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作者:鱼七彩      更新:2020-10-10 00:35      字数:9659
  “杏花巷下竟然有一座墓?”王钊、李远等人都惊讶不已。
  但转念想想, 这个说法确实很有道理,整个杏花巷的布局不利于活人,每三年还会死两对夫妻,这不正像是在给死人祭祀?这情况刚好解释了崔娘子之前所提出‘为什么一定要在杏花巷’的问题, 显然, 这便是凶手一定要在杏花巷行凶的理由。
  李远不禁在心里暗暗佩服崔桃思虑问题的方式, 总是能切入精准。回头他得好生嘱咐他兄弟李才, 既然能得幸拜崔娘子为师, 就好好跟人家学一学这破案的能耐,指不定将来他还能有大出息。
  “想来陶高承其父衣钵, 也会锁匠的手艺。这但凡制锁技艺精湛的,必然也会开锁。”回去的路上,崔桃跟韩琦感慨道,“银针刺耳这招,想来就是他开锁技艺的‘活学活用’。”
  如何开锁?一般都是一或两根针插入锁眼进行撬动。锁眼比之人的耳洞,因形状特殊,甚至更难些。所以对于陶高来说, 银针刺耳是一件非常容易做到的活计。
  “皆解释得通了。”韩琦应承道。
  王钊、李远等人听到这些话才恍然大悟, 任他想破脑袋都不会想到,干锁匠的可以联系到这样的手法。
  众人折返回杏花巷后,便一起商议该如何下井进墓。
  “如今这天也亮了, 提着刀直接下去不就成了?大不了戴着头盔或铁盾, 防着对方银针偷袭就是。”王钊干脆道。
  “不可。”韩琦问崔桃, 之所以让大家谨慎不要下井, 是否在担心机关的问题。
  崔桃马上点头。
  “机关?什么机关?”王钊不解。
  “苏氏说过, 陶酒章以前常给大户人家做机关匣子, 因此还成了巷子里挣钱最多的人。墓是什么, 便相当于一个封闭的匣子。从时间上来看,陶酒章在未死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改建杏花巷。那上面改建的同时,下面想必就在建墓。既然他在死后都会有这么复杂的祭祀仪式,那葬他的墓又岂会只是一个单纯放棺材的地方而已?”
  “崔娘子的意思是说,陶酒章在给自己建墓的时候加了机关?”王钊惊讶地瞪圆了眼睛,太难以置信了,陶酒章一个小小的锁匠,居然能搞出这么多复杂的的事情来。
  “事无绝对,但我们应当做万全的准备,以免有不必要的伤亡。”崔桃道。
  王钊:“若真有机关,那我可要记住一件事儿,以后得罪什么人,都不能得罪锁匠。”
  这时负责去调查陶高情况的李才和张昌回来了,告知大家他们已经找到了陶高现在的住所。之所以会查得如此之快,跟陶高鲜明的外表也有关系。打听他的时候,只要稍微形容一下,大家便会记得他。
  井口那边还是派人继续守着。
  崔桃和韩琦等人则直奔向陶高的住处。
  宅子在城东,距离杏花巷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可以说几乎横跨了半个东京城。
  这宅子并不算小,黑漆大门,前三后二的房屋布局,有几分气派。院墙不足五尺高,里面有一圈绿油油的高草,叶片大而圆,边缘有锯齿状,已经长得快比墙高了。
  王钊率先下马,带人包围整座宅子之后,便要推门入内,马上被崔桃拦住了。
  崔桃指了指宅子院墙周围的那些草,问王钊:“可知那是什么?”
