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乐天大婚2
作者:月如弓      更新:2021-07-26 04:17      字数:3414
  公主出嫁和寻常人家的女儿不一样,是整个国家的头等大事,连宰相都要参与筹备,婚礼前一个月,执政的宰相就要奉皇帝命令,一一查看公主的陪嫁物品是否准备妥当。
  六月初四是茂德帝姬出降的日子,王黼一众官员也都早早的聚在了垂拱殿旁的偏殿。虽然朝中对乐天不满或心存怨念的官员大人有人在,如梁师成、王黼、白时中之流。
  但没有人会在这个场合上发达任何不满,今日是皇家的大喜之日,更涉及天家威严,不仅不会表达不满,甚至还会弹冠相庆,更清楚自明日之后成了驸马的乐天不会再混迹于朝堂之上,也不会再给自己这些人上什么眼药,制造什么麻烦。
  所以这些人心中谨记的就是一切如常,把这场婚事办好便是。
  这时,赵佶的大驾也到了偏殿,随后带着一众朝官向朝殿走去,时间也都是由礼部算好了的,赵佶一行刚刚到了朝殿,东华门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迎亲的队伍到了,就在东华门外候着了。
  坐于垂拱殿上,因为女儿出嫁是皇家大事,赵佶冕服正冠,装束正式的紧,得到禀报开口道:“开南薰门,送公主出宫!”
  听天子这一句道出来,朝堂中立时满堂惊异,讶然之声不绝于耳,依大宋自开国时流传下来的祖例惯制,公主出降历来走的是东华门,大宋公主出降从未曾走过南薰门,而且南薰门是举行正式大朝会走会走的地方,只有每年过节祭拜若是有极为正式的事情发生,才会在大庆殿走动,平时南薰门都是关闭的。
  古时以南方为贵,所以南薰门有国门之称,偶尔除了皇帝正式出宫出行外,便是太后、皇后出宫也不得走那里,都是走东华门、西华门,眼下竟然为了茂德帝姬出嫁,竟然要打开,这怎么能不令一众官员们吃惊。
  徽宗朝忠直之士皆被蔡京等打压,要么贬谪外放,要么打发回家,当今天子行事一向不听规劝,这个时候出了这个事,没有官员敢出来规劝,一众官员彼此间对视了半响后,齐齐的将目光投到了王黼的身上。
  谁让你是执宰了,执宰就要有执宰的样子,一众臣子们心中想。
  一众官员的目光齐齐的聚焦在自己身上,王黼立时感觉了出来,王黼以媚上而幸进,打心底不想出这个头,但这明显是坏规矩的事,自己若不出头,日后定会被载于史书之中为万民所唾骂。
  位极人臣,王黼也要顾及一下名声,只好硬着头皮出列道:“陛下,臣以为茂德帝姬开南薰门万万不可!”
  “有何不可?”见王黼出列阻止,赵佶轻哼了一声言道:“不止是朕的女儿茂德,还有那李乾顺的女儿,曾经的夏国公主现下被朕封为郡主的兰朵,她二人出嫁朕如何破不得例,开不得南薰门,朕的收复我华夏之故地此等辉煌之事,难道开不得南薰门么?”
  “陛下息怒!”这时梁师成见势不好,连忙劝道。
  随即梁师成瞥了一眼朝中百官,细着嗓子言道:“你们这些大人看事情真是不透彻,陛下开南薰门一是展我大宋之胸怀,示我大宋国威之盛,偏偏你们这些人心头不亮,看不清官家的用意,真是愚顿之至。”
  说完,梁师成又一脸谄媚的笑着与赵佶道:“官家,奴婢说的可对!”
  赵佶点了点头。
  “臣等糊涂,还望陛下恕罪!”王黼忙就坡下驴请罪。
  “臣等糊涂……”一众官员也忙跟着说道。
  赵佶心中自然有着自己的打算,茂德帝姬本来是要嫁给蔡鞗的,后来蔡鞗出了那么一档子事,亲事也便告吹了,使的世人难免不会看清了自家女儿几分,此次开南薰门送嫁,是彰显帝姬的高贵身份,也是自己对女儿茂德也是给乐天,更给党项的兰朵一个补偿。
  做皇帝虽然不在行,但做艺术家赵佶还是在行的,做艺术家的人多少都是心高气傲,又感情丰富的,这也是搞艺术这类人的通性。
  因为蔡鞗,使自己误了女儿姻缘,更使女儿的名声受损;因为补偿女儿,乐天做驸马尚了茂德,自己也便误了乐天的前途;灭了西夏,取人之国,虽为胜利者,也让赵佶觉的有愧于李乾顺,所以只有用南薰门来做文章了,虽然有些过了,但也算让自己心里好受些。
  东华门这边,正等着传旨入内的乐天只见大门边的侧门突然开起,一个小内侍匆匆的走了出来,看到外面乌压压的迎亲队伍,最后目光落在骑着大白马的乐天身上,扬了扬手中的拂尘,又熟练的夹在自己的腋下,尖着嗓子说道:“圣上口谕,请驸马爷转道南薰门迎亲。”
  话音落下,那内侍转身进了偏小门,随即那小门也关了上。
  听了那小宦官的禀报,连同新郎倌乐天,引领规制的礼部官员在内的一众迎亲之人立时一头的雾水,按本朝的惯制,迎娶公主历来都是在东华门外,怎么改到了南薰门,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啊。
  是不是自己这些人听错了话?
