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黄婉清的困惑
作者:天下南岳1      更新:2020-08-29 19:42      字数:2235
  我的随意一问,让余敏迅速羞红了脸。
  她像受惊的小兔子一样,怯怯地去看孔武师兄。孔武毕竟是男人,很爽快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反问我道:“行吗?”
  “当然行,非常好。”我由衷赞道:“天生一对啊。”
  孔武师兄是京都医科大博士生,他的人生轨迹已经很清晰明朗。毓和教学医院的任务一到期,他就该去国外留学。京都医科大每年有不少出国留学的学生,像孔武师兄这样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博士,即便是人才如草芥的医科大,他也属于凤毛麟角般的翘楚。
  孔武师兄之所以还没出去,一是导师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毕竟师兄现在是导师衣钵的唯一传人。二是孔武师兄选择去的国家有要求,他只去美国,其他国家他没兴趣。
  而余敏本身就是美国籍,她出生在美国,学的又是非常吃香的金融专业。他们兄妹都在华尔街做过职业金融人,如果不是孙小鹏在岳城办了毓和,余敏不会来岳城担任毓和的财务总监。
  我心里想,孔武师兄如果出国留学去了,他以后还会不会回来很难说。
  得知他们两个在谈恋爱,我欣喜又有点淡淡的失落。
  话题回到高薪酬上来,余敏告诉我说,下个月孙小鹏就回来了。他这次没有空手而回,至于有多大收获,余敏没告诉我。另外,原来被信用社冻结不能动的融资债券,现在毓和可以全额拨回账上了。也就是说,毓和现在的账面上至少有一个多亿。
  其实我不担心毓和支付不起高额的薪酬,我是担心这样一搞,又会给毓和带来许多危机。试想这么高的工资,谁不动心?毓和的工资结构非常科学,根据员工学历、能力和工作积极性来确定。这样一来,只要能力好,工作扎实,得到的报酬将是岳城普通人工资的五倍到十倍。
  散会后,我独自回办公室,一推门就看到黄婉清低眉敛首的坐在椅子上。
  麻局上次骚扰她之后,现在每天看她的眼光都像一条饥饿的狼。黄婉清几次与邹利群说过,想换个人来照顾麻局。但邹利群怎么也不愿意,她只让黄婉清照顾他,甚至遮掩着说,如果麻局真做了对不起黄婉清的事,一切责任都由她来负责。
  我听后气愤地说道:“她能负得起这个责吗?”
  黄婉清和我都明白,邹利群说的做了对不起的事,其实就是令人不好启齿的事。黄婉清还是个黄花大姑娘,正是蓓蕾初绽的年纪,想着她假如被麻局辣手摧花,这就是伤天害地的大事。
  黄婉清红着脸低声说道:“李院长,邹姐说,等麻局病好了,她给我买房子。”
  我心里一动,似笑非笑地问她:“你愿意将青春赌在他身上?”
  黄婉清缓缓摇了摇头,叹口气道:“可是我还有其他选择吗?我爸这个病,肯定是恢复不了了,能保住他一条命,我已经谢天谢地。”
  我态度坚决地说道:“黄婉清,你记住,人一辈子有很长的路要走,别一时冲动将一辈子的幸福葬送在别人手里。困难是暂时的,我相信只要你努力,未来一定很光明。”
  我觉得自己说的这些话苍白无力,甚至有些虚情假意。毓和在我的要求下,所有陪护工作全部交给了黄婉清去负责。
  黄婉清一个人忙不过来,将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叫来了几个。以毓和目前的情形,陪护费用足够她开销了。
  她爹在进了毓和治疗后,孔武师兄将她爹的病作为教学对象,这样不但免除了所有医疗费用,还能适当给予一点补偿。
  我统计了一下,目前需要她陪护的病人有四个人,按照每天每人120块的工资计算,一天的收入就在五百块左右,加上麻局的固定费用,她一天至少有六百块的收入。
  当然,她还要扣除七大姑八大姨的工资,以及她们的住宿和生活费用。实际到她手的,也就一百多块。
  中午我带人去病房巡房,无论是患者还是他们的家属,见到我都是非常感激。这不由我心生骄傲,心想,如果天下的医患关系都像毓和这样和谐,将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立院之初,我就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认为医院与患者存在消费的关系,同时医院具有服务的本性。我一改过去医院的医护人员全都是一片白的传统,将护士的工作服全部换上天蓝色。
  衣服换色不是凭空而来的,我对色彩学有些涉猎。天蓝色是一种最令人赏心悦目的颜色,患者的情绪会因为颜色而改变。而天蓝色恰恰能给人带来舒适和平静。
  巡房完毕,毓和一共收治了病人三十一个。大多数是别的医院拒收之后才来毓和的。其中有三个是肿瘤晚期病人,四个至今没查出病因的患者。
  说起这四个患者,里面还有故事可讲。
  这四个患者来自四面八方,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低烧不退。在来毓和之前,其中两个将全国各地的大医院都跑了一个遍,做了无数次检查,却没有一家医院查出来病因。
  入院之初,我看过他们的诊疗报告,有一个患者的报告堆起来有他半个人高。
  为收治他们,我与孔武师兄还发生过争执。孔武师兄认为,既然全国医院都没查出来病因,拒绝收治他们,毓和不能冒这个险,应该学其他医院一样,婉言谢绝他们入院治疗。
  我坚决不同意,我固执地认为,全国医院查不出病因,不等于毓和查不出来。既然别的医院都将患者判为不可收治的人,毓和不能学他们一样,应该迎难而上,哪怕有百分之零点一的希望,也该尽百分百的努力。
  在我的坚持下,先后收治的四个疑难病人,成了毓和打开局面的一个鲜活的好广告。
  孔武师兄不得不接受我的意见,我将四个疑难病症患者全部交给他,我认为,孔武师兄会创造出来奇迹。
  忙了一整天,夜幕降临了,我开始觉得肚子有些饿了。
  毓和开业之初,我将我妈哄来毓和医院食堂干活。起初她每天干得欢天喜地的,不知是哪一天,她突然就不来了,开始盘算举家搬迁省城的计划去了。
  一想到这里,我不禁心里一跳,早上出门时我妈说过,今天新房主要过来收房。如果房子被人收了,他们去哪?
  我匆匆与孔武师兄打了个招呼,出门叫了一辆的士,直奔我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