  “什么?”王钊不解崔桃何意,但他猜得到崔桃不会无缘无故阻止他行动,所以整个人警惕起来。
  韩琦顺势看过去,发现崔桃所指的这些草的茎叶上都有刺毛,他眼色当即一沉。
  “此为咬人草,也叫蜇人草,茎上有刺毛,叶上也有蜇毛。便如其名,会蜇人的,一旦碰上它的茎叶,就跟被许多毒蜂蛰了一般疼,毒性很大。”崔桃解释道。
  王钊连连向崔桃道谢,感谢她的提醒,随即就传令下去,令大家都注意这种毒草。
  “既然墙边都设置了这种防御,门这里若硬闯,许也未必为安全。”崔桃道明了她刚才之所以阻拦的缘故。
  韩琦招王钊到跟前来,对他嘱咐了两句。
  王钊随即去办,不一会儿,他带着一队人马抵达,推来了一个类似冲车的撞门装置,个头自然没有打仗那种冲车大,但这一个用来撞这种普通的院门刚刚好。
  决定撞门的时候,大家都躲在远处躲避。
  而负责推车的两名衙役,就躲在这小型冲车的后头,出于安全起见,前方又挡了盾牌。
  俩人猛地推动冲车,朝黑漆门上撞了去。
  轰咚一声,门当即就被撞开了。
  紧接着,听‘嗖嗖’几声响,有四五个箭矢从屋□□了出来,其中两个打在的冲车之上,随即掉落在地,另两个直飞到路那边的柳树上,随后也落在地。
  崔桃捡起地上的箭矢,发现是纯木头的,并没有铁做得箭头。但这个木头箭头削得比较尖锐,如果飞射出来的力量和速度的足够的话,照样伤人不误。
  崔桃还发现箭矢前段的木头颜色不太一样,放到鼻子边儿闻了下,有淡淡的类似草木叶子的味道。
  “应该是淬了毒的,即便这木箭不能直接要了人命,见了血也一样能毒死人。”崔桃叹道。
  众人这时都后怕地出一身冷汗。可想而知,刚才如果没有崔桃的及时阻拦,大家都那么没心没肺地冲进去,少说也得有一两个人会丧命。
  “真想不到这么一座看起来很普通的宅院,居然暗藏杀机。那陶高不就是个小矮子么,怎么会有这等心思,太可怕了。”王钊边感慨,边用袖子擦拭头上的冷汗。
  “高手在民间,不要小瞧任何人。侏儒只是在身高上比正常人矮而已,脑子一样聪明。”崔桃解释道。
  王钊等人连连点头,表示受教了。
  隔着撞开的门,崔桃看到了门口的机关设置,门内竟有一处暗锁,锁连接着房檐下的两个弓弩的触发装置。只有专门的钥匙,正确开了这个锁,才可以解除这个装置。刚刚打量院门的时候,门外表可没有看见钥匙孔。
  崔桃又去打量外门板,这才发现门上竟有一活动的木块,是大概只有人拇指甲那么大的方形木块。当你按下它时,往右滑动,即可露出钥匙孔,钥匙插上,木块自然就卡出不会出来,但如果拔下钥匙,木块就会重新弹回初始的状态,跟整个门构成一个平面,叫人乍一看瞧不出什么特别。
  崔桃低头又看了眼脚下。
  院子里看似一切平静,李远跟在后面就忙问:“好像没事了,现在可以进了?”
  崔桃摇了摇头,指了指下面。
  大家跟着看过去,好家伙,门槛后面的地面竟矮了三寸,直接迈步踩下去,可能不会觉得如何,但若再走一步就遭殃了,会撞一根低于门槛高度的白线。线的两端分别通向两侧的梧桐树,看起来在茂密的树叶里藏着暗器触发装置。
  也就是说,来人即便躲过了第一重暗器,却还有第二重等着他。
  人在遭遇一波危险之后获得了安全,还真容易放松自己,不留神。
  李远、王钊此时已经有些词穷了,连连直叹太可怕了。
  院子是用青石板铺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崔桃在细致观察了其它地方后,又命人端些水过来。她先一步进院,抬脚躲过了那根线的装置,然后在院子的青石板上洒水。
  这时,所有人都凑在门口张望崔桃在院里的行动。
  李远等人不忘嘱咐崔桃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
  韩琦盯着崔桃的一举一动。
  很快,崔桃就发现她洒水过的地方,有的水渗得特别快,有的就慢些,渗得快的都是从青石板边缘的缝隙往下流。
  崔桃又要了些水继续洒,并让李远拿着笔墨跟在她后头,在她说安全的石板上做好标记。大约半炷香后,俩人才走到正屋前。
  余下的人便都按照崔桃的标记,踩踏着青石板,跟了过来。
  “天呐,咋感觉两军对阵都没这么复杂。”王钊在走过来的时候,不禁感慨道。
  李远随后咽了口吐沫,打量着这紧闭的正房屋门,“这里面会不会更危险?”
