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司马懿之谋
作者:排骨      更新:2020-12-23 12:09      字数:2521
  “顾丞相!刚才,本都督已经说过,襄阳易守难攻,我很难在襄阳击败姜维;如今,姜维的大军东征在即,你吴国很难保住扬州的庐江、九江二郡。吴皇若暂借二郡于我魏国,本都督就可在庐江郡屯兵十五万!如此一来,姜维还敢东进否?”
  江北的冬日寨风刺骨,此时的顾雍却大汗淋漓。
  司马懿接着说道:“既然吴皇有献地之意,我暂借将献之地的二郡抵御蜀军,这对吴国来说并无损失。况且,我在江北吸引蜀军主力,吴国就可屯兵于江南,魏、吴联军以长江为依托,兴师西进。如此一来,双方都是为自己的国土而战,既可互相应援,又可免去攻打襄阳险要之苦,岂不美哉?”
  “都……督……都督之计……甚妙……妙……”顾雍擦擦额头的汗珠,满脸惊骇地说道:“此计……事关重大,我需返回建业,与我皇商讨,都督可静侯佳音……”
  “哈哈哈?”司马懿大笑道:“此计对两国都有利,对吴国更无半点损失,想必吴皇,定会做出正确的决断。姜维东进在即,事不宜迟,本都督就不便久留,请顾丞相速速返回。”
  顾雍探得司马懿的口风,回到建业报于孙权,吴国朝堂如临大敌,朝上争论不休。
  有建议“联蜀拒魏”者,也有人同意司马懿的主张,建议“联魏拒蜀”;武将们多主张阻止姜维东进的同时,还应该分兵北上,将司马懿赶出合肥和寿春一线。
  司马懿不管吴国是否同意,他一直在往合肥增兵,目前的兵力已达3万。
  唯一让孙权稍稍安心的是,司马懿暂时没有向滁州增兵,暂时没有威胁到建业。
  即便如此,吴国的九江郡实际上已被司马懿所控制。在北有狼,东有虎的情况下,孙权还是难以决断,急忙派人前往夏口,召陆逊回建业议事。
  与此同时,孙权不顾国内百姓的怨声载道,在强征青壮年从军的同时,将赋税全面提高至“官八民二”,同时向各大世家豪族求援,请求他们捐款捐物,希望再凑一支十万人的新军。
  司马懿屯兵合肥,远在下雉的刘闪也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他向马忠、霍弋二将发去诏令,要求二将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一个月,将五万援兵送到沙羡。
  吴国的新兵还在征召之中,就算暂时不计入,魏、吴联军已达二十八万之多。
  刘闪咬咬牙,向姜维发去诏令,要求他立刻着手安排,在益州各郡征兵五万做为后援。
  这几日,不论生活是好是坏,也不管朝中或边疆形势如何,魏、蜀、吴三国的百姓都在欢渡春节。
  此时,大汉各地的百姓收到一份“新年礼物”:在各郡县的治所内,都张贴着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榜文。
  几年来,财政局下属的“大汉银行”负责购买、屯积百姓手中的余粮,收购价格都是15铢一斛,价格从未变动。18铢一斛的价格公示后,各郡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对百姓们来说,今年的收入又能增加许多,这确实是春节期间收到的最好礼物。
  春节期间,另有一封晋升和册封的诏令送达成都。
  在奉常孙玄的主持下,坤宁殿内,即庄重又不乏喜庆的气氛,朝中的文官武将集于一堂,各项晋升和册封仪式按期举行。
  按刘闪的诏令,“蜀郡长公主”刘惠,“广汉郡长公主”刘舞婵,“三品长乐夫人”、“广都侯”张菖蒲相继获得册封,正式诏告天下。
  在将军们羡慕和期待的目光中,孙玄宣读了各位将军的册封和晋升诏令:升任魏延为骠骑大将军,升任张绍为车骑将军,升任关索为卫将军,正式册封蒋舒为辅国将军,位同三公。
  除此之外,其他的各个将军多有升赏,暂时没有获得升迁的将军和朝中官员,以及各郡县治所的官员,其俸禄都有提高,分别获得加俸三百至一千石的奖赏。
  至此,在大汉的疆域中,不论是朝中还是地方,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无不战意昂扬,五万新兵的征召非常顺利。
  下雉城中,刘闪和留守的将领正在惬意地打麻将,吃烤鱼;此时的吴国朝中却是愁云惨淡,纵然陆逊回到建业,殿上仍在争论不休。
  吴国首先排除了两线作战的可能,大将军诸葛谨始终坚持“联蜀拒魏”,而右丞相陆逊一再坚持“联魏拒蜀”,双方各执一词,孙权还是犹豫不决。
  钜野县,军帐中。
  司马懿半闭着眼睛,深吸一口气,满嘴的余香,口中赞道:“不错!赤水河酿造的“酱香型”果然不错!这八百铢,花得值!”
  “父亲,蜀国不承认我国的铢钱!我只能像吴国一样,先用小麦、粟米、蚕茧、矿石等物换成蜀国的铢钱,然后再买回美酒。这一坛酒,相当于我大魏的两千铢!”
  “父亲!这可是两千铢啊!”司马昭不满地说道:“这些美酒运回樊城时,大将军还要十取其一,算下来就更贵了!”
  司马懿皱皱眉头,眼中的杀机一闪而过。他没有在意司马昭的怨气,不动声色地舔舔嘴唇,然后问道:“孙权有什么动静?”
  “父亲,孙权调了五万兵马回建业,除此之外,暂时没动静。”
  司马懿没有再说话,司马昭接着问道:“父亲,难道……我真要以大魏的兵马和粮草,去帮助吴国?这很不划算吧?”
  “是否划算,得从长远来看。”司马懿闭着眼睛,优闲地说道:“孙权他没得选择!我先将大军屯于寿春和合肥,然后派一军抵御蜀军。如果孙权兵败,我可及时退回合肥,在寿春一线布防,阻挡蜀军犯我疆土;如果孙权获胜,我可沿长江西进,夺取吴国在长江以北的领地,有啥不划算?”
  “父亲,如果孙权兵败,我大军为何退回合肥?我直接过江岂不更好?此时,我以迅雷之势席卷扬州,趁机占领吴国的丹阳、吴郡、会稽……”
  “嘘!”
  司马懿猛地起身,紧紧捂住司马昭的嘴:“你小声点!如此军机大事,切不可为外人所知!”
  司马懿目光盯着帐外,确认无人注意,这才低声说道:“大将军曹爽手握兵权,专权跋扈。若我趁吴国兵败之时,抢占扬州做为根基,方能彻底摆脱他的掣肘!”
  “父亲!依孩儿看来,蜀军觊觎扬州多时。若我以扬州为根基,必与蜀军交恶。不如把心一横,趁早将曹爽……”
  司马昭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司马懿思虑多时后说道:“曹爽虽是曹真之子,但他毕竟姓“曹”,此法乃不得以而为之!上上之策,还是假意与东吴联手,坐看吴、蜀两军互相消耗。等到吴、蜀两军力竭之时,我先取扬州为根基,再图荆州。如此一来,我司马家的大业,必可成矣。”
  “父亲!那姜维是何等样人!他怎会允许我取扬州?再说了,曹爽这个老家伙,他始终不同意我屯兵合肥。若被他断了粮草,我还是得回师!”
  “我说过,除掉曹爽,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此事不必再提!”司马懿冷冷地说道:“再忍一段时间,看扬州的战事而定。我先给曹爽修书一封,表明屯兵合肥之必要性,先打消他的疑虑,让他尽快督运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