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绸缪(二)
作者:道传世家      更新:2020-09-04 07:17      字数:2377
  长枪伸出,倏然一抖,“砰”的一声打在了韩泰臀股处,甲叶震响,韩泰向着右侧连退数步,方才停了下来。“这就是拦,方才所用乃是低拦。”刘贵微笑介绍:“拦有大、中、小之分,又称高、中、低,主要是拦截对方兵器而用;拿则和拦方向相反。”说着,枪一振,扑楞声中,韩泰又受一击,立足不住,向左侧连退数步。
  面色一肃,双目微睁,刘贵手抚短须,持枪而立,正色沉声:“我共得了七招枪法,自会一一传授。现在先学基本用法,首先是拦、拿、扎。”长枪一横,向前伸出:“你们看,拦,则左手在前,掌心向右;右手在后,掌心向内。拦时后手,或是右手向下稍压,同时转腕,划半圆即可。左手或前手平举,同时转动手腕,转至掌心向上即可。注意,此时左手小臂不要高举,惟转臂、腕。力从脚出,腰跨用力,传至手臂,直达枪尖处。我再使一遍,你兄弟看仔细了。”
  “扑楞”一响,长枪前端划了个半圆。刘贵一指韩泰:“你先来试一下。”
  韩泰应了,取枪平端腰间,沉腰坐马。崇显叔上前:“马步要稳,上身正直,便于发力。嗯,枪尖可以稍高,不能低。左手虚握,不能握死。右手握紧,方能得力。好,拦。”
  “扑楞”一声,长枪划了个大大的圆弧。崇显叔近前指点:“你方才左手上抬,右手下压推转,未能用上转腕之力。腰胯之力也未能用上,力更未能达枪尖处……”,随之连拦数次,方才微微点头:“这一下方有点味道,你先在一旁细细体味。”
  转身行来:“韩毅,你也来试一下。”韩毅应声持枪而出,摆开架势,手腕转动,‘扑楞’一声,大枪一拦;韩贵见着就是一愕,转又一叹,轻出一口长气:“你这一下就已是得了真味,这几处还要注意一下……”
  “贵叔,请!”见婢女上了茶水,韩毅伸手相请。韩贵轻呷数口,放下茶杯,韩毅注目过来:“贵叔,还未请教朱宣何许人也?”
  “贤侄,你若问他人未必能知!提到朱宣,在官吏之中,盛传其事啊!”韩贵挑眉而笑:“朱家乃宣城国莒县人氏,据传原为河南大梁人,乃锤杀晋鄙的朱亥后人。后迁至宣城国,世为宣城国吏属,朱宣年二十未到就任宣城国正九品吏曹之职,真可谓年少有为。自幼兼修文武;习得一手好枪法,打遍宣城国未逢敌手,人称第一。与国人比箭,向无败绩,皆称其神射。最让人敬佩的,是郡、州相争,朱宣巧戏州使,毁其奏章,救得国相……”述完朱宣之事,韩贵叹了一声:“唉,此人有智有勇,为人有义,实是当世人杰。只是州里曾放言报复,朱宣恐连累家人,即远去辽东避仇。已离家数载。不然,尚可前去拜见,或能习得枪法箭术。”
  韩毅缓缓点头,悠然而叹:“果然是人间奇男子,惜乎不能相见。”韩贵连连点头,甚是赞同。
  又练习半个时辰,韩贵抬头看了看:“天色已晚,等下回去继续练习;后天再来,再教你等刺法。”
  兄弟二人齐拱手:“谢贵叔,我兄弟先告辞了。”刘贵点头,兄弟二人自去了。
  马步轻快,韩泰轻抽战马,趋前数步,与韩毅并肩而行,大声道:“想不到还有朱宣这等英雄人物,此人远去辽东数年,可与胡人争斗撕杀,见得塞外风光;不知何时我也能行马天下,遍观我大齐风光?”
  韩毅微笑着摇了摇头:“子恒不必着急,年后我兄弟也要前去荆州,自有机会一观天下风光;现在还要用心练武才是。”
  韩泰叹道:“唉,恨不能明日就是年后!”
  韩毅大笑:“哈哈哈,子恒也太急切了……”
  待入得自家住处,坐于堂中,韩毅想起朱宣来:“记得未来朱宣是因郡守探看其母,在其母劝说之下,请韩盛救了郡守。后来是去了江东,辅助韩磊和项峰大战,最终归降项峰,看来也是一个追求功名之人。以我荆州都察长公子的身份,自然够资格招揽于他。”想到这里,韩毅叫来仆从:“有一要事,着你去办。”
  “请公子吩咐!”仆从恭声应着。
  “你备好礼物,前去宣城国莒县,去拜见朱宣母亲,就言:‘我闻朱宣天下英雄,仁义智勇,心中感佩。惜英雄在外不能奉母,特备薄礼以表敬意。盼机缘至时,与英雄相会。’你端午、中秋、重阳、中元、春节、立夏、立秋、立冬,皆要备好绢帛丝麻,并买果脯点心若干,按时拜见。每次行前来我处报备,自有书信与你。”
  “诺!”仆从大声应下。
  见着仆人退去,心下又想着:“另外四人,是否先派人送礼达意?只是这等世之英才,多有傲骨,轻易不会认主。”转念又想:“自己送礼致意,一是占得先机,二是抬升这四人的信心,让他人轻易招揽不得,自己的机会就多了一点。”想至此处,立即吩咐了下去。
  侍卫来报:“公子,杨先生来了。”韩毅注目过来,抬手微招了招,示意带人进来。
  片刻之后,一年近三十的儒装男子推门而入。此人姓杨名燕,乃是寒门之子,专门请来教授童子的课业。
  远远见得韩毅,杨燕就是一叹。坐在宽大桌案后的韩毅目光沉凝,神态从容,不知觉间就让人忽略年龄,觉得对方似若数十岁的成年人;细观之下,方才发觉不过是十几岁的青年。进前,见礼罢:“公子,这五百余童子,读书半月,每日十字,另有计数之学。这是初步筛选后合格的童子名册,以及所置办衣服、笔墨简砚、课桌的费用。”说着奉上记帐书简。
  接过之后,韩毅随手翻看:“不错,先生辛苦了。此事既定,下来就辛苦先生了。”心下暗叹,世道不宁,这时节青壮招募较慢,童子收养却异常快速。
  杨燕笑道:“只是教授文章、算术,行圣人教化之意,岂敢言辛苦。”
  韩毅笑着点头,稍一沉吟,转又说道:“部分孩童的父母尚在,凡来了府中的,从中选拨人手,日常孩童操持之事就交由他们去做,想来要更尽心一些,其他的人安排,管家自会前来办理。”
  杨燕应了,又叹道:“公子家实是仁善,这些童子若非韩府,早已流落道旁乡野,能活过今日者也不知几人?容我代众童子一拜。”说着,起身深深一揖。
  大齐时的乡野可非和平之地,多有猛兽、歹徒,饥寒、疾病之虑,就食乡野,实有性命之忧。就韩毅知道,此世大齐各处水量充沛,境内所有的山中遍布老虎,伤人之事时有所闻。
  “也只是聊尽绵薄之力,当不得什么!”韩毅谦逊着,又微笑着说道:“先生若有其他所需,尽请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