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53章 若是贞元皇后活着
作者:戴阿米      更新:2020-05-29 17:44      字数:2365
  淑女有毒:纨绔王爷腹黑妃最新章节!
  同心方胜,花笺叠就。
  这东西琉璃没少见过。
  当然,大多都是宝瓶收到的。
  几个姐妹也有,踏青归来捏着又羞又喜。
  至于她自己,早早因为高天士把闺誉丢了,哪还有其他人肯递这个给她?
  想不到今天在周府却意外得了一个。
  琉璃捏着这方胜,心情有点复杂。
  周家“百菊宴”是金陵城中的风雅胜事,来者个个清贵不凡。除了两位天潢贵胄,还有不少世家子弟,青年才俊。
  琉璃不能想象,自己有朝一日竟会被这样的人垂青。
  有点惊,又有点喜,又有点不知所措。
  以她的身份,无论这方胜是谁的,都只能感动地拒绝。
  更何况还有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阻在她和任何姻缘之间。
  她拿定了注意,才偷偷展开来一瞧。
  却发现这居然是个自己无法拒绝的邀约。
  “子之初,池之上,阁之东。”
  时间是子时初刻,地点是池塘旁的东暖阁。
  作为密约,这三句话太寻常了。
  不寻常的是歪七扭八的字迹,像出自一个孩子,或者……手臂受伤的人。
  还有右下角,那草草几笔画就的墨荷。
  琉璃心头狂跳,记起了石塔里那一朵朵作为机关提示的莲花。
  莫非是他?
  琉璃觉得这不可能。
  转念一想,那样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家伙,就算奇迹般从塔底跑出来,也并不奇怪。
  否则,还有谁会塞给她这样一个方胜?
  琉璃捏着方胜,于惊慌中分明感觉到一丝欣喜。
  无论如何,那也是一条性命!
  按照金陵的规矩,夜宴必留客宿。
  琉璃只称饮酒后吹了风有些头疼,就由丫鬟扶着回到住处。
  一路上她慢慢与周府的丫鬟说话,果然印证了之前的猜测。
  荷花池畔还有座两层高的红阁子,与下午小姐们消遣的水榭遥遥相对。
  那阁子地处清静,风景宜人,过去是周府公子读书的地方。
  近些年却空置了,阁子下芦苇疯长,蔓草凄凄,平时绝少人去。
  至于好好一座楼阁为什么空置?
  丫鬟欲说还休,琉璃也能猜到。
  金陵城内多的是高门大户,老宅老院,谁家没闹过几次鬼魅狐仙?
  就连她家才起了不到二十年的簇新宅邸,前段时间看门的大黄被麦芽糖糊了嘴,还被编成了一段异闻,在街头巷尾传了好几天。
  多亏了赵浣云的盛情,这晚琉璃不随其他女宾住在客厢里,而是同赵浣云一起住在“萱慈堂”外的院子里。
  萱草忘忧,以慰慈母。
  一听就知道,这里是周家老夫人的地盘。
  这位周老夫人便是金陵府尹周畅周大人的原配,领过凤冠霞帔的正二品诰命。
  是明惠与明玉两位小姐的祖母,也是那位最疼赵浣云的外祖母。
  同时,还曾在宫中哺育过当今圣上与端王两兄弟。
  据说与肃王的生母敬太妃的关系也相当亲密。
  一想到这些,琉璃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
  周老夫人好静,“百菊宴”上并没有现身,肃王还当中表示过遗憾。
  如今琉璃要在这院里寄居一晚,说什么也得去给老夫人问个安。
  原以为将近亥时,老夫人早该安歇了,只需要表示下敬意。
  谁知丫鬟出来回话,老太太听说季三小姐来了,十分欢喜,请她赶紧进去叙话。
  屋檐下灯光昏暗,依然能照见丫鬟脸上那要笑不笑的神气。
  琉璃就知道,下午在湖心亭里闹的哪一出,多半已经传到了老夫人的耳朵里。
  进到屋里,只见灯火通明,八个大丫鬟分列两行,都是青衣素裙,只有腰系的品蓝色汗巾才带着几朵绣花。
  琉璃曾听宝瓶说过,京城里的豪门讲究的是“颜色上伊身便好,带些黯淡大家风。”
  越是高门大户,器物陈设乃至丫鬟小厮的装扮就越朴素大方。
  像阿丝阿素那种桃红配柳绿的扮相,除了暴发户家,就只有戏台上能看见。
  今天在周府,琉璃总算见识到了。
  周老夫人的穿戴也相当朴素,石青色袄裙,鼠灰色坎肩,只戴了条珠玉围额。
  气质是平和中透着亲切,却又理所当然地令人敬畏,不敢造次。
  很难想象,端王那样的浪荡王孙,曾经由这样的人教养过。
  琉璃盈盈三拜,只求不要再着这样的人物跟前失了礼数。
  却听老夫人柔声道:“好乖巧的孩子,真与你母亲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琉璃愣了。
  周大人官居二品,季家只是区区商户。
  除了周府可能会在季家商行采买东西之外,两家不会打任何交道。
  周老夫人怎么可能认识琉璃的亲娘?
  她亲娘朱氏病死的时候,季家才刚做海运生意不久,离富甲一方还很远,平常来往的除了亲戚就都是普通商户。
  琉璃那时候才五六岁,完全不记得曾见过这样高贵的一位夫人。
  “你母亲的娘家,与我一位朋友有些来往。因缘巧合,我们也见过几面。”
  周老夫人淡淡解释道,笑容慈祥,真如见到故人之女。
  又说,得知她与赵浣云义结金兰,心中十分欢喜。
  “她的母亲也去得早,从小跟在我身边。平时不爱与姐妹们相处,难得竟与你投缘。”
  孽缘也是缘呢……琉璃默默地想。
  赶紧自谦下说自己低门小户,不知书,不答礼,岂敢连累阁老千金。
  “你的事,我也有所耳闻。”
  老夫人笑了笑,依稀还能看出年轻时的风华。
  “刚听说时也有些惊诧。你爹娘可都是老实警慎的人,怎么就生出了这样惊世骇俗的女儿?”
  琉璃俏脸一红,也不敢为自己声辩。
  老夫人又说话了:“不过这种事,若放在贞元皇后活着的时候,又算得了什么呢?”
  贞元皇后是先帝的元皇后,可惜红颜薄命,还生了个同样薄命的懿文太子。
  还好当今圣上有福气,少年天子稳坐龙椅,贞元皇后也被追加六七十个字的封号。
  看着琉璃懵懂的模样,老夫人轻叹一声。
  “贞元皇后在时,女子可以科考,可以为官,可以领兵打仗。追求自己心仪的男子,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