  随在乐天身后的一众礼部官员,还有迎亲之人皆是面面相觑,眼中尽是不可置信之色,这规矩可是随意改的。
  若是在前朝唐时,公主由正门出降倒有可能,然自五代之后女子地位日渐低微,到神宗朝之后,公主连公主府都不再建造更突出了这一点,然此次茂德帝姬下嫁竟然破了先例,这自然令人不得不多想起来。
  看身后一众人皆是发怔,乐天调转马头言道:“走,调头去南薰门迎亲!”
  听乐天这么说,一众人才从愣神中醒转过来,原来自己没有听错,方才宫中出来的那个宦官传圣上口谕就是这样说的。
  乐天拨转马头走在前面,一众跟着迎亲的人跟在后面,忙向南薰门行去。
  但北宋不同于南宋,更不同于后世元、明、清三朝,北宋这个朝代是包罗万向的,可以包容各等事情,不像经历了靖康之变,有了这个国耻,南宋变的越发保守起来,理学也便大行其道,直到后世明清整个华夏变的越发保守起来。
  当今天子建大晟府,改礼仪规范仪制,做的事情太多,也不在乎多么这一桩两桩的,一众臣子们心里想了想之后也便坦然了。
  今天这事蹊跷,骑在高头大马上,乐天脸上依旧做着喜庆的表情,心底却在想着今日改规矩的事情,很快便明白了赵佶的用意,茂德帝姬两次许了人家,天子是怕天下人对茂德帝姬有看轻之意,所以,天子必须要让人知道,帝姬的身份高贵无比,要传递这个消息,就要给茂德以别人不曾有过的待遇,这南薰门便是一个待遇的最高点。
  而且自己还娶了兰朵,毕竟兰朵也是一国公主,虽然被大宋灭了国,赵佶总是开些恩的,话说鳄鱼也会掉两滴眼泪是罢,赵佶这样做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胸怀,当然这也只是顺带而己。
  文武百官也不是傻子,在经历最初的惊愕之后也明白了天子的意图,出入南薰门是历代公主没有过的待遇,也便显示出茂德的高贵。
  很快,乐天一行人来到了南薰门外,先是叩拜然后派人前去叫门,等待了片刻南薰门正门在吱吱咯咯声中开启,想来是日久未曾开动之故,当大门开启之后,大庆殿露出它那久不为人所见的模样。
  看到这般热闹的影像,南薰门外的百姓在一旁围观,心中也是诧异的很,怎么新驸马来南薰门了,依本朝的惯制不是在东华门迎亲么,难不成是朝廷改了规矩?
  这消息可是如天大一般的,前所未见啊……
  宫中送嫁的宗室贵妇与官员命妇,在得知开启南薰门送嫁之后,也随之来到了大庆殿外,南薰门内。
  当宫门彻底开启的时候,宫中的步辇也过了来,一个个宗室贵妇、官员命妇与宦官宫婢们簇拥着步辇从南薰门走了出来,一直走到南薰站外,随即只见不知是在哪家的贵妇搀扶下,各披朱霞凤冠的茂德帝姬与兰朵公主被分别送入到随在乐天身后的两顶花轿里面。
  “起轿……”
  见茂德帝姬与兰朵公主别坐定,那侍候在旁边的宦官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大声叫道。
  迎亲的队伍打道回府,命妇与宦官们则又重新回到宫中去,宫中自有酒宴安排,而官员与宾客则是随迎亲的队伍回去,拜堂成亲之后赴宴。
  但大宋与后世元、明、清三代不明,公主下嫁不止是规矩多、队伍也异常的壮观,皇后、太子等皇室宗亲和很多达官贵人的家眷都要亲自送行,乘坐九龙轿子的皇后和骑马的太子走在公主前面,其他皇室宗亲和家眷住在公主后面。
  相比较之下,倒是越发衬托不出乐天什么来了,毕竟皇后、太子才是重中之中,其间还有兰朵公主的母亲,从前的西夏皇后也位于其例,至于被辽国送来的西夏太子,出于为郑皇后与太子赵桓的人央安全考虑,赵佶则未曾其参与到送嫁之中。
  之前乐天便看过礼部官员送来的流程安排,一国公主下嫁,规矩多的数不胜数,令人头晕脑涨,但好在有礼部官员全权负责,也省的乐天来耗杀脑细胞,再说之前还有在西夏的经验,自己只需好好的做新郎官便是。
  再回到平舆侯府时,乐天可开了眼了,家里处处摆的都是桌子,粗略的算了一下,足有一百多张,多亏有杨戬的这个宅子,若是在自己的老宅,还真摆不下,当然也这是在礼部官员的指挥之下完成的。
  就在茂德帝姬与兰朵公主到了门前后,又是经过一番礼仪程序来进了乐家大门。
  余下的便是拜天地父母,送新人进入洞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