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退兵诱敌
作者:排骨      更新:2020-12-23 12:15      字数:3857
  寿春。
  五百条战船缓缓靠岸,乐綝跳下战船,急匆匆地往大殿而去。
  “邓将军!末将奉命屯兵盱台,正在加筑城防,蜀军才刚到城外,为何要撤回寿春?”
  “乐将军,请稍安勿躁。”邓艾呵呵笑道:“你等出发之后,我也是第三天才看破姜维的诡计,盱台已无驻防之必要,这才将乐将军调回。”
  “邓将军,我在淮水下游的五城中,盱台紧邻洪泽湖,正是防止蜀军北上的关键据点。为何其他几城皆在坚守,单单要撤空盱台?”
  “乐将军,这正是邓将军的高明之处。”赫凯解释道:“在淮水下游,若以盱台或洪泽湖为中心,其上游有淮陵,下游有淮阴、淮浦、海西三城;如果把整个淮水看成一条寨栏,那么盱台就是一个大门。”
  “这么说来,邓将军故意敞开大门?故意放蜀军渡过淮水?”乐綝不解地问道。
  “正是如此。”邓艾自信地说道:“蜀军一得盱台,即可以洪泽湖为据点,抢扎木筏趁机北上。不过,我在淮水一线战船众多,随时可以关闭这个大门,断绝其后援和粮草。这样一来,北上的蜀军,不论是步卒还是骑兵,必被我阻在淮水以北,被我骑兵轻松歼灭。”
  邓艾的计策很简单,乐綝秒懂之后,心头仍有疑虑,不解地问道:“邓将军,姜维用兵诡计多端,我这么不战而走,岂不惹他生疑?他必会看出这是关门打狗之计,如何能轻易上钩?”
  “这就由不得他了!他没有选择!”邓艾仍旧满脸的自信:“姜维若想北上,他必经淮水。如今,我在沿河各城皆有重兵,洪泽湖又是绝佳的北上之选,他犯不着攻我其他四城吧?再说了,就算他想要那四城,就凭他手上的十五万步卒,这还远远不够。”
  “邓将军,此计确实精妙!”田豫忍不住赞道:“姜维若想没有后顾之忧,他只能攻取四城,再全歼我淮水的战船,这对姜维来说难于登天。所以,他要么冒险北上被我瓮中捉鳖,要么乖乖地退回建业。不论姜维战或不战,主动权都在我军手中。”
  “只怕姜维想战也不敢战啊!”赫凯哈哈大笑道:“蜀军缺少战船,他若置重兵于淮水,每日的粮草所需甚大,我随时可出骑兵袭扰其粮道;若姜维分兵攻我四城,我在淮水的战船随时可以支援;若姜维退走,我随时可出骑兵追击;姜维不远三百里而来,面对我敞开的盱台大门,他却无从下手!想不到姜维也有今日!妙哉!妙哉!”
  “邓将军,蜀军战船众多,我才两千余条,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啊!”乐綝很是担忧地说道:“若蜀军战船出长江口,再沿海而上逆流入淮,我如何挡之?”
  “我已在淮河的海西水域打满木桩,又有典满将军引兵驻守,北部沿海也有骑兵巡逻,蜀军战船真敢千里而来,必是送死!姜维没这么傻,也没这么大胆。”
  邓艾说罢,帐中众将无不点头,邓艾喝口酒后补充道:“现在的姜维进退两难,他摆脱颓势的唯一办法只有攻城,诱我骑兵或步卒前去解围。若姜维真想鱼死网破,我还是要做好死战的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四城,毕竟蜀军的手上有炸弹。”
  “邓将军,姜维用兵诡诈多端,他拼死攻城的可能性极小。”毋丘俭肯定地说道:“自姜维出永安以来,不论是攻取秭归、江陵、夏口还是襄阳或柴桑,他几乎没有重兵攻城的战例。只要我不为所动,坚守城池不出,假以时日,姜维必退。”
  东阳县。
  “攻!谁说我不攻城?”姜维猛拍案头:“今夜就攻城!同时攻打淮陵和淮阴!传令:廖化、张翼,各调一营兵马攻城,每营各备一千炸弹,全给他扔进去!”
