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作者:马若水      更新:2020-09-26 21:42      字数:10125
  廖汉龙朝我迈近两步,说:“我们可不可以坐下来谈一谈,关于生意上的事情?”
  “生意上的事情?”我冷笑道,“怎么,这房子你收不回去了,还想在我身上骗钱不成,实话告诉你,我可没什么钱,你也是做影视的,你知道像我这样的三流编剧根本没什么油水可捞。”
  “我不是那个意思,”廖汉龙略微想了想,又说,“我是想跟你合作,让你帮我写一个剧本,因为我刚才草草看了你写的这些概要,我觉得你的思维相当缜密,虽然你写的不见得真能派上用场从而迷惑警方,但你写的这些要是拍成影视剧,完全可以迷惑观众,反正现在天天看电视的人都不爱动脑筋,爱动脑筋的人也不会被动地看电视。怎么样,你给我写一个故事,悬念迭出的那种故事,假如时间紧迫,你给我先写一个故事大纲也可以,我自己去找专职编剧往大纲里面填细节,这对你来说也是个好机会,你能不能帮我这个忙?”
  “你可不可以给我一个帮你的理由?”我觉得廖汉龙此刻的精神有些亢奋,于是故意推脱道。
  “我想你应该对我的近况有所了解了,我最近和电视台的朋友一起合伙搞了一个大制作,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拍摄器材都是最好的,无论是公司还是摄制人员都倾尽全力,可万万没想到,刚刚推出之后收视率就很低,所以我们不得不找高手修订或者重写剧本。为了让故事有一定的水准,我们就必须找那些有资历的、有名气、有经验的编剧,毕竟资历也是一种吸引观众的商品。可惜那些知名编剧个个都狮子大开口,我和电视台里那个朋友几乎把能动用的钱都砸了进去,手头实在是没有现钱了,所以我才想起这间送出去的房子,希望把这房子先抵押出去换一些现金周转一下,人一着急脑袋就发晕,我也是迫不得已啊!”
  我明白廖汉龙的意思,同时我也对电视台有一些了解,收视率是所有节目的生命线,只要收视率下降了,那么即便再好的节目也会被停播,因为拉不到广告,电视台是不会干赔本的买卖的。
  “我看了你这些思路,很钦佩你的才华,尤其是从你的文字里我感到了悬疑的力量,”廖汉龙故意奉承我道,“你把那些想把我毁尸灭迹的思路用在剧本创作上,依靠你的实力,肯定能写出一部极其吸引观众的好剧本,只要每一集播出后产生一个悬疑,那么观众就会守着电视机前等着看下一集,这样一来,我们节目的收视率不但不会降低,而且还会与日俱增,你说那该有多好。只要我们的节目火了,我的公司就可以维持下去,电视台里那个朋友也没了被裁员的危机。最重要的是,你也可以得到很多东西,你既然是这档节目的主笔,那么你也会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编剧,很快也会成了名人,香车美女就在你眼前招手,这难道不好吗?”
  “你说的就像一场梦……”就算我想帮助廖汉龙也不能够这么快就答应他,我这人一向都特别矜持。
  “本来就是一场梦,尤其是我们做影视的更像一场梦,你看看大银幕上的那些个明星,多么光鲜亮丽,你知道他们下了台卸了妆都是什么样子吗?我告诉你,其实那些人比普通人还普通,甚至不如她……”廖汉龙看了一眼玛莲娜。
  玛莲娜撇着嘴瞪了他一眼,廖汉龙顿了顿,又说:“怎么样,你本来就是编剧,让你写个剧本大纲也不为难你吧,虽然目前我给不了你什么钱,但你已经不亏了,你看看你身边的美人,你都赢得了美人的芳心,你瞧瞧我,公司、朋友、女人、房子……我落魄到什么都没有了,难道你就不能可怜可怜我吗?给我这个失败者一条活路也不行吗?”
  廖汉龙说得声泪俱下,我这个人天生心软,想一想,即便自己答应了廖汉龙也不会有多大损失,万一自己写的故事真的火了,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想到这里,我对廖汉龙说:“好吧,既然相识就是缘分,我可以答应你试着写一写,但在写之前,你必须把事情前前后后的经过全部对我说清楚,我要知道为什么失败和收视率低下的原因,这样我才有可能改变现状不是吗?”
  “好,只要你答应帮助我,我什么都可以告诉你,”廖汉龙舔了舔嘴唇干咳了起来,他看向玛莲娜,说:“能不能先给口水喝?”
