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自作聪明
作者:排骨      更新:2020-12-23 12:12      字数:2776
  次日晨,一封密信送至刘闪手中。
  “不错,一切尽在掌握中!”刘闪冷笑着,又将书信交给钟会:“赏!赏酒半坛!”
  刘闪说罢,侍婢赶紧将酒坛搬来,可往碗中倒时,酒坛中却一滴不剩。
  “卧槽!几个小兔崽子!”刘闪不悦地喝道:“上次不是剩了半坛么?何时被偷光了?”
  刘璿、钟会、诸葛瞻三人仍然正襟危坐,面色平静,似乎此事与他们毫无关联,仍在静待着刘闪赐酒。
  刘闪正欲设法查出谁在偷喝,却收到斥候快船送来的信,拆看之后,恍然大悟,却又有许多有疑惑。
  刘闪暂时不想纠结谁偷喝了酒,示意侍婢重新打开一坛,心里却思索着自己了解到的《孔雀东南飞》。
  此诗的作者是谁,首著于何时皆无从考证,但诗中的事发生在“建安中”,也就是汉献帝时期,若说具体的年份,应该在公元196年到220年之间。
  从信中的内容来看,主角刘兰芝、焦仲卿二人的名字都对得上。不过,此事发生的时间,以及很多事的细节与诗中不符:比如,诗中从未提到刘兰芝逃婚一年之事,诗中也未提到县令的三公子许胜对刘兰芝如此痴心。
  在刘闪的了解中,此诗到了南北朝时期才基本定型,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经过多次修改加工,其故事凄美动人,发人深省,但它的内容并非真实可信。
  当然,刘闪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若是细读此诗,就能发现一些明显的漏洞:
  抛开相差二十年的时间不提,诗中的故事发生在庐江郡的怀宁县,这与当前事实基本一致。然而,在诗中,两人殉情后的合葬地点在“华山”,以当时的情形来看,这就明显不可能!
  华山,在魏境的潼关以西,南接秦岭,北临渭水。不论在建安时代还是现在,华山与怀宁,两地道路难行,相距数千里,怎么可能将二人葬在华山?
  刘闪相信,刘兰芝与焦仲卿之间,或许确实发生了爱情悲剧,著诗者以及后来的修改加工者,也想通过这件事表达对社会环境的不满。
  此时,刘闪想要做的,是挽救二人间不幸的结局,阻止这首诗的产生,或者,让这个故事拥有圆满有结局。
  想到这里,刘闪写了封信,命人送往怀宁,要求当地的驻军尽量协助五名女骑手,要求几人尽可能帮助刘兰芝,化解所有的矛盾。
  刘闪这样做,是因为不想看到刘兰芝的悲剧,也因为他尊重每一个艺姬,把她们当做传播文化的艺术家。
  不过,在普通人眼里,刘兰芝以及众多“艺术家”,她们仍是青楼的姬女,仍然处在社会的底层。
  不多时,又一封诏书由快马送往成都。
  即日起,在“少府”之下成立单独的“艺府”,现有的二百多个艺姬,自此归于艺府,由刘闪直接管辖。
  这样一来,“艺府”就跟以前的乐府、太医、尚书、东西织一样,有了正式的“编制”。这些艺姬,再也不是青楼中任人欺凌的姬女,而是受人尊敬的“艺官”。
  石城。
  小船自然被吴军的战船截住,刘纂获悉船上信使的目的后,立刻派快马将信使送往建业。
  “刘将军,阿斗果然狡诈!”腾胤后怕地说道:“若不是阿斗自毁长城,我如何能洞悉阿斗的诡计!”
  “刘将军,阿斗已经识破我计,却不揭穿,反而将计就计给我下套,其用心实在险恶!”
  “刘将军,我已获悉阿斗的图谋,接下来,我该如何部署?”
  “吕将军,依你之见,我又该如何?”刘纂暂未表态,而是询问陆逊给自己钦点的军师。
  “在我原来的计划中,吸引阿斗的五到八千兵马去往小道,然后在於潜附近堵截,使其无粮溃散;同时,我再以拒马阵稳步推进,将阿斗残存的兵马逼往柴桑,抢得豫章郡之粮后再返回石城;如今,形势有变!”
