河迂回,包围吕祥!”
  “周将军,会不会有诈?”吕据担心地说道:“这一带的芦苇丛很是茂密,如果有伏兵,恐怕……”
  “哼!有伏兵也不怕,本将亦不傻!”周承阴狠地笑道:“这两营兵马分别从西北和东南方向缓缓靠近,距离浓烟2里处就散开放火!”
  “哈哈哈!周将军果然妙计!此时芦苇皆已干枯,如果有一把火,吕祥必会全军覆没,就算他有埋伏我也不惧!”吕据衷心地赞道。
  事不宜迟!
  二人一番合计,招来两名校尉,详细告诉他们放火之法,然后安坐营中,静待佳音。
  为了不打草惊蛇,这两个营的4千吴兵缓缓向浓烟处靠近,悄无声息地围成一个大圆圈。
  随着一声锣响,吴兵纷纷点燃芦苇,然后迅速往后方退出十几步,挥舞着手中的刀剑长枪,将自己附近的芦苇扫倒,以免蔓延的火势伤及自身。
  由于风向飘忽不定,在漫天的浓烟中,由于距离太近,这些放火的吴兵也被薰得睁不开眼,他们纷纷压低身形,甚至趴在地上躲避浓烟。
  就在此时,可能没人注意到,在这些吴兵的身后,又有一个断断续续的火圈在向他们靠近。
  “遭了!中计了!”
  一名吴兵首先发现情况不妙,赶紧高声示警。
  “西面没火光,往西撤!”一名校尉大叫道。
  “往西?这是找死!”另一名校尉说道:“西面没火,说明蜀军正在西面设伏!”
  “这……如果不往西,难道咱们等死不成?”
  “想死哪有那么容易?赶紧动手,割开自己身边的芦苇!不要轻举妄动!”
  军令一个接一个地传达下去,丛中的吴兵努力地睁开眼,不顾一切地清除自己身旁的芦苇,营造一个不被火烧的安全区。
  火势越来近,安全区里吴兵都能听到噼里啪啦的苇杆炸裂声,他们能保证自己不被火烧,却无法保证自己不被烟薰!此时,许多吴兵已被薰得泪流满面,无论怎么努力也睁不开眼。
  早有准备的蜀军纷纷用湿衣服捂着口鼻,冒着滚滚的浓烟逐步缩小包围圈。
  渐渐地,蜀军找到一些趴在地上呛咳不止的吴兵,他们纷纷被强弓或连弩射杀。
  有的吴兵发现情况不妙,三五成群地往中心区域躲避。然而,吴军自己点燃的芦苇仍未烧尽,那些地方看似更加安全,实则被“两面夹击”,这个区域的浓烟更多,好些人已被薰得昏了过去。
  “咳咳……吕将军果然妙算!吴兵这是玩火自焚,哈哈……咳咳……”
  “擦亮眼睛!少说点话,否则你也会昏……咳……”
  “咳……昏就昏呗……我已经杀了两个吴兵,够本了!咳……”
  “放屁!咱都得活着!咱还要打进扬州,杀进建业!将来还要北上伐魏……咳……吕将军说了,谁都不能死!”
  “哈!我又杀一个!”
  “不,这个算我的!他是被我的弓箭所杀!”
  “不对!你的弓箭先到,但你射在他的腰上!我的弩箭射在他的后颈、后背、肩膀、大腿!”
  “卧槽……你这是耍赖!这个不算!”
  就在吕祥领着蜀兵大开杀戒的时候,姜维设计的水渠已经基本成形。
  在战船的保护下,几架水车正在紧张地架设和调试;南边,从梁子湖引来的湖水已经到了渠边,只要挖开小钩,湖水便可源源不断地流往渠中。
  在水渠的两端,10米长的缓坡已经建好,兵卒们正在细心地整平木板。
  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所有的将领全都踌躇满志,等待着战船通航的那一刻。
  或许除了刘闪之外,很少人能意识到,这条沟渠能按时完工,除了大将军的提前策划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需要强大的国力支撑,以及大汉百姓和兵卒的齐心协力。
  “陛下,末将……”蒋舒欲言又止。
  刘闪早就注意到了,众将都在期待着上阵杀敌的那一刻,唯有蒋舒闷闷不乐。
  刘闪知道他愁眉苦脸的原因,总是想方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但这注定是徒劳。
  “蒋将军,有话直说就行!”
  “陛下,末将……再也不能上阵杀敌……”蒋舒深吸口气后说道:“末将再也无法留在军中,特请辞官还乡,请陛下恩准。”
  “蒋将军,你这是哪里话?就算不能上阵冲杀,你还可以留在朕或是大将军的身边,你还可以做军师,做参谋啊!”
  “陛下!末将平生所愿,便是跃马扬鞭,沙场斩敌,只可惜……唉……”
  刘闪能深切地体会到蒋舒现在的心情,能体会到一名武将无法上阵杀敌的失落。
  眼看蒋舒已经心灰意冷,而且去意坚决,刘闪想了想后郑重地问道:“蒋将军,你真不想留在军中?”
  “陛下!末将才疏学浅,绝无军师或参谋之才。若勉强留在军中,只要看到战马就会忧思伤神!唉……还请陛下恩准还乡!”
  “蒋将军,你现在身居何职?”
  “末将幸得陛下赏识,刚到军中就任平北将军。”
  “蒋将军,既然你不想再留军中,朕就封你为大汉的辅国将军,位视九卿,秩俸五千斛。”
  “陛下……这是……”
  “蒋将军,你不用上阵杀敌,也不用做军师或参谋,朕准你回成都。”
  刘闪说罢,突然神情肃穆地说道:“但是,有件大事,必须由你去办!这关系到大汉复兴的长远大计,还请蒋将军不要推辞!”
  蒋舒一听到“大汉复兴”几个字,脸上全是激动和豪迈的神情,但看到自己无力的右手,脸色又变得无比暗淡。
  “陛下,末将现在只是废人一个!末将既无军师参谋之才,更未曾立得战功,哪敢居此要职?哪敢位视九卿?又如何为大汉的复兴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