  廖汉龙告诉我,最近拍摄的大制作正是王总监介绍给他的,王总监是xxx电视台的监制。所谓监制这个角色,有人这样形容,监制通常代表制片人或制片公司法人,由他负责摄制组的支出总预算和编制影片的具体拍摄日程计划,监制代表制片人监督导演的艺术创作和经费支出,同时也协助导演安排具体的日常事务。
  所以,王总监在电视台的权力挺大的,他可以找一些熟悉的影视公司完成拍摄事宜,当然,王总监也可以从中获得不少好处,但不管怎样,拍出来的影片一定要卖座,只要每一方都得到好处,那么其中的秘密也就不会被人说穿。
  其实拍摄一部影视作品,能学到的东西很多,也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例如,有句话说“投资人猛于虎”,这就是拍摄过程中最先体会到的,投资人,也就是影片的制片人,又称出品人。
  假如投资方或者赞助商是药品生产厂家,那么影视剧里有关医患纠纷的情节一个也不能有,甚至连“这年头看病太贵了”之类的台词也要删掉。
  但是,投资方还不是最可怕的,还有一个比投资方更可怕的存在,而且那是一个有着绝对权威的独裁者,所有做影视的人,包括投资人,都是这个独裁者控制的可怜的奴隶。
  这个独裁者掌控着影视人的升迁和降职、涨薪和辞退,它让影视人干什么,影视人就得干什么。更让影视人感到害怕的是,这个独裁者居然无形无质,是一个谁也看不见,谁也摸不着,谁也听不到它的声音的存在,它更像一个幽灵鬼魅般如影如幻,这个独裁者的名字就叫作——收视率。
  廖汉龙说:“在‘收视率’这个独裁者面前,我们这些做影视的人简直就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子,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的工作里,一切的一切都为了这个数字,我们不得不按照收视率的意志行事。我们制作出的影视节目是继续播出还是停播,乃至节目本身是高雅还是低俗,全都由收视率的高低不断进行着调整。”
  收视率这个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的可怕数字,到底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呢?大多数人都一无所知,就算是业内人士,到现在为止,也有很多不是很了解。
  据传闻,在网络没有盛行之前,收视率数据的采集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日记法和测量仪法。
  日记法是指,通过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法。比如,样本户中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日记卡,要求他们把每天收看电视的情况随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卡上。
  测量仪法是指,样本家庭的每个成员在电视遥控器上都有自己的按钮,当家庭成员开始看电视时,必须先按一下遥控器上代表自己的那个按钮,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这个按钮。与电视机连接的显示仪会提醒按按钮的任务,并显示收看电视的情况。测量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储存下来,然后通过电话线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
  可以看出,用测量仪分析收视率要比日记法更简便,所以日记法逐渐被后者取代,后来,网络进入千家万户,至于现如今收视率是怎样收集计算的,连廖汉龙这样的资深影视制作人都不得而知,也许收视率的掌控是所有影视人的一个秘密。
  王总监在电视台混迹多年,不但资历深,经验也多,王总监深知收视率的重要性,他也知道如何做出讨巧的影视作品,适应大部分观众的口味,所以说,多年以来,王总监监制的电影或电视剧都有很高的收视率做保障。电视台里的领导很看重他,把王总监当成了摇钱树,即便他把一些拍摄的事情交给除电视台之外的影视公司制作,台里的领导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参与进来的所有人都互利就足够了。
  廖汉龙又说:“不管是多么热爱艺术、多么坚持己见的人,只要进入影视圈,都会逐渐被收视率驯服。他们一天到晚想的就是怎么去讨观众喜欢,从而提高自己摄制的影片的收视率。影视圈外的人也许不能理解,这些圈内的人,为了提高收视率这个百分比,放血割肉都在所不惜,理由很简单,收视率每降低一个数字,电视台就能轻易地炒了他们的鱿鱼,从而丢掉饭碗。”
