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舆论战
作者:月如弓      更新:2021-07-26 04:17      字数:3500
  城外义军攻了一日,连护城河也未曾突破,便被投石器砸了回去,直到日落时分,方腊才不甘的鸣金收兵。
  见方腊鸣兵收兵,一众将领顾不得休息来到两浙路置制司,在乐天面前汇报战况。
  “侯爷,这方腊真是不把手下兄们的命当命啊,今日他命令他麾下的士卒,迎着咱们的投石器砸去的石头整整攻了一日,这就是让那些人送上来让咱们屠杀呐!”宋江不由叹道。
  王子武也是点头叹道:“那些攻城的乱军士卒有的身体被砸成了几半,有的直接被被砸成了肉泥,缺胳膊少腿的更是不计其数,把守秀州时乱军的损失都没么惨,末将都不忍看下去了!”
  ……
  待汇报完战况后,一众将领想起今日阵前血腥的一幕,不由叹道。
  汴都禁军的指挥使廖呈恕,向乐天抹手施礼,问道:“侯爷,这些乱军明知攻不上城头,还敢往前冲,难道他们真不怕死么?”
  廖指挥使发问的时候,一众将领也将目光投到了乐天的身上,希望乐天能给予解答。
  前世见过太多太多被洗脑的例子,乐天自然知道如何解说,问道:“你听说过信佛之人三步一拜,耗时数年步行数千里去五台山虔诚的朝拜么?你见过赌徒赌红了眼,赌到倾家荡产,赌到卖儿卖女卖妻,恨不将将衾裤都当了,还要借高利贷么?
  诸位将将想想他们,就明白方腊与摩尼教徒的为什么这么执著了!”
  麾下一众将领醒悟。
  宋江忽然悟出了什么,说道:“汉末张角之太平道,与当今的麾尼教,皆是借教言迷惑百姓,在造反的本质上二者倒是没什么不同。”
  “怪不得,历朝历代只承认佛道两教,严格控制其他教派!”众将恍然。
  东汉末年的太平道,方腊起事的摩尼教,还有化名为摩尼教明教红巾军起义推翻蒙元,直到后世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皆是以宗教为纽带,发展脉络形成气候反才举兵造反的,甚至连推翻满清的革命军,也是与明教改头换面融入的天地会后来改称某门有着不少的关系。
  但乐天也清楚,虽然方腊起事中摩尼教教众是主干分子,但因对朝廷不满受其蛊惑发泄愤怒的百姓还是占据了大多数,只要适当的用些手段,这些人想来或是投降或是散去,总之能少给两浙百姓造些伤亡便少造些伤亡。
  想到这里,乐天命道:“命人按照秀州散发与散军的劝降安抚信印上十几万份,印成后每日晚间派人出城,射到乱军大营中!”
  ……
  “侯爷,城南七宝山、紫阳山出现大量乱匪进行土工劳作,估计有数万人,依末将猜想,这些乱匪是想堆土在南城筑墙攻城!”
  亥时,就在乐天将要上榻休息之际,把守南城的指挥使伍家强匆忙来见。
  对此乐天不以为然:“出汴都时带来的霹雳炮还未曾用过罢?”
  伍指挥使忙言道:“侯爷未吩咐用,末将等人不敢使用。”
  因为两宋之乱,宋时霹雳炮的制法早己失传,但在原理上不外乎是后世装入火药的土炸弹一般,这在后世看做是稀松平常,但火药在宋代是刚刚用于军事之中,显然是最高精尖的东西,被视为国家机密。
  乐天点头道:“待那些乱匪接近我军有效射程内时好好招呼他们!”
  伍指挥忙施礼道:“末将得令!”
