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永世不得叙用
作者:月如弓      更新:2021-07-26 04:18      字数:3480
  垂拱殿中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天子的身上。
  乐天于此时说出此言确有几分不妥之处,但这也是朝中一众官员想知道的事情,天子再次施此暴政,不怕天下大乱么?便是与乐天不合的童贯心中也有想问的冲动,只是不敢罢了,毕竟平灭方腊不易,而且至今在两浙南方山中,依旧还有不少方腊余孽负偶顽抗。
  除了刚刚登基时有臣子敢质问自己,这些年以来何时有臣子敢如此与自己这般说话,赵佶恼怒异常,但也知道在这件事上自己有错,只好辩解道:“朕富有四海,于民间征收些花石装点园林又何过之有?况且朕于京师修那家艮岳,不止是汴都之民,天下之民皆可入其中,又有何不妥之说?”
  乐天言道:“自政和初年起立公田所,用到政和八年愈演愈炽,直至引发京东京西河北诸路民乱,废止后直至招抚梁山军方才平复;花石纲、应俸局使两浙民不聊生,致使出生方腊之乱,如今刚刚平定,陛下再复些此三事,我大宋必会重蹈旧日复辙,引发内乱不休,岂能再出兵燕幽,还请陛下收回伐辽承命!”
  不止是朝中群臣,便是天子赵佶也知道乐天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这些年自己花钱太过于大手大脚,从自己继位起与夏国的连年征战,再到之前灭夏之战,加上这几年军队镇守西夏的花费,己经使空虚的国库不堪重负,没了公田所的支撑更是穷到捉襟见肘。
  见天子被乐天问的神色尴尬,梁师成知道表忠心的时候到了,与乐天说道:“乐侯爷休要口无遮拦,我大宋天下太平,哪来的内乱不休!”
  见梁师成来斥责自己,乐天哼道:“梁贵人,本朝太祖皇帝有令,宦官不得干政,本侯与天子奏事,干汝何事?何要汝来多言?”
  “你……”
  被王黼称为恩府先生,从前权相蔡京见到也要谄附一番,满朝文武无人不惧之三分,风光得意的梁师成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翘着兰花指一时气的说不出话来。
  “我为皇亲贵胄,你为皇家奴婢,主仆名份己定,哪里轮得到你这奴才在这里指手划脚!”乐天又哼了一声。转而向赵佶拜道:“陛下,我朝于此时实不宜用兵,还请陛下三思,收回伐辽之承命。”
  梁师成在乐天面前吃了瘪,但没有人会在天子面前替梁师成说话,毕竟梁师成的身份就是天子家奴,乐天依仗帝婿的身份公然训斥他亦是没错。此时正是乐天奏事之时,若是上前替梁师成说话,倒显得不妥起来。
  “朕意己决,莫再多言!”见乐天又纠缠在伐辽一事上,赵佶哼道。
  再拜,乐天奏道:“陛下,常言道:‘文死谏,武死战。’臣于战场之上毫不吝惜生命,在朝堂之上谏言亦不吝言辞。”
  乐天这样说是突了自己文臣的身份,也是在提醒天子,自己是文臣,本朝有不以言论罪的祖训。
  听乐天这么说,赵佶带着几分嘲弄的冷笑起来:“我大宋难道就你一人是忠臣不成?”
  乐天正色言道:“回陛下,我大宋朝野忠臣何止千万,但死忠与愚忠又岂能混为一谈,臣所言句句出自肺腑,更不惜触怒天颜,还请陛下收回伐辽承命。”
  这时,一直未曾出言的童贯开口道:“乐侯爷此言差矣,乐侯爷论臣子之忠,种师道、刘法、刘仲武、刘延庆、姚古诸武将哪个不是于战场之上不吝惜性命,一刀一枪拼来的功绩,哪个不是死忠;蔡京、王黼等相公哪个不是为大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出良谋划良策,又岂有愚忠之人,怎么到了乐侯爷口中,便只有乐侯爷成了忠臣,而视他人之辛劳于无睹!”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乐天没想到童贯拿这种师道、刘法等人来压自己,有显是给自己挖了个坑,令自己在言语中一不小心便一竿子打倒一片人,难免会连武将也得罪了。
  乐天言道:“文死谏,武死战。种帅、刘帅诸位经略老大人保国杀敌立累世功业,大宋黎民谁不铭记心中;然我朝素重文轻武,武将遵从文官之命,纵武死战,亦是指军人当以保家卫国、纵横沙场、马革裹尸为荣;谋政划策皆是当朝文臣所为,又与武将有何干系?”
  反问过后,乐天随之冷哼道:“在乐某看来,联金伐辽之策实不足取,正所谓‘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谋此策者只重眼前利益,不顾我大宋他日安危,实是鼠目寸光,其必会让大宋付出沉重代价,成为千古罪人背负千古骂名……”
  “乐侯爷危言悚听了!”