  就是为了这么一个根本靠不住的收视率,做影视的人每天都活得很有压力。好在王总监在这方面有独特的眼光,总的来说,由王总监监制的影片,假如在每晚的黄金时段首播的话,收视率几乎还没有低于10%的。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黄金时间不同,在中国,一般从晚上7点到10点之间就应该属于黄金时段,电视台往往将重要的新闻和优质影视节目放在黄金时段播出,广告商最愿意出高价在黄金时间做广告,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为王总监有操控收视率的实力和眼光,电视台领导经常会把一些大制作的影片交给王总监来做。王总监接到任务之后,除了审核剧本、挑选演员这些重要的事情,剩下的琐碎的拍摄工作他往往会交给自己熟悉的影视公司去完成。毕竟,以王总监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那么多烦琐的工作。
  比如最近,电视台就交给了王总监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拍摄一部超大制作、超豪华阵容的电视电影系列剧。
  电视电影简单来说是指在电视机里播放的电影,通常由电视台制作或电影公司制作后再卖给电视台。别小看电视电影,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导演、演员也是靠拍电视电影起家的。在中国,自1999年春节第一次播出电视电影《岁岁平安》开始,这些年来,电视电影受到了国内外影视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多优秀的电影人投身到电视电影的制作队伍之中。
  电视台要拍一部连续的电视电影剧集,王总监接受了这个艰巨任务,因为电视台也确实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
  廖汉龙进一步解释道:“现在是个影视剧泛滥的年代,每年各家电视台以及影视公司都会拍摄大量的剧集和电影,一年下来,能够给观众留下印象的也就十几部的样子,所以,王总监监制的片子能够有10%的收视率真的是很不简单了,要知道,就我们这座城市来说,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收视率最高。天气预报那类市民关心的节目,它的收视率也仅仅可以维持到20%左右。”
  我思索着问:“那究竟电视台命令王总监拍的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剧集呢?我觉得肯定不会是简简单单的一部剧集,剧集里面还会承载一些什么,比如广告之类的?”
  “是的。”廖汉龙点点头,把一些能讲出来的内幕也告诉了我。
  将要拍摄的这一影片最大的赞助商是一家创立六十周年的著名汽车公司,为了纪念建厂六十周年,公司将要推出一种节能环保低碳的家用型中档轿车以及一些周边产品,汽车制造厂商决定生产10万台这种类型的轿车。所以,影视剧里的所有角色都必须驾驶这一款轿车登场,也就是说,这部影视作品将成为该车的商业广告。
  这种做法是合理的,现在只要打开电视机,任何一个频道播出的节目都充斥着硬性广告,看得观众不但眼花缭乱而且产生极大反感,这种强加的广告往往不会产生更大的效用。不过,假如要是把广告潜移默化地夹杂进影视作品的剧情之中,在影视作品里宣传或者标榜该产品的优良性能,那么观众往往会被这种做法催眠,由于喜爱剧中的角色而去购买该类产品也会大有人在。其实,这是一种不怎么新颖但比实实在在的广告片更能产生效果的一种植入广告的方式。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投资人的热情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因为这关系到汽车公司新产品的销路以及公司未来的命运,投资方与电视台开会磋商,从各个角度反复探讨。投资方要求电视台拍摄一部由明星大腕主演的、用电影的手法和制作水准拍摄的连续的剧集,而后在周末晚上9点这个黄金时段连续播出。
  这是个机会,机会往往都是双刃剑,如果大获成功那么什么都好说,可这么隆重地开场,万一失败了,就不单单是某一个人或者公司死无葬身之地的问题了,连整个电视台的名誉都要受到影响。
  这么大的投入,各个方面的预算必然增加,但播出时广告的签约数肯定也会大大增加。只要第一次播出后,收视率不要少于10%,那么随后的广告签约便会逐渐增多,财源也就滚滚而来。当然,假如收视率不高,或者跌破10%,那毫不夸张地说,负责这个节目的王总监跳楼自杀的心都有。
  说到这里,廖汉龙苦笑了一声,说:“大概你觉得我说的话太过夸张,因为报纸上还没有报道过因为收视率下降而自杀的影视人,这也不奇怪,因为像这样组织起来的所谓高投入大成本的制作,又是在如此好的黄金时段播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视率过低的先例。”
  “怎么?”我也好奇起来,立刻问廖汉龙,“这么大的阵容,而且时间段那么好,难道收视率都没有突破10%吗?”
