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专利之议
作者:月如弓      更新:2021-07-26 04:18      字数:3232
  一个国家打仗,拼的不只是军队的士气与战斗力,更是拼的消耗与补给能力,说的再明白一点,打仗打的就是钱。
  自徽宗继位以来,蔡京、王黼为了固宠与自己的地位,任由赵佶建艮岳运花石挥霍国库,再加上数年来灭党项平方腊,己经将大宋自熙宁变法后积累下来的家底折腾的差不多了,眼下又向辽国用兵,更是用钱的时候,面对着空虚的国库,若不是逼不得己赵佶也绝不对将手伸向中华票号。
  几日前,童贯与种师道便率离了汴都率军渡河向北行去,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刚刚开动,钱花的就像流水一船。
  联金伐辽之前,赵佶无论如何没想到两浙会有方腊造反,两浙对大宋的重要是世人皆知的事情。两浙路是朝廷重要的钱粮来源地,两浙之乱不止是断了财路与粮食,平定方腊更是极大的消弱了朝廷的财力。
  此时国库有多空|虚,一个皇帝一个宰相,赵佶与王黼心底最清楚,但联金伐辽是两年前便定下的国策,眼下金人更是派使前来诘难大宋按兵不动,眼下便是国库空虚,大宋也不得不践约伐辽。
  一千三百万贯虽然距离三千万贯相距甚远,但总可以解眼前燃眉之急,但还是有极大的缺口。
  “诸位爱卿,现下国库空虚,诸位爱卿可有何良策?”丹墀之上,赵佶眼中尽是焦虑的问道。
  今日是大朝日,满朝文武立于殿上,商议起国库之事,一众官员们听闻天子问话,尽感束手无策。
  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谁都知道赚钱艰难,朝廷赋税将能征的税都征了,盐引、钞引、度牒这类东西的发行也远超历代数倍,而公田所、应俸局、花石纲的复立又催生流民无数,国困民穷,老百姓手里实在是榨不出什么钱来了。
  就在一众官员束手无策之时,李纲出列奏道:“陛下,近日汴河之中,有人发明一种不用人力与畜力来驱动的千里船……”
  “李大人,陛下问的是国库之事,你不要提及无关之事!”未待李纲话音落下,百官之首的王黼冷哼道。
  只要烧楳不需要人力畜力的千里船,出现在汴河上的第二日便是汴都传扬开来,更经过乐天旗下华夏时报的大肆炒作,短短几日之间不仅是在汴都,便是在汴都周围州县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更是有不少人涌向汴都来看这艘白天冒着烟、晚上冒着火的便可以航行的怪物。
  做为一朝丞相,王黼又怎么能不知道这些事情,更知道这艘千里船的主人是乐天。眼看着乐天在天子面前失了势,厌恶乐天的王黼又怎么能让乐天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等李纲交说完,便有失礼仪的打火的怪了李纲的奏报。
  话音被打断,李纲不慌不忙,“王相,下官所奏之事正与赋税钱财有关!”
  天子从炎黄日报上也看到了千里船的消息,只是眼下钱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过多的关注,听李纲这般说话,又涉及到税赋钱财之上,示意王黼不要多说话,向李纲问道:“财赋一事上,李卿可有何良策?”
  李纲奏道:“陛下,据臣所知乐侯爷制造出不需人力风力,只需要烧煤就可航行的千里船,此船省钱省力,不止为世人看好日后用途必然广泛,乐侯爷若大批量建造此船,定将获利无算……”
  赵佶摆手:“此乃日后之事,李卿提及的有些早了!”
  李纲忙说道:“陛下,此事事关大宋财赋,臣不得不说下去!”
  天下为一家人之天下,为帝者不仅要看到眼前,更思虑想到日后,听李纲这么说天子点了点头。
  李纲奏道:“陛下,这千里船臣己经坐过了,其于河间行驶极为平稳,速度是为寻常船只的两到三倍以上,乐侯爷曾带臣看这那千里船的船舱,说那船是由蒸汽机来催动的,乐侯爷于席间曾说过,他要向朝廷申请专利,独家拥有蒸汽机的发明权……”
  素来与乐天有隙白时中跳了出来,问道:“李大人你说了这么多毫无实际意义的话,简直是在浪费官家的时间。”
  “白卿莫要多言!”赵佶挥手,看着李纲问道:“李卿所请的专利又是什么意思?”
  李纲说道:“回禀陛下,臣口中言及的专利,是指有人发明出来以前从未有过的东西,然后向官府申请,官府根据申请查实之后,予以籍录在案,并且根据申请向发明人颁发文书以记载证明发明创造的内容,并且组予一定的认可与法律保护。”
  王黼冷声问道:“此与财赋又有什么关系?”