  此时童贯被乐天骂的面色通红,立时出言打断道。
  不止是童贯,便是赵佶此刻面色亦是愈发的不善。
  殿中群臣哪个不知道,在联金伐辽一事上,童贯是始做俑者,王黼等是坚定的支持者,天子最后拍板决定。
  看着一众人越来越发不善的面色,乐天继续说道:“神宗皇帝在离世前曾有遗言:‘复幽云者可为王。’童枢密近年执掌兵权,所获军功甚多,不会为是为了这个王位,而将我大宋国运皆绑到了你童枢密个人利益之上,将整个大宋国运当做了你童枢密飞黄驣达的赌注?”
  闻此言,朝中不少人连连点头,乐天之言听起来虽有危言悚听之嫌,但细加思虑还真是这么回事。
  被乐天一言诛心,童贯不由的打了个冷颤,鉴于之前梁师成吃了乐天的瘪,向赵佶拜道:“陛下,老奴一心为国,心中不敢有任何私念,天地日月可鉴呐!”
  “够了!”听乐天屡屡阻止伐辽,更是连带着王黼等人骂了一遍,赵佶早己经是离奇的愤怒,对乐天怒斥道:“越说越没规矩,滚到一边去!”
  天子用到了极不文雅的滚字,可想而知此时赵佶的心中愤怒到了何等地步。
  童贯、梁师成、白时中自然是乐得看到乐天吃瘪失宠。
  被训斥的乐天心中尤是不甘,面向赵佶,再次拜道:“陛下,《司马法》中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啊!”
  “放肆!”闻乐天之言,赵佶大怒指着乐天,命道:“来人,将此人赶出宫去,永世不得叙用!”
  所有人都知道乐天这句话说的有些重了,在天子心中是接受不得的,但细加思量乐天说的也不是也没有道理,联金伐辽实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大宋国库空虚。
  听了天子命令,侍立于殿中的禁军一左一右上来各自架着乐天的一只胳膊向外拉去。
  “放开本侯!”在两个禁军的拉扯中,乐天挣扎了两下斥道,两个禁军大汉知道乐天不光有着驸马爷的身份,还与郓王殿下交好,人家是天家女婿,今天失了宠明日帝姬进宫在天子面前哭求两声,又什么事都没有了,自己又何必较真。
  两个禁军大汉将拉扯架式换成了护送,此刻乐天口中还高喊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出自肺腑,皆是为大宋着想,还望陛下三思呐……”
  赵佶挥了挥手,示意快些拉出去,眼不见心不烦。
  从丹墀之前向殿外行去,当乐天行至童贯近前,乐天面色一变并指如戟,对着童贯大喝道:“童贯!你蒙蔽圣听,以大宋国运为注赌己之前程,吾日后笑看你凄凉晚景与你身后背负的千古骂名!”
  童贯被骂的勃然变色,但又不敢回骂,只得说道:“乐侯爷,你要自重!”
  不再理会童贯,乐天看着王黼、白时中之流又重重的冷哼了一声,伸手将头顶的官帽往地上一扔,决绝的向外走去。此刻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臣子们的目光也是齐齐的在乐天的身上,目送乐天的身影向着殿外行去
  联金伐辽,殿中群臣对此虽然意见不一,虽有反对的呼声,但绝没有乐天这么强烈的,毕竟大宋军队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所有人都知道乐天能征惯战,经乐天今日这么一闹肥腾,不少人在心中不禁产生了怀疑,倒底在什么环节上出了状况,能让乐天如此反对对辽国用兵?
  出了宫,武松、屠四、尺七、屠四等人见乐天光着脑袋,心中立时明白八、九分,默不做声的随在乐天身后。
  到了家门口,乐天下轿看到门上的“平舆侯府”四字大匾,吩咐道:“尺七,叫人将这匾额摘下来,放到仓库里!”
  老爷没了官帽,又将门前的匾额摘了下来,府中一众下人不用猜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议论之余纷纷报怨这宅子的风水不好,前主人杨戬不止被查抄了家产,还被自家的老爷铡了脑袋,而自家老爷住进来也丢了官职,这风水不是不好,是相当的不好呐。
  听到乐天亲口承认不再为官,乐家一众妻妾们立时欢呼雀跃了起来,只有茂德帝姬微皱眉头:“夫君莫急,待过几日父皇消了气,我去宫中与父皇说说……”
  “为夫急什么?”不做官了,乐天比以前硬气了许多,“娘子,做官有什么好的,一片忧国忧民之心不仅不为陛下|体谅,所得俸禄还不如船队下一次南洋分红来的多!”
  茂德帝姬黯然,听话音自家夫婿与自家父亲这怨隙结的不是一般的深呐。
  知道乐天少不了收入,秦姨娘抱着怀里的娃在一旁说道:“老爷不做官了正好,梅家妹妹想娃子都想的要疯了,老爷多留些时间陪陪梅家妹子,也好让梅家妹妹早日诞下个一儿半女来……”
  “老爷,菱子跟在老爷身边有五年整了,十二岁的小丫头眼见瞅成了老姑娘……”曲小妾与菱子相处时间最长,感情最好,为菱子争取权力。
  菱子听到曲姨娘提到自己,小脸差成了粉红色。
  正在菱子害羞之际,乐天嘿嘿一笑:“莫说了,将你们上次月事来的时间写于纸上,老爷我斟酌之后让你们皆圆了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