  “哼,还10%呢?”廖汉龙的脸扭曲着,看起来跟吃了黄连一样,“第一次的收视率只有7%,本以为以后会提高些,没想到第二次下降到3%,第三次几乎只有2%,后来,这个剧集就暂时停播了。”
  “不至于那么惨吧?”我皱着眉问。
  黄金时段播出的大剧的收视率会跌到2%,我不是很理解,按理说收视率不可能差到这种地步。再说,现在还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也都是40岁往上的中年人,这个年龄段的人不怎么会上网,所以饭后无事可做只能看电视消磨时间了。
  假如廖汉龙所言非虚,我也深知目前王总监甚至廖汉龙所面临的困难,因为我也是半个影视圈的人,做这一行其实很危险,荣誉和丢人现眼是紧紧挨着的两个极端,很少存在过渡或中间地带。
  或许影视圈外的人会认为,这么“危险”的节目不要去做就行了,其实,越危险越棘手的节目越有可能一炮而红,这往往也是刚刚踏入影视圈的小编导们出人头地的好机会。干什么工作都不能见危险就躲,要知道,在星期天晚上9点这个黄金时段播出的影片,是电视台最耀眼的节目,也是广告签约数最多的节目。
  作为一个致力于做影视的人来说,谁都想在有生之年轮上一次导演这个能给人带来无上光荣的节目。就算换作是我,我这辈子要是能够轮上一次,即便前面刀山火海暗藏地雷,我仍会跟王总监和廖汉龙一样全身投入其中,即便粉身碎骨也要拼上一回。
  “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继续追问道,“失败的原因你们现在起码应该知道了吧?”
  “剧本,问题出在剧本上面。”廖汉龙叹口气。
  “因为故事不吸引观众?”我又问。
  “我想是这样的,剧本占主要原因,”廖汉龙继续说,“正是因为王总监没有选好剧本,所以才导致收视率低下,我不甘心就这么失败,所以才想以最快速度得到一笔钱,找一位名家再买一个剧本重新再来……”
  “等一等,”我打断廖汉龙,问,“我不是很明白,就算你搞到钱另买了剧本,之前那部停播的剧集不是已经拍摄完成了吗,还能起死回生吗?”
  “呃,或许我还没有说清楚,这一次我们拍摄的剧集有些特殊或者说是电视台的一种新尝试,所以,尝试虽然失败了,王总监也没有立刻被电视台开除。”
  “新尝试?”我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对,新的尝试,”廖汉龙停顿一下,“之前我已经说了,这部剧集绝对不等同于现在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我强调了我们拍摄的是电视电影,用的也是电影的拍摄手法,只不过使用的不是胶片而是超高清数字设备。”
  “拍摄手法你不用解释太多,这些我都懂,我只好奇你们所谓的尝试究竟是什么类型?”
  “电视台借鉴了美国电视剧的运营模式,”廖汉龙问我道,“美剧你应该还算熟悉吧?”
  听了廖汉龙的话令我心里一紧,美剧我还是有所了解的,虽然很早就有影视评论人在提倡学习美剧的运营方式,但目前在国内仍然没有一家电视台敢于尝试,毕竟各民族有各自的审美需求和文化习惯,虽然我不提倡全盘西化,但有胆大的电视台首开先河尝试那么一两回,我在内心里也是支持的。
  一部美国电视剧一般25集左右,其中“季”的运营模式最为突出,“季”是各大电视网播出新作品的季节,一般从每年9月中旬至第二年4月下旬为一个播出季,时长约30周,一个星期只播出一集,因此,25集正好够播一季。
  每年秋季,美国电视网纷纷推出自己的新剧,或者延续之前已经获得成功的经典剧集的续作。这是考虑到这段时间天气较冷,人们一般较少外出,电视的开机率和收视率自然大幅提升。
  不得不提的是,美剧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边拍边播,这和我国的电视剧最为不同,所以美剧更加注重收视率,一部收视率低下的电视剧是无法在国外生存的,只要吸引不了观众的注意力,那么不管该剧的情节进行到何处,电视台都毫不留情地将之腰斩,想一想,这种模式似乎对影视人更加残忍和苛刻。
  提倡像美剧运营模式学习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美国电视剧相比,国产电视剧大体存在题材局限、叙事功能弱、制作成本失衡、播出平台欠规范等问题。
  首先,从题材选择和叙事功能来看,中国电视剧多以历史剧和都市生活剧见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近两年历史剧中更多的是翻拍,而都市生活剧则基本围绕家长里短、婆媳关系、打打闹闹等展开,不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美剧更重视剧集的可看性,甚至每一集的情节细化到了每一分钟,且每几分钟就要有吸引观众的点,从而防止观众拿起遥控器转换频道。
  其次,制作成本投入和比例上存在差异。普通美剧每集平均预算远远高于国产剧,而演员的片酬在制作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大量投资都会用在剧本和制作上。相比之下,国产电视剧由于演员片酬偏高,制片方不得不将服装、道具、化妆的支出一再压缩,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视剧的整体制作水准。
  第三,从播出平台来看,中国的电视剧制作公司不胜枚举,每年虽有上万集电视剧的产量,但各地方电视台为商业利益都去争抢高质量的少量连续剧,导致有超过半数的剧集无法在电视台播出,从而影响到制作公司的效益。而美剧主要以五大公司下属的几个主要电视频道为播出平台,这样既保证了多元性,又避免了无序化竞争。
  “美剧我倒是有一些了解,也看过一些成功的剧集,想一想都觉得很冒险,”我对廖汉龙说,“怎么,难道你们也借鉴了美剧的拍摄方式,边拍边播?”