  李纲继续说道:“发明人向朝廷申报专利,便要缴纳一定的钱财,专利为朝廷认可之后,发明人便拥有专利权,别人使用发明人的专利就要付与发明人一定的钱财,而朝廷正可以根据发明人的收益来收取附加的税赋,来充实国库!”
  赵佶闻言不语,心中在细细思虑李纲说的话,毕竟专利是后世人才能弄明白的东西,对于宋人来说绝对是再为新奇不过,一时间不少人都绕不过这个弯来。
  “陛下,李大人所言甚是!”这时陈凌元出列:“臣听闻千里船可日行五百里,计算下来从汴都航至楚州,即便是日行夜泊,最多不过需要两日半的时间便可到达,此等利国利民的发明若不被朝廷认可,朝廷岂不有失察之责。
  所以臣附李大人议,当将此船与船上的蒸汽机列入我大宋机密,更要给乐侯爷发放由朝廷正式认可的专利;而且臣还认为,以千里船可日行五百里的优势,在可以预见的数年之后定可渐渐取代以人工驱动的船只,如此大的数量,不仅会给乐侯爷赚取巨大的专利收益,我大宋也可以按比例提取专利税收益,更还在蒸汽机船的销售中收取丰厚的税赋,岂不是两全其美。”
  听陈凌元说到这里,赵佶的眼睛不禁亮了,眼下国库空虚着实让人头痛,但想到日后能能收入大量的税贼,甚至有心花怒放的感觉。
  待陈凌元话音落下,宇文虚中也是跟着出列奏道:“陛下,臣觉得李大人与陈大人所言有理,臣附议!”
  朝中群臣心中都清楚的很,李纲、宇文虚中与乐天关系极好,陈凌元便更不要说了,就是乐天的半个老师,如今三人齐齐出声,显然一定是得了乐天的受意。
  乐天的老对头之一,胡师文出例道:“千里船虽然利国利民,说到底不过是些奇技霪巧所为,是贱伇操持为生的贱业,如何上得了台面,更大言不惭的要朝廷为其认可,颁发什么专利证书,若传扬于天下,岂不贻笑大方?”
  “胡老大人此言差矣!”宇文虚中摆手,又向赵佶施礼道:“陛下,两浙距汴都路长,漕运一石粮草经数月到汴都都去除路上食用与盗取损失,仅余六七斗,而漕运官员为了保证账面上没有亏空,征一石粮往往要百姓多缴四到五斗以来保证没有亏空。
  如今乐侯爷制造出了千里船,若是大量推广开来,将粮食由两浙运往汴都,前后所需时间不过二十日,其间不需要养活大量的船工,省却了百姓劳伇之苦,更大量的减少粮草的损耗,实是于国于民皆是有利之事,”
  说完,宇文虚中将目光投几胡师文,继续说道:“乐侯爷造千里船,虽不能像孔圣亚圣那般德泽万世,但其功却是使万民受益,如此利国利民之举,怎么到胡老大人的口中便成了奇技霪巧?”
  胡师文被宇文虚中问的说不出话来。
  大宋败落,后世人皆言朝堂上奸官庸臣众多,但就实而言奸庸之臣只是当权之臣,而其余官员碍于权势低头不语,若量被打压的说不了话。这些立于朝堂上的政|治精英们虽然没有话语权,又有几个人又不明白千里船对大宋有着什么样的意议。
  “胡老大人之前之言差矣!”这时李纲也是跟着说道,又言:“吾受乐侯爷相邀,曾入千里船船舱一观,驱动船只行驶的蒸汽机之复杂,我等皆不能明,实非圣人学识所能言明的,此间学问可以开宗立派矣!”
  “李大人这话说的有过于夸长了罢,一个驱动船只行走的机构而己,如何上升到能与圣人学问相提并论的程度!”听李纲这般拨高乐天,白时中如何能认同。
  张地报纸的宣扬,千里船的优点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若论讲到千里船,白时中、胡师文一众显然说不过李纲、宇文虚中等人。
  将话头接了过来后,白时中不得不改变话题,说道:“现下燃眉之急是如何解决国库空虚之事,而不是讨论什么千里船什么奇技霪巧!”
  “莫要再做争议!”在双方争议之际,赵佶挥手道:“专利一事交由工部处置,且容日后议论!”
  看过报纸,赵佶如何不知道千里船的给大宋带好的好处,但此时解决眼前税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什么?将专利一事放到工部?”听闻了朝议的结果,乐天立时摇了摇头,面色很是坚决的说道:“专利一事涉于知识产权,如何能交与工部商议,要由礼部来处置才最为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