  “吕将军,虽然形势有变,但对我来说,这也不是坏事!”刘纂谨慎地说道:“依我之见,我获悉阿斗的图谋之后,形势反而对我更加有利!”
  “不错!”吕据冷笑道:“阿斗派七千兵马佯装进入小道,行四日而返,这支部队八日后将出现在东至县,反截我军退路,阿斗真是狡诈!不过,我已知晓阿斗之计,便可轻松应对。”
  “几位将军,此事,恐怕得从长计议,我不宜擅自行动!”孙畯忧心忡忡地说道:“若我截获的信使有诈,我岂不……”
  “孙将军,你多虑了!”腾胤解释道:“其实,不论我是否截获蜀军的信使,不论阿斗是否看破我计,我都会向豫章郡进兵,难道不是么?”
  腾胤的话很有道理,孙畯不再说话,刘纂说道:“正如腾将军所说,我终究会向豫章郡进兵!今,截获蜀军的信使,我正好查漏补缺。”
  “不错,正是查漏补缺!”吕据点点头后说道:“我只需在小道入口附近的险要之处,部署五百兵马,不论蜀军四日而返还是三日而返,我皆可将蜀军堵死在山间,这正是我计划中的重大疏漏!”
  “可是……据信使所说,烧戈将骑兵汇于柴桑,再调往下雉准备渡至江北,这也是阿斗的诱敌之计。莫非,阿斗已经知道我会兵进豫章郡?我步卒兵进豫章,岂不正中阿斗的圈套?”
  “孙将军,你实在多虑了!”腾胤哈哈大笑道:“这确实是阿斗的圈套,他确实想诱我到豫章郡!然而,不论阿斗是否设下此套,在我原有的计划中,我仍会以拒马阵阻挡蜀军的骑兵。今,阿斗主动将骑兵调往下雉并隐藏在幕阜山,并且第八日才返回柴桑,这正好是他的步卒返回东至之时!”
  “不错,腾将军说得对!阿斗是想以退回东至的步卒阻我退路,将我关在豫章郡,然后以骑兵歼之。可惜的是,阿斗没料到我已有拒止他骑兵之法,也没料到我已经吃掉了他的步卒!”
  刘纂、腾胤、吕据都觉得应该按计划进兵,孙畯仍有疑惑,不解地问道:“从阿斗的部署看,他确实在豫章郡给我下了套。奇怪的是,按我截获的信使所言,阿斗在营寨中扎满草人,又趁着昨夜攻我城池时,偷偷地兵进小道,这明显是掩盖自己兵马不足的窘境,希望阻我进豫章郡!阿斗此举,岂不自相矛盾?”
  孙畯的担心不无道理!
  此时,城中的几个将领全都陷入苦思。这几人犯了跟陆逊、诸葛谨一样的毛病:蜀军的任何部署,只要没有完全看破,或者没有合理的解释,他们都不敢贸然行动。
  “呃……我们不妨反推一下!”吕据思索片刻后说道:“若是我们没有截获这个信使,以我哨探的侦察,要发现阿斗寨中的假人,需要多长时间?”
  “大约……两到三天!”刘纂谨慎地说道。
  “在这段时间里,阿斗又能做些什么呢?或者,他有什么部署没有准备充分?”吕据继续问道。
  “破坏道路!”腾胤恍然大悟:“先前,有江上的战船来报,说阿斗在破坏石城到彭泽一线的道路!”
  “这就对了!”孙畯也恍然大悟,欣喜地说道:“因为阿斗只剩一万步卒,他对围死我军没有信心,这才破坏道路,试图迟滞我军返回石城的时间!”
  几名将领完全看破蜀军的部署后,立刻派出五千兵马,猛攻城外的蜀军营寨,希望尽快逼退寨中的蜀军,抢在道路被破坏以前,尽快到达彭泽。
  大寨中,看到吴军黑压压地杀来,刘闪不屑地冷哼道:“这几个笨蛋,简直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他们就算想找死,也不用这么猴急吧!”
  “陛下,我寨中只有三千兵马,刘纂必会迅速增兵,还会搬来重装备,快撤吧!”
  “向将军,莫怕!”刘闪不屑地笑道:“他们抬着那么多拒马,如何跑得过咱们?传令:全军撤往柴桑,留下一千人断后,继续用炸弹破坏道路,能炸多烂就炸多烂!”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