  “大将军,我军的炸弹……对敌军的兵卒或房舍的损害较强,却难以攻破城墙;就算全扔进去,城中魏军亦会躲开,或是将主力撤至城外。攻城效果……恐怕不会太乐观啊!”文钦说罢,弱弱地劝道:“大将军,我军的补给全由陆路运输,多有不便,是不是……省着点用?”
  文钦说罢,周胤也劝道:“大将军,依末将看来,我就算攻下这几座城池,仍然难解战船缺乏的困境,我还是不敢轻易北上,为何要强行攻城?”
  “文将军,周将军,你们误会了。”柳隐解释道:“大将军命人攻城,是想引诱魏军骑兵来援,并非真要攻取这二城。”
  文钦恍然大悟,却仍有不解:“大将军,自我驻于二城城南,陈佐和陈坦早就不知所踪,说不定已经撤回寿春。我在淮水有两万骑兵,他们又如何敢援?”
  姜维并未回答,或许,他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当夜,淮陵、淮阴二城火光冲天,密集的炸弹和燃烧弹如雨点一般砸入城中,爆炸声不断,直到天明时分才逐渐停息。
  天亮时,城中已是一片狼藉,躲避的魏军纷纷入城;经过清点,这一夜的轰炸下来,城中房舍损毁无数,人员或粮草损失却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胡将军,姜维……是不是退兵了?”一名校尉大胆地猜测道。
  “随他去!”胡质不屑地笑道:“想诱我出城追击,休想!严守四门!不得出城!”
  城南六十里,有一片方圆六十多里的丘陵浅山,名曰团山。团山并不高,山间灌木杂草丛生,一支骑兵正悄悄地驻扎于此。
  “兄长,人人都说姜维用兵如神,咱们躲在此处已有三日,他为何就没发现?”陈坦不解地问道。
  此时,陈佐正数着地上的蚂蚁,头也不抬地说道:“蜀军骑兵在此搜查多日,咱们又是半夜藏到此处,姜维如何能知道?再说了,姜维的注意力都在淮水,他哪顾得上自己的身后?”
  “兄长,我还是觉得不合常理啊!”陈坦扭扭脖子,满脸疲惫地说道:“姜维用兵,他最看重自己后方的粮道。如今,运粮的蜀军就在十几里外,姜维怎会如此大意?”
  “大意吗?我不觉得。”陈佐冷笑道:“据哨探来报,姜维的骑兵皆部署在东阳附近,可以随时支援淮水,也可随时支援后方的粮队。我若贸然杀出,必被围歼。”
  “既然如此,那……咱们躲在这里有何用?就为了喂蚊子?”
  “邓将军命我屯兵此处,命我等待战机,咱们照做就行。”陈佐说罢,猛地给了自己一个耳光:“我也不想喂蚊子!特玛的!若让我捉到姜维,我必将他全身剥光,在这里晾上三日,以解我心头之恨!”
  “报……二位将军,哨探来报:蜀军骑兵,兵进盱台;蜀军后队,兵退三十里下寨。”
  “哼!姜维又在玩小花样!”陈佐呵呵笑道:“昨夜,淮陵城中的爆炸声彻夜未停,他没诱出胡将军的步卒,这才假意退兵,我可不上他的当!”
  “兄长,我倒觉得……这是个机会!”陈坦欣喜地说道:“兄长,邓将军说姜维进退两难,他退兵的可能性极大,这才令我屯于此处等待机会。如今,姜维南退,应该不是耍诈吧?”
  “你还是再去睡一觉!”陈佐不悦地说道:“想在姜维手上占便宜,只能在梦中!咱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姜维兵退建业,我等兵退寿春,两全齐美,互不干扰。”
  “兄长,你是被姜维吓傻了吧!咱真有立功的机会!”陈坦的兴致越发深厚,欣喜地凑上来说道:“兄长,你看啊,姜维在退兵之时,他担心淮水方向的追兵,这才将自己的骑兵调往淮水断后,这难道不是机会?”
