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偷袭皇陵
作者:排骨      更新:2020-08-28 09:48      字数:2666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四月,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
  不久之后,刘表的麾下的将领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时,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将星就此陨落。
  孙坚的遗体被运回柴桑后草草下葬,当时称“孙王坟”;后来,吴太夫人逝后与孙坚合葬,孙权称帝后,孙王坟经过扩建,然后改“墓”为“陵”,这便是现在的“高陵”。
  因此,高陵并非普通人想象中的机关重重,它只是匡山脚下,紧靠鄱阳湖的普通皇家陵园。
  陵园门口仍在对峙,张翼又调一营兵马前来。
  “陛下,不用跟他们废话!末将直接带兵杀进去,只需半个时辰就能搞定!”
  “不必,再等一等。”刘闪轻声说道,言罢,又对门口的守陵侍卫说道:“朕给你们半个时辰,最好考虑清楚。如果不识时务,休怪朕将孙坚给扒出来!”
  刘闪连放狠话,守陵的侍卫巍然不动。
  或许是刘闪担心这些侍卫被逼急了,会伤害孙夫人。因此,刘闪也不着急,他只是派兵守在门口,然后退至半里外的帐中歇息。
  在古时,厚葬的礼制始于春秋,真正把守陵作为礼制则始于西汉。
  自那时起,除了殉葬者之外,皇帝死后会有众多的宫女去陪着他。有时候皇后、太后单独下葬,也会安排一定数量的守陵宫女。
  比如西汉初年,吕后妒恨刘邦的宠妃,在高祖驾崩之后,吕后便把那些没有生育子嗣的嫔妃送去守陵。汉武帝后宫人数更多,他死后,守陵的嫔妃宫女人数更是多达三千余人。
  守陵,看似简单地居住在陵园,看似就拔拔草打扫陵园,添添灯油,其实完全没有人身自由。
  更有甚者,守陵人还要将死者当成活人一般伺候。比如曹操就立下遗嘱,在他死后,他的众多姬妾和宫中的歌舞伎,必须定时在他的坟墓歌舞。
  守陵的宫人除了后宫的姬妾之外,也有宫中女婢或连坐官员的家属,也有许多是后宫争宠斗争中的失败,她们被猜忌、被迫害,最终成为牺牲品。
  “只合当年伴君死,免教憔悴望西陵。”
  “陵园妾,颜色如花命如叶。命如叶薄将奈何,一奉寝宫年月多。年月多,时光换,春愁秋思知何限。青丝发落丛鬓疏,红玉肤销系裙慢。忆昔宫中被妒猜,因谗得罪配陵来。老母啼呼趁车别,中官监送锁门回。”
  “山宫一闭无开日,未死此身不令出。松门到晓月裴回,柏城尽日风萧瑟。松门柏城幽闭深,闻蝉听燕感光阴。眼看菊蕊重阳泪,手把梨花寒食心。把花掩泪无人见,绿芜墙绕青苔院。”
  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对很多被迫前来守陵的人来说,哪怕当时为君王以身殉葬,恐怕都比长年守陵的命运要好!
  这些守陵的宫人也曾拥有青春美丽的容颜,但是命途多舛,薄命如叶,只能长年奉守陵园中的宫室,没有人身自由,守陵到死,花都凋谢,人也憔悴,只能在在无尽的愁思中虚度年华,任凭红颜老去。
  陵园侧,破旧的茅屋内。
  由于陵园中白天不能生火,孙夫人正与两名侍婢啃食着又冷又硬的面饼,一名身形敏捷的男子突然闪入茅屋。
  两名婢女的身形更快,男子还未站定,她们手中锋利的竹箭已经抵在男子的喉咙上。
  “夫人,小的奉陛下之命而来!”
  男子命悬一线,仍旧面不改色。
  “陛下?”孙夫人犹豫地问道,目光瞥了一眼屋外,暂时没见巡逻的侍卫。
  “夫人,小的奉大汉皇帝陛下之命而来,专程护送夫人离开!”