  “没错。”廖汉龙点点头,“之前那部没有获得成功的电视电影好在我们只完成了五集,每周日晚上9点播出一集,持续了三周,仅仅播出了三集,收视率竟然下滑到2%,所以台里的领导以保护该剧的态度停播了该剧,并且希望王总监设法去补救,用最快的速度把该剧调整一下再次推出,电视台的领导看在王总监的威望上,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是不是还有汽车公司给电视台施压了?”我问,“汽车公司投入巨大却没有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赞助商当然不甘心,我想,不只是王总监的面子大的问题吧?”
  “嗯,当然不能排除这种原因,”廖汉龙点点头,“不管怎么说,前五集以及拍摄的后续剧集的大量备用素材,我的公司也投入不少,或许你也知道,像电视台这样的部门,是不会提前把钱预付给私人公司的,当时王总监跟我谈论这个片子时我还信心满满,依靠王总监的实力,简单地认为那将是一个只赚不赔的好买卖,于是就一拍即合,拍摄影片的所有设备和摄制人员都由我公司进行安排。当然,花销也是用公司的钱先垫上,因为公司与王总监合作多年,大家都非常信得过对方。唉,没想到我们使足了力气拍出来的东西观众不买账,这下子公司投入的那些钱也很难收回了。”
  “那么你想让我接手你们留下的这个烂摊子?”我十分谨慎地问,“你们这么大手笔的制作都没能留住观众,像我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小编剧小导演能够有这个力量扭转乾坤吗?廖总你不是在拿我开玩笑吧?”
  “你看我这样像是开玩笑吗?”廖汉龙极其郑重地说,“我把心里话说给你听吧,其实我这是走投无路死马当活马医,因为我手里实在是没钱了,找别的那些知名编剧买剧本,时间确实太紧,那些编辑有的不给我写,有的不愿意趟这趟浑水,愿意写的就是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是几十万一集,我的天,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
  “可我不一定就有那个能力帮助你摆脱困境啊?”我的心里在敲鼓,眼睛下意识看向坐在我身后的玛莲娜,她似乎在微微摇着头,暗示我不要答应这么棘手的案子。
  “我看了你写的这些,”廖汉龙用手指戳了戳那个本子,“我肯定你是有这个实力的,况且我不会让你写多少,只是故事的梗概和大纲,你只要给我写一个悬念迭出吸引观众眼球不转台的大纲就可以了,这并不是有意为难你吧,怎么样?”
  “万一我写的剧本大纲也失败了呢?”我丑话说在前面。
  “不过你也不要有太多心理压力,”廖汉龙安抚道,“假如放弃了就注定失败,放手一搏起码还有一点点机会,反正你只是一个编剧,你最大的损失就是免费写一个故事大纲,这一点点投入我想你还是赔得起的吧?可你想一想,万一我们成功了,观众和电视台以及业内人士便会知道,是你这样一个没名气的编剧扭转了败局,你的身价必然会飙升,难道你就不动心吗?”
  我垂下头,不动心是假的,没有哪个搞艺术的人不愿意出人头地的,那种成功和万人瞩目的明天实在是太诱人了。虽然玛莲娜不提倡我接受廖汉龙的请求,但最后,我还是答应了廖汉龙。不过,我向廖汉龙提出,在写剧本之前,我必须知道关于这部戏之前的所有相关剧情。
  廖汉龙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但今天实在是太晚了,廖汉龙有其他的事情要先回去,况且折腾了一晚上,我们都非常疲惫,于是我和他相约在明天,明天找一个相对安静点的地方,静下心来探讨接下来将要完成的剧本大纲。
  就这样,廖汉龙千恩万谢地离开了玛莲娜的家,房门关上的那一刻我才重重地吐出一口气,发觉脑袋里面一蹦一蹦地疼,我问玛莲娜:“现在几点了?”