  陈佐没有说话,陈坦继续说道:“兄长,姜维并不知道咱们藏在这里,他只知道淮水可能有追兵。如果没有猜错,等到明日,姜维的后队还会兵退三十里下寨,他的骑兵仍然会留在盱台!”
  陈佐默默地点点头,陈坦接着说道:“兄长,姜维的后队自东阳县撤回,三日之后,姜维的后队距离盱台就是一百多里,距离我处大约三十里!我只需一次冲锋,必能冲散他的步卒方队,或许能擒获几员大将,就算活捉姜维,这也不无可能!”
  “不错!”陈佐郑重地点点头:“姜维只顾自己身后,却不知道我伏于此处,这确实是个机会。我趁他骑兵在百里外断后,趁机杀他个片甲不留!等他骑兵赶来支援时,我却早已远去。”
  “兄长,我正是此意!没想到姜维的不败神话,竟被我兄弟二人打破,简直天助我也!那个郭淮,看他还敢小瞧于我!哈哈哈!”
  接下来的两日,关索仍然屯兵于盱台,貂融、蒋休二将引着兵马四处砍树造筏;淮水和洪泽湖上,近在咫尺的魏军战船视若无睹。
  正如陈佐、陈坦预料的那般,自淮陵到淮阴,沿河皆有大批的汉军骑兵巡逻断后,城中魏军并未杀出。
  马承、董厥二将引着万余步卒缓缓退来,几十骑哨探回报消息后,二将正欲下寨,西面的丛林中突然杀出大队魏兵,正是陈佐、陈坦的五千精骑。
  “马承!董厥!本将等你多时啦!”
  “马承!董厥!速速下马受死!”
  陈佐、陈坦似乎急着立功,二人先于自己的本阵一百多步,仗着自己满身的铁甲,不顾迎面飞来的箭矢,狂笑着往马承杀来。
  “两个笨蛋!你已被我家大将军包围了!哈哈哈!”
  “卧槽!兄长,这个马承实在太笨!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看我少时取他首级!”
  “哼!今天本将心情好,不想与你单挑!”
  马承哈哈大笑,右手轻扬,麾下兵卒已在有条不紊地变换阵形;不远处,在董厥的指挥下,两个方圆阵正在成形。
  若说汉军现有的精锐步卒,自然是来自南中的无当飞军;若说久经沙场的老兵,必是扬州境内的东路大军。
  马承、董厥二将引领的是一万步卒,面对数量不明的魏国骑兵,兵将全无慌乱。对于常用的阵形转换,这些老兵在转瞬之间就能完成。
  来袭的魏骑并非虎豹骑,但依赖于魏国强大的国力,这五千骑兵全都装备了马鞍、马蹬和马蹄铁,绝非几年前的匈奴骑兵可比。
  不过,正是汉军的阵形转换实在太快,陈佐、陈坦眼看就要接近马承,汉军射来的箭矢越来越密集,待到退后几步,这才发现对方已经布好防御阵,毫无破绽可循。
  二将绕着几个方圆阵转了几圈,双方互射几通箭雨后,只得骂骂咧咧地往西北方向退走。
  大约一刻钟后,这队魏骑退至团山以北,正欲往西方向退回寿春,却见西面三里外尘土飞扬,似有大队骑兵杀来。
  “兄长,莫非……是郭将军的骑兵到了?要不要派人去打问?”陈坦谨慎地问道:“先前,马承说我等被包围……”
  陈佐心头猛地一颤,仔细辨认着前方的骑兵。
  三里的距离,对于全力冲锋骑兵来说,不过眨眼即到。几乎在喘息之间,对方的战旗已经隐隐可见。
  “兄长,那几面战旗……很是陌生,上面的字……看不太清楚……”
  “反正不是自己人!撤!快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