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玄黄
作者:天下南岳1      更新:2020-08-29 19:41      字数:2336
  苏家的这本《玄黄》,在苏桐传给我之后,我一直没打开看过。
  这本纸张薄如蝉翼的奇书,在我沐浴焚香之后,郑重翻开第一页,便被端正的绳头小楷震惊得肃然起敬。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脑海里迅速跳出来这句话。玄为天色,黄地地色。苏家以玄黄命名药书,含义不言而喻。
  全书不过三十二张蚕丝纸,此纸早就失传。因犯虫防潮,过去作为珍贵史料用纸。由于蚕丝纸制作非常复杂困难,尤显珍贵。
  纸如锦帛,能揉成一团藏于手心。
  我心怀虔诚,注目而视。
  《玄黄》里共记载有108个药方。最多一方,有药品118味。后面几页,记载着36幅画像精美的推拿图,72个人体穴位针灸谱。
  中医五千年,深奥精妙,包罗万象。
  我们学西医的人,对中医一贯抱有不屑的态度。不少人认为中医含有太多的封建糟粕,迷信思想。比如导师,就在很多个场合批评过中医。这是我与导师唯一意见分歧的地方。我从不在导师面前赞美和肯定中医,甚至我也从不当着导师的面涉猎有关于中医的任何言论和著作。
  但是,从我进入京都医科大之后开始,我就背地里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医就像一颗被玷污了的明珠一样,这些年来一直被西医压着看不到曙光。我发现一个现象,越是文化积累沉淀得越多的人,越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
  导师排斥中医,并非将中医拒之门外,而是他固执地认为,中医靠养,西医在治。
  我对中医感兴趣,在于从小就看到楚楚的父亲对中医的狂热。我的印象里,楚楚父亲无论身体出现任何毛病,他不会去打针,而是用一个陶罐熬中药。我们的楼道里经常闻到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无须多想,一定是楚楚家有人病了。
  楚楚父亲也知道很多关于中药的故事。比如他说的扁鹊的故事,说是扁鹊过虢国,遇到虢太子死了。扁鹊便问死因,太子的中庶子便告诉他,太子突然暴毙。扁鹊问了详细,得知太子平常身体没病,何故暴毙,便请求去察看。看过后,拿出银针在太子百会穴上扎了几针,没多久,太子悠悠醒转过来。
  至于华佗的刮目疗毒,楚楚父亲更是说得绘声绘色。平常大家关注的重点在于关公的豪迈,没在意给关公刮骨的华佗。殊不知关公的英雄豪迈,首先是因为华佗的盖世奇术所致。
  苏家的《玄黄》,最早的奇方至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最近的药方,看日期也在百年以上。
  这本书是苏家十几代人心血的结晶。是苏家中医药的瑰宝。
  我细心浏览下去,没敢逐一去研究药物配伍的合理性。越往后翻,愈发敬仰。
  看到最后,发现有丝异样。结合前面内容,终于发现《玄黄》缺了一页。
  我心里起了疑惑,这残缺的一页,是苏家传下来时就丢失了,还是孙川刻意撕走了?这一页上记载的内容又是什么?
  想了好一阵,始终想不出一个头绪来,干脆不去想了。便从头再来,认真看开篇药方。
  《玄黄》第一个药方正是难产方,我数了数,共三十六味中药,据我所知,这些中药都是平常能见的普通药。但按剂量配伍组合之后,就成了能救命的金石奇方。
  第二个药方是专治瘟疫方。苏家祖先将此方排在第二,由此可见当年困扰黎民百姓的罪魁祸首。古时瘟疫横行,百姓因此家破人亡。苏家将此方归在第二位,不由我对苏家祖先的崇敬感又高了许多。
  再往后看,伤寒方、头痛方、胃寒肝痛方,以及断骨重续、小儿夜嘀、妇人月痨等,不一而足。
  合上《玄黄》,已近黎明。
  我顾不上休息,洗漱过后,赶往毓和。
  毓和因为收费比其他医院少了一半以上,前来就诊的人日渐增多。
  孔武师兄忙得脚不沾地,几乎所有的诊疗结果他都要亲自过目,绝不放过任何疑问。以至于毓和的诊疗结论,没出现任何误诊。
  我刚到医院,孔武便急匆匆进来。
  昨夜收治了一个急诊病人,重度脑梗,目前病人已经深度晕迷,已经做了气管切合手术。孔武来找我,是来征求我的意见,要不要对病人实施开颅手术。
  我还没表态,孔武已经将病人情况说了出来。
  原来病人家庭条件非常困难,家里只有他和一个刚成年的女儿。病人发病前已经因为脑梗入住过两次医院,都在附一治疗。两次住院,给本来贫困的家庭犹如雪上加霜,说白了,病人家庭目前一贫如洗。
  病人选择来毓和,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完全失去进附一的经济能力了。
  我随后问了一句:“师兄,他们来毓和缴费了吗?”
  孔武摇了摇头说道:“他们拿不出一分钱。”
  我哦一声问道:“病人现在在哪?”
  “icu。”孔武告诉我说道:“从目前情况来看,不进icu很危险。”
  我心里想,icu一天的费用基本保持在六千以上,毓和减一半还得三四千块。病人既然一贫如洗,拿什么来支付医疗费用?毓和现在欠了一屁股债,如都遇上这样的病人,不出三个月,就得寿终正寝。
  孔武显然猜出来了我的心思,他嘀咕道:“我们当医生的,总不能见死不救。”
  我苦笑道:“师兄你说的很有道理。如果我们当医生的还将眼光盯在钱上,这个社会将无药可救了。”
  孔武笑了笑,叹口气道:“李乔,我知道你很难,可是......。”
  我笑道:“可是什么啊,师兄,准备手术吧。”
  孔武小声道:“开颅费用需要十万块。”
  “开。”我咬牙说道:“百万也要开,这可是一条人命。”
  孔武欣慰地笑了笑,说道:“李乔,你知道师兄为什么服你吗?你的这股豪气,师兄永远都学不来。”
  我嘿嘿笑出声来道:“师兄,这就是你们搞学术的与我跑江湖的区别。”
  我将自己定位是个跑江湖的,是因为我现在深刻地意识到,如果我仍一股书生气,我将会被这个社会无情的埋葬。
  “还有,这个手术我与你一道上。”我叮嘱孔武道:“师兄,这是毓和第一桩手术,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孔武坚定点头说道:“放心吧,李乔,有你我两人共同操作,开颅这么简单的小手术我很有信心。”
  他匆匆去准备手术,我换上白大褂平静一下自己。我知道这笔费用可能永远都收不回来了,毓和的损失我要怎么向孙小鹏和赵哥他们交代?
  我的思想还停留在损失这点小事上,根本就没考虑这次开颅会带给毓和一个重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