  “一点一刻,已经是星期一的凌晨了,”玛莲娜朝我走近一步,“真不敢相信这个周末的夜晚发生的事情,就算是现在,我都觉得自己仍然处在一场梦中。”
  “事情总算过去了。”我低声说。
  “是啊。”玛莲娜意味深长地盯着我的眼睛。
  “你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我也意味深长地问。
  “没有了。”玛莲娜垂下了眼睛。
  “那……那我……我就上楼去了,”我断断续续地说,“你……还是……抓紧时间早点休息吧……”
  “谢谢你!”玛莲娜十分真诚地说,“要是没有你的出现,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处理那些事情,我真心地谢谢你,我们以后能够成为朋友吗?”
  “当然。”我点点头,双脚丝毫没有要离开这间屋子的意思。
  “你真的要走?”玛莲娜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她又往前走两步,身子离我更近了些,我又闻到她身上熟悉的香水味,她低低的声音像是自言自语,“有些男人就是奇怪,他们可以苦苦追求他们得不到的东西,但对于近在眼前的东西却不屑一顾,看来,你就是这样的男人。”玛莲娜这句话里挑逗的味道已经很浓重了。
  我是个善于幻想的人,实战对于我来说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我身子突然感觉越发地僵硬,头也昏沉沉的,但还是有种立刻想把近在咫尺的美人揽入怀中的冲动。
  玛莲娜在监视录像里的身影,还有梦境里我们曾经有过的欢娱,在这一刻都在深深地诱惑着我,现在,我与她之间只隔着不到一步远的距离,我可以比任何时候都清楚地看见她。可是,离得越近,我越感到疑惑,感到如幻如梦。是否每个男人到了这种地步,都会产生这种感觉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一夜开始做一对朋友,一对亲密的知己。”玛莲娜说出的话湿湿地钻进我的耳朵,听起来麻酥酥的非常痒痒,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飞蛾,扑进了玛莲娜的欲望之火。
  我心里还算清楚,对于情感的掌控,我远不如玛莲娜的手法娴熟。
  我站在门口怔怔地说不出半句话,只能吐出舌头温湿我自己的嘴唇。这女人浑身都散发着媚惑的气息,她时刻让我内心的力量蠢蠢欲动,头又开始一蹦一蹦地疼,我这时已经无视头痛,玛莲娜直直地望着我,对于她的眼神我忽然有些羞怯,忽地,她的身体朝我贴过来,眨眼之间我和她已经近在咫尺了,我只要伸手便能将她揽住。
  “你不会是嫌弃我吧?”玛莲娜的眼中涌现出一些悲伤,“你知道单身女人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有多不容易吗?女人可以选择的机会其实很少,而一旦跟错了男人,那么,这辈子就有可能毁在那男人手里。”
  “你不要这么说自己,没有人有资格去嫌弃另一个人的。”我说着宽慰的话。
  玛莲娜的眼中落下泪来,她继续说:“为了生活,选择了一个有钱的男人,我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就像你看到的这样,我有了这一间很小但属于自己的房子,也就算在这座城市里有了一个家。但为了感情,我一直都想找到一个我爱并且爱我的男人,我这辈子肯定要和那个男人厮守终老的,可是,这世上的男人都是善变的,他们往往会在女人不经意的时候,把她抛弃。”
  我知道玛莲娜说的都是真话,我的手不由自主地轻轻抚上了她的肩头,她落泪的目光散乱而迷茫,好像一个迷路的孩子,又像风雨街头随风飘逝的落叶。
  “当那个背叛我的男人向我索要房子的时候,为了保住我的家,我迫不得已误伤了那个卑鄙的男人,但是,我在惊恐无助的这一天夜里却遇到了你,你匆匆而来闯进了我的生活,虽然我们只有短暂的相识,你却深深地留在了我心里。我奇怪地发现,只要有你在我身边,我的心里便不再有慌张,我甚至感觉我不再孤单了,因为我终于有了依靠。”
  这时候我的头疼得似乎更厉害了些,还伴随着一阵阵的晕眩,可能是喝过的酒又发挥了作用,在心里我对自己说,现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一定要坚持住,压抑冲动,女人天生都是情感专家,不只是男人把女人当成猎物,其实女人也把男人当成猎物,她们有时候会使出一切手段捕获男人的心,包括用自己魅惑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