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把人从诏狱里硬抢出来(1更)
作者:宝妆成      更新:2021-06-20 20:56      字数:2160
  程卿听着各位大佬们议论,难免为俞显担心。
  高首辅一开始没说话,听得诸位朝臣数落锦衣卫的嚣张行径。
  梅大人忽然冷笑:“一个锦衣卫千户,仰仗谁的权势?难道我们把这个小千户拿下,京城里的谣言就会自动消失么!”
  梅大人说的才是事实。
  把矛头对准锦衣卫是没用的。
  就算真的要拿锦衣卫开刀,敢抓走三品礼部侍郎,也不可能是一个锦衣卫千户能单独下令的。
  幕后之人是骆竣。
  然而皇帝昏迷了几日,骆竣守在乾清宫寸步不离,朝臣们不敢去乾清宫让骆竣受制裁,才把矛头对准了骆竣的表外甥俞显!
  毕竟这个时候,谁敢去乾清宫闹事,谁就是居心叵测的奸佞之人。
  昏迷的皇帝离不开骆竣的保护。
  骆竣现在还不能动……
  高首辅忽然点程卿的名:“要破此局,你有什么想法?”
  啊?
  首辅大人怎么忽然问到了自己头上。
  程卿在控制舆论方面,还是颇有心得的。
  这就好比撤微博热搜,想要让大家不讨论一个热搜,仅靠删帖封评论不行,删帖的速度越快,广大吃瓜群众的情绪越是沸腾。
  当然,删帖还是要删的,在删帖控场的同时,必须要捅出其他丑闻,让吃瓜群众们转移关注视线。
  问题是现在能有什么比皇帝“弑父杀兄”更大的丑闻?
  难道把皇帝昏迷不醒,诸位皇子们蠢蠢欲动的局势向百姓们透露?
  别逗了。
  这事儿传出去,越发坐实了皇帝是遭了“报应”。
  看嘛,就是因为弑父杀兄,得位不正,所以忽然重病缠身,皇子们都是向皇帝学习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或者把北齐铁骑攻破西北防线,大魏战神邺王重伤,北齐铁骑大军不日将兵临城下这件事和百姓们唠一唠嗑?
  呵呵。
  真要这样说,北齐还没打来呢,京城里就先乱成一锅粥了!
  能盖住皇帝“弑父杀兄”的丑闻还真不多。
  如果不曝更大的丑闻转移百姓的视线,还有个办法就是把黄侍郎释放,黄侍郎平安从锦衣卫诏狱里走出来,谣言的威力瞬间消散大半。
  如果黄侍郎还能和顺天府配合下,否认敲登闻鼓家仆的身份,那效果更好——问题是,锦衣卫那边愿意放了黄侍郎吗?锦衣卫可从来不听文官指挥,一向只听从皇帝的命令。
  皇帝现在又昏迷不醒,谁能给锦衣卫下令!
  程卿说了自己的想法,却没有自动请缨要去处理此事。
  她并没有把握绕过骆竣让俞显释放黄侍郎。
  俞显拒绝很正常,同意了她会更头疼,那就是俞显牺牲他的前程来换程卿加官进爵——别说她没办法回应俞显的感情,就是能回应,程卿也不会让俞显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她。
  凭啥啊!
  大家都是有妈生有爹养的,女人牺牲自己的事业去成全伴侣不可取,反过来让男人牺牲也不应该……男女平等这种话,不该只用嘴巴说,要看怎么做。
  所以这个出头鸟,她是不会当的,谁要做,她也不拦着。
  高首辅和朝臣们都沉默。
  孟怀谨忽然开口:“陛下若是能下罪己诏,举行一场祭天仪式,同样可以安定民心。不仅解决了京里的谣言,阿古拉的铁骑大军兵临京城也不用惧怕,民心稳固,京城就是牢不可破的堡垒,这一点,相信程卿颇有心得。”
  京城再怎么动荡,民心不乱,那所有动荡都是一时的,根基很稳。
  孟怀谨拿程卿在虹县守城的事举例,真是非常贴切了。
  “陛下尚在昏迷中。”
  “如果有人代替祭天——”
  孟怀谨只是开了个头,朝臣们就顺着这个思路发散讨论了。
  谁有资格代替皇帝祭天?
  皇帝亲自指定的继承人,储君。
  说来说去,又绕回了立储上!
  高首辅能替代皇帝处理政事,能调军援驰西北,却不能代替皇帝祭天。
  想必几位皇子,是很想争抢这个资格的。
  程卿疑惑,孟师兄忽然挑起这个话题想做什么呀?
  皇后娘娘赐死了宁妃,才把立储之事拖后。
  孟师兄现在做的事,怎么和皇后娘娘不同道——等等,自己为什么要把孟师兄归为皇后的阵营?虽然孟师兄说五皇子在几个皇子中算好的,虽然皇后娘娘曾召孟夫人入宫,但不代表孟师兄一定要做皇后娘娘的应声虫呀!
  中场休息时,程卿立刻向孟怀谨求证。
  孟怀谨没有直接回答她,只是告诉她,“皇上已经昏迷第七天了,御医说昏迷超过三天,醒来的机会很很小。如果皇上再不醒,大皇子应该会忍不住。”
  程卿心头一跳。
  现在守在乾清宫的,是皇后和长公主两股势力,五皇子和三皇子因此受益。
  如果皇帝醒不来,皇后和长公主会第一时间翻脸,谁赢,谁背后的皇子就是新君。
  大皇子这个皇长子反而被撇到了一边。
  大皇子要是不想想办法,直接就三振出局了。
  可不参与夺嫡的大皇子,新君继位后,会被封为亲王……大皇子哪配有这么好的结局!
  孟怀谨在逼大皇子行动。
  “师兄,你是不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孟怀谨点头,“颍川侯府不太对劲,这些日子京城戒严,也没耽误崔鹏到处应酬。”
  一般人是不会去关注崔鹏的,那就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小丑。
  程卿有点迟疑的是,如果大皇子现在反了,眼下在京城流传的谣言就显得更真——皇帝怎么对先帝和先太子的,他的儿子有样学样!
  程卿现在基本相信皇帝是真昏迷不醒。
  宁妃死了不影响社稷。
  但登闻鼓事件让皇帝在民间威望大跌。
  民心不稳,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皇帝要是装昏迷……那倒是挺有自信的,也不怕装着装着,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代替皇帝去祭天的人选不出来,高首辅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程卿的建议。
  别管锦衣卫抓黄侍郎是为什么,现在必须先把黄侍郎释放,解铃还须系铃人,黄侍郎现在就是关键人物!
  “本官亲自去一趟北镇抚司。”
  高首辅是要把骆竣绕过了。
  也只有文臣之首的高首辅有这样的底气。
  就是硬抢,高首辅都要把黄侍郎从锦衣卫的诏狱里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