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有兵,任性
作者:排骨      更新:2020-12-23 12:13      字数:2900
  刘兰芝已经穿上嫁衣,也有几个女子轮番劝说,她仍旧一语不发,仍在犹豫着要不要嫁给许胜。
  与此同时,长江以南,两队战船相距十余里,浩浩荡荡地往彭泽方向而来。
  “我大吴的勇士们!打起精神!咱们的战船到了!”
  刘纂大喝一声,饿得头昏眼花的兵卒终于看到了希望,全都艰难地站起来,纷纷挤在江边等候上船。
  这两日,江上其实很诡异,只是刘纂没有注意到:吴国的斥侯快船,从下雉方向路过彭泽,顺水而下者甚多,却没有一条斥侯快船能沿江而上。
  之所以出现这种诡异的事情,皆因周鲂、烧戈领着战船上行时,以燃烧弹和强弓硬弩,击毁、击退了上行的吴国斥侯。所以,刘纂至今也不知道石城的失陷。
  “刘将军,来船打着“周”字旗号,确实是周将军赶到了!我终于有救了!”
  刘纂茫然地点头头。
  这两日,彭泽方向的蜀军日夜不停地袭扰,却又不发起进攻,弄得江边的吴兵身心疲惫;这两日,江上也没见到吴兵顺水逃来,想必吕据、腾胤和孙畯已经全军覆没。
  刘纂暗暗下定决心:此次退回石城之后,就算蜀军已经兵退永安,自己也绝不出石城一步!
  五百战船缓缓靠到江边,饥饿的吴兵不停地招手呐喊。然而,这些吴兵等来的不是米粥和面饼,而是一阵箭雨!
  惨叫声中,猝不及防的吴兵大片大片地倒地。
  “周鲂!陆瑁!你二人眼睛瞎了不成?”刘纂厉声喝道,不停地挡落射来的箭矢。
  “哦,原来是刘将军!”周鲂立于船头,一脸无辜地说道:“你们的军服上全是稀泥,实在难以辨认……”
  “你这笨蛋!衣服难以辨认,难道本将的“刘”字帅旗也不认识?这天下有几个人敢姓刘?”刘纂不停地挥剑,口中大骂道:“你这笨蛋!还不下令住手?”
  “对,对,对!”周鲂赶紧说道:“当今天下,除了我家陛下之外,吴国也只有你敢于姓刘!确实勇气可嘉!”
  “我家陛下……”刘纂终于明白了,周鲂不是误杀,而是已经投降!大惊之余赶紧令道:“撤!快撤!远离江岸!”
  “刘将军,你真不上船?难道在此饿死不成?哈哈哈!”
  “周鲂!你休要得意!本将定当奏明陛下,诛你九族!”刘纂愤愤地喝道,咬牙斩断手臂上的箭羽。
  “刘将军,我劝你及早弃暗投明!”周鲂说罢,将五花大绑的陆瑁推向船头,然后大笑道:“就连陆瑁将军也降了大汉,相信陆逊也快降了,哈哈哈!”
  周鲂说自己已经投降,陆瑁气得七窍生烟,却因被绑得严严实实,又被堵上了嘴,自然无力争辩。
  “周将军,后面的顾谭、顾承已经追来,我得尽快起行,不宜浪费时间!”烧戈劝道。
  “也罢,全军起行!”周鲂无奈地下令道。
  若是时间足够,不论是周鲂还是烧戈,谁也不想放弃这唾手可得的战功,奈何后面的吴军战船追得太急,二人都希望保住这批战船。
  “刘将军,你在这里多等几日,本将先去鄱阳湖,先给腾胤将军送去粮草,哈哈哈!”
  周鲂大笑着离去,刘纂绝望地看着江边枉死的吴兵,正欲下令跳江而走,却见后方又有一队战船驶来。
  这一次,刘纂吸取了教训,令兵卒远离江岸,先挥手呐喊求救,待确认对方的身份后再登船。
  柴桑。
  蜀军的斥侯快船终于报来石城的战况,也报来周鲂归降、俘虏陆瑁的消息,刘闪闻之大喜。
  周鲂的归降,使得石城提前好几天被攻克,这打乱了刘闪和钟会事先的部署。幸得吴军的主力皆在乌江口和建业方向,吴兵才没能迅速反攻石城。
  “陛下,石城是建业在长江南岸的门户,吴国大军很快就会赶来,我得尽快发去援兵。”
  “陛下,我已全歼修水方向的吴兵,此刻正好兵进石城,集结大军直捣建业!”