  ……
  次日,义军浅攻即止,显然攻势不如昨日那般猛烈,乐天心中明白,此时方腊只是在佯攻,显然将精力完全放在城南筑土墙攻城之上。
  江浙自古为文弱之地,北宋开国时宋军攻占金陵俘后主李煜,南唐便降了,吴越王钱俶更是纳土归宋,连一丝反抗也没有,使江浙实现平和的政|权交接,自唐末以来这片土地二百余年没有发生过战争,老百姓何曾见过血腥的屠戮。
  战场上接连两日来的惨烈,令一部分刚刚加入义军的百姓感到悸动震撼,看到一个个昔日相识的好友故旧死在官军的石炮之下,心中越发的惧怕,接连攻了两日的城,便是侥幸活的过今日,明日又不知道会不会死在官军的石炮弓箭之下。
  因为巨大的伤亡,使的惧怕如同瘟疫一般在义军中开始蔓延,围攻杭州两日来,己经有数千义军士卒于夜间悄悄的扔了武器做了逃兵。
  此次再攻杭州,麾下虽有三十万之众,但有一半是方腊临时拼凑面来的百姓,来的匆忙连花名册都没好好记录,此外麾下大将皆是些半吊子,这些人传播摩尼教蛊惑人心还行,至于行军打仗、安营扎寨,几乎是一窍不通,甚至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夜间,一封封劝降信被宋军射到义军营寨中,书信上清清楚书的写着天子罢免花石纲,撤消苏杭造作局、应俸局,有关官员一律撤职查办,还有假如以后谁还敢以供奉为名危害百姓,以抗旨不遵论处云云。
  除此外,这些劝降信上还有义军将领们的“黑材料”,某某将军抢了多少钱,某某人又纳了几个小妾,某某又怎么怎么了,一件件事情被说的有鼻子有眼,而且这些人与圣公不是亲戚就是本家,再不就是关系异常密切。
  方腊得知官军散发劝降信蛊惑军心,立即派人在军营中收缴,但无论如何收缴,劝降信己经在义军中传播开来,便是收缴了劝降信,劝降信的内容在义军士卒之间也是口口相传着,止都止不住。
  华夏这个民族是最富忍耐力的民族,老百姓的想法很朴实,只想太太平平的过日子,谁当了皇帝老百姓们从不在乎,百姓心中认为只要朝廷不祸害百姓,就会像往常一样的交税,只有被欺负的忍无可忍了,才会揭竿而起,如今朝廷知道错了,天子更是下了罪己诏,这有什么不好,何必要打打杀杀呢。
  而且有关于义军高层一众将领的事情,让这些义军士卒们心凉了半截,原来这些人与朝廷的那些官员没有什么两样啊,也都是贪好酒、色、财、气,日后这些人真的坐了江山,又能比朝廷好到哪里去。
  劝降信上的内容有些事是真的,有些事是编出来的。拥有着后人的灵魂,乐天深知舆论战若用的好了,比拥有数万大军还要顶用,所以舆论战这个阵地绝不能丢,就像汴都的炎黄日报一样。
  自乐天领兵南征以来,每日的军情除了上报朝廷以外,也不忘了传一份给炎黄日报,当然分寸要把握得当,否则泄了机密,被天子怪罪下来就得不尝失了,舆论阵地虽然重要,但能大的过天子么?
  看了劝降信上的内容,又想起那些攻城时凄惨死去的同泽,于夜间扔下手中兵器逃跑的义军士卒更多了,不过三五日的光景,己以了十人去一的地步,去掉伤亡与逃兵,方腊麾下只剩下二十五、六万人。
  照这样下去,麾下的士卒还不跑光了,方腊大怒命手下士卒加紧修筑杭州城南土墙攻城。
  数日间南城土墙初见轮廓,数百步外与杭州南城隔空相望。
  为了进一步瓦解义军军心,每日里乐天着杭州百姓担食物上城慰问官军,与官军士卒缝补衣物。
  杭州城内百姓慰问官军这一幕落在义军士卒眼中,使的一众义军士卒越发怀疑自己是受了方腊等人的欺骗,来做这些人博取富贵的炮灰,趁夜间站岗放哨的当儿偷偷的溜掉做了逃兵。
  逃兵越来越多,以至于方腊不得不颁布连坐制,逃走一个士卒,一伍皆要受罚,逃走一伍的士卒,一队皆要受罚,逃走一队,整都都要受罚。
  便是如此,士卒逃跑之风愈演愈烈,数日之后,整支义军只剩下二十多万人。
  ……
  虽困守城中,皇城司于义军中也是设有眼线的,经过隐密的途径用飞鸽传书递到乐天手里,对此乐天只是一笑,这舆论战的效果果然不错,开小差的义军士卒越来越多,很快就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就在方腊气急愤苦恼之际,城南传来消息,城内宋军用投石器将许多圆滚滚的东西扔到了刚刚筑好的土墙上,将土墙上正在施工的士卒炸死炸伤无数,爆炸更是造成了土墙的坍塌,活埋了许多义军士卒。
  听到消息,方腊险些气炸了肺,却又无计可施,整个人处于一种暴躁状态,令人不敢接近。
  实在是无计可施,方腊只好将麾下一众将领唤来问计。
  感觉大势己去,一众将领也是无计可施。
  就在无人说话之际,吕将出列言道:“圣公,如今官军强大,我军逃卒众多,己不复优势,惟有避官军之锋,与吕师囊、郑魔王会师,集优势兵力与朝廷官军决一死战,定可一战扭转乾坤。”
  看是吕将,又听吕将这般言语,方腊怒不可遏:“当初劝本公退出杭州的是你,如今劝本公退兵的也是你,你就不能出点好主意么?”
  闻言,吕将默然不语,拱手向方腊施了一礼,退回班中不再说话。
  所有人都明白,方腊失态了,吕将说的很有道理,如今军中士气低靡逃卒日众,己呈官军势大之势,而且又据城而守,日后官军主动出击,不退兵便是死路一条。
  所有义军将领心中更明白,今日方腊失态发怒,义军中最有谋略的吕将今后怕是不会再谏言了,事实上所有将领都知道,自从方腊攻占杭州后,便己不是之前的那个方腊了。
  在方腊看来,这仗打的实在是太窝囊了,根本与没官军正面交手,自己麾下士卒便逃的逃散的散,当初自己登高振臂一呼,几日的光景便聚集了万余人,一场青溪之战,队伍便拉到了十万以上,又不过一月,麾下足有百万之众,可如手下越来越少,这令方腊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感,接连的挫折与失利的打击,使的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呈现出在一种暴躁之中。
  不知不觉间,一道裂痕在方腊与一众义军将领间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