  “我不走!你请回!”孙夫人冷冷地说道,目光仍在不经意地瞥着屋外。
  “夫人勿疑!陛下领着大军屯于陵口,那些侍卫都在门口警戒。”男子说罢,又赶紧催促道:“夫人,请随我来!那些侍卫很快就会过来!再不走,恐怕会有麻烦!”
  “真是吾儿派你来的?”
  孙夫人半信半疑地问道,两名婢女的竹箭仍抵在男子的喉咙上。
  男子慢慢地伸出手,递来一块干瘪瘪的柄饼。
  “真是吾儿!”孙夫人又眼通红,慢慢地接过柄饼,示意两名婢女放下竹箭。
  “吾儿……他……”孙夫人顿觉失态,急忙问:“陵园戒备森严,你如何进来的?”
  “夫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事不宜迟,请随我来!”
  “我不知道你怎么进来的,但请你马上离开!我不会走!”
  “可是……夫人……陛下……”
  “你赶紧走!侍卫很快就会过来!”
  孙夫人的态度非常坚决,男子即不敢对她用强,又怕空手而归被责罚,正在手足无措之时,几名宿卫兵紧跟着两人步入茅屋。
  “母后!”
  “太后……”
  “貂蝉?你怎么也来了?这位是……”
  “母后,这是大皇子刘璿,陛下命臣妾来接母后。”貂蝉往屋外看了看,紧接着说道:“母后,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快走吧!”
  “可是……这……”
  “母后,陛下已经安排好一切,夫人不必担心!”
  孙夫人相信貂蝉,不过还是有些犹豫。
  她的目光落在刘璿的身上后,突然一把将刘璿抱住,然后又觉得不对劲,赶紧松开。
  刘璿穿的衣服,正是刘璿小时候穿过的那件。
  当时,在江上,年幼的刘禅被张飞和赵云带走后,这件衣服没来得及还回去,孙夫人就一直珍藏着。
  蜀军兵进公安,孙夫人欲跟随刘闪离开孱陵时,由于时间紧迫,这件衣服没来得及带走。
  直到公安的战事平定,刘闪派人专程去了一趟孱陵,将孙夫人的所有物品全都带回,当然,也包括这件衣服。
  “夫人,此地不宜久留!”
  “母后……”
  “太后,咱们快走吧!巡逻的侍卫很快就会过来!”
  或许是孙夫人在刘璿身上,看到了儿时刘禅的影子,她终于下定决心,郑重地点了点头。
  几个身影急速穿过茂密的松柏,在围墙的角落停下,男子换开覆满苔藓和杂草的木板,一个半人高的地洞赫然出现在眼前,十几名宿卫兵迅速跳出地洞,小心地警戒着四周。
  “有刺客!抓刺客!”
  园内突然有人大喊,一百多名手执长枪和弓箭的侍卫从四面八方围过来。
  此时,孙夫人和两名侍婢,以及貂蝉和刘璿都已经进入地道,十几名宿卫兵仗着连弩的优势,在盾牌的掩护下且战且退,一个接一个地退入地道中。
  少时,追来的两名吴兵刚入地道口,没爬几步就被连弩射杀,他们的身体正好堵着洞口。
  “后山!刺客必往后山而去!快追!”
  后门。
  已经生锈的铁锁被砸破,三百多侍卫往不远处的后山追去。
  几人出地道后,在宿卫兵的护送下跑得并不快,他们眼看就要被追上,却被一群突然出现的蜀军步卒挡住去路,两军不由分说就战成一团。
  追来的侍卫个个武艺高强,但在阵战时,面对进退有序的普通兵卒,他们却捞不到半点好处,很快就被早有准备的蜀兵消灭。
  此时,五百多个守陵的妇人冲破几名侍卫的封锁,一窝蜂地涌出后门往后山而来,十几名侍卫在后面追杀不止。
  “将军!她们……也是苦命人!请带她们一起同离开!”孙夫人说道。
  “可是……陛下令我保护夫人的安全!”领兵校尉犹豫着说道。
  “带她们一起走!否则,我也不走!”
  “夫人……这……末将遵命!”
  校尉咬咬牙,不再犹豫,又领着兵马杀向陵园;孙夫人、貂蝉和刘璿则在十几名宿卫兵的护送下,迅速往柴桑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