  “唉!”刘闪无可奈何地叹道:“先前,朕以大军整修道路,不久后又破坏道路;如今,我又得整修道路,朕咋如此命苦……”
  “陛下,此时的石城只有三千步卒,难挡吴国的反攻。不过,城中存粮甚多,我可先发去援兵守住石城,再慢慢整修道路,续发大军和粮草。”
  “唉!也只能如此了!”刘闪叹完气后郑重地问道:“吴国不会允许石城有失,孙权和陆逊必以重兵来夺;今,道路未曾抢通,粮草运转艰难,城中暂时不能驻兵太多,谁敢领兵前往?”
  “陛下,你多虑了吧!”邓芝不屑地说道:“如今,石城已有三千步卒和两千骑兵,再发去两千步卒,以石城之险,足以抵挡十万吴军!”
  “不错,石城中已有董将军和关将军驻守,再发两千步卒,守住石城轻而易举。”
  “陛下,不用发援兵!末将独自前往就行!”
  眼看几人都有信心,都在请战,刘闪便令道:“高翔,引兵七千,五日内赶到石城驻守!”
  “陛下,以石城之险,何须再发七千……”
  “我大汉兵马众多,朕有兵任性!我就以一万步卒驻守,气死孙权,哈哈哈!”
  对刘闪来说,现在的大汉兵强马壮,粮草富足,国库充盈,确实是“有兵任性”,这足以让陆逊和诸葛谨羡慕嫉妒恨。
  高翔点兵出发后,刘闪又令道:“邓芝,朕给你两万兵马,再将五千降兵拨给你,半月内抢通道路,不得有误!”
  “诺!”
  “关樾,你引兵一万,密切注视吴国战船,谨防他们在鄱阳湖登陆。”
  “诺!”
  关樾领命后,不以为然地说道:“陛下,顾谭、顾承二人前来,只为救援鄱阳湖的吴兵,顺道吓退周将军的战船;今,我在修水大败吴兵,豫章郡的战事已经结束,唯有刘纂和几千兵卒乘船逃离,这批吴国战船必会回防。”
  “关将军,你的意思是……”
  “陛下,柴桑、石城皆无忧虑,我军士气正旺,何不迅速赶到石城,然后以骑兵开道,步卒压后,击退鲁淑后立刻兵进春谷?”
  “关将军,此时,吴国援兵并未赶到,朕也想立刻就进兵春谷。奈何石城距离春谷将近三百里,中间只有铜官小城,我粮草和援兵难以迅速到达春谷,中途也容易被吴军截断,所以……”
  关樾失望地点点头应允,怏怏地领命而出。
  此时,春谷确实空虚!
  若按关樾之法,必能速取春谷,逼近到建业西南三百里位置。不过,越是临近建业,吴国的战船越发密集,陆逊的援兵能在两日内赶到春谷,建业的大军也能在三日内驰援春谷。
  让人遗憾的是,蜀军暂未控制长江水道,粮草只能从柴桑的陆路运往春谷,沿江的距离将近千里,战线实在拖得太长,刘闪不敢冒这个险。
  “陛下,烧戈将军传来密信:明日正午,我军俘获的战船将抵达柴桑水域,届时,陆瑁将被送入城中。”
  “哼!这个陆瑁!前年在公安诈降,使我江陵的八万大军身处险境,幸得大将军力挽狂澜,这才转危为安!今日,陆瑁又敢诈降,差点坏我好事!这家伙实在可恶!”
  “陛下的意思是……”
  “朕还没想出处理他的方法。”刘闪冷冷地说罢,脸上又浮现在期待的笑容:“那批战船,就由烧戈将军送往下雉,明日,朕亲临江边,迎侯周鲂将军入城!”
  “陛下,周鲂归降有功,也助我攻取石城,不过,他在吴国只是“裨将军”,何需陛下亲自去迎?”
  “向将军,你有所不知。”刘闪神秘地笑道:“我对周鲂以礼相待,他必会诚心归我大汉!如此一来,他的儿子便能为我所用!”
  “呃……陛下,周鲂的家人,此刻应该还在吴郡,他的儿子也才三岁……”
  看着向宠疑惑的眼神,刘闪心头大惊,但一脸平静地说道:“赤松子给朕的天书中,曾提到周鲂的儿子必成大才,所以……”
  自己的陛下获得赤松子的指点,众将早就知道,向宠自然不疑,赶紧说道:“陛下,周将军降我大汉,孙权恐怕已经知晓,我得尽快行动,确保他的家人不被诛连!”
  “不错!立刻派出斥侯快船,尽快通知吴郡的死士,务必保证周鲂一家的安全;若有可能,设法将他们送到柴桑!”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