  “倒不见得,外围只是防御,里头要日常生活,如果弄太多机关,他自己也会觉得麻烦。一旦哪天睡醒了,脑子犯糊涂记不住,岂不是还会把自己害死了。”
  但是开门的时候,崔桃还是让大家躲闪规避。她侧身站在门边,正打算伸手——
  韩琦突然走了过来,令崔桃站在他身后。
  王钊见状,忙道:“属下来!”
  韩琦用眼神示意大家都别乱动,他随即抽剑利落地砍掉门锁,再用剑鞘推开了门,人随即侧到门旁,避免被一旦出现的暗器射中。
  大家等了会儿,静悄悄的什么都发生。
  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这之后,众人就在前后院进行了小心地搜查。
  情况跟崔桃推测的一样,在这些屋子里头并没有什么机关。大家还发现房间里的家具等物什,都比正常的要矮一些,应该是陶高请木匠特别定做了这些东西,以他的身高去使用正好方便。
  终于将整个院子粗略搜查完了,确认陶高并不在家。也就是说,陶高还躲在杏花巷地下的可能性增大了。
  崔桃看过正房和寝房,都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在东厢房倒是看倒了很多锁具,自己一些没有做成的机关匣子。
  李远在耳房放置的一个沉旧的箱子里,从箱子里翻找到了一些图纸,都是杏花巷当年施工时改建凶相宅的图。
  “可有建墓的图?”王钊忙问。
  李远干脆把一摞图纸都翻出来,挨个查看之后,摇了摇头,表示没有。
  他随后又扫了一眼箱底,“还有一个匣子!”
  他把匣子端出来后,发现打不开,立刻去回禀韩琦。
  崔桃接来这匣子看了看,又问李远从何处寻来,便不大感兴趣地将匣子放在桌上。
  “这是机关匣,没有特定的钥匙打不开。”
  “既然是木头做的,倒可以用刀撬开或者劈开?”王钊提议道。
  “一般的机关匣子强开倒也没什么,最多会导致里面的东西损毁。但陶高做的东西可说不好,强开可能会要出人命哦。”崔桃凑过来,话语悠悠地警告道。
  王钊立刻吓得白了脸,连退几步,决定离那机关盒远点。
  韩琦观察到崔桃对这匣子似乎不感兴趣,问她:“不重要?”
  “嗯,不重要。”崔桃应承。
  韩琦便吩咐众人不必管着匣子,再细搜搜看其他线索。
  李远挠挠头,不大懂俩人的对话,怎么就不重要了呢?
  他叫住王钊,搂住王钊的肩膀,小声问他:“刚才他们说的‘不重要’是啥意思?”
  “不知道,”王钊摸了摸鼻子,“聪明人说话我们自然是听不懂,乖乖听话照做就是了。”
  几个房间都细致查过,没什么特别之处,就剩库房、厨房和柴房了。
  崔桃先去了厨房,进去大概略扫了一眼,就直奔灶台,告诉韩琦等人这里有问题。
  李远纳闷地打量一圈灶台,实在看不明白这里哪里不对,“这不就跟普通的灶台一样么?崔娘子怎么看一眼就觉得它有问题?”
  “正因为跟普通灶台一样,足以说明它有问题。”崔桃反问李远,在刚刚搜查的过程中,可注意到屋中的家具、床榻、衣柜等物的高度。
  李远恍然大悟,“是了,这灶台是正常人用的高度,但对于陶高来说却高了。”
  随后大家将大锅掀开,发现里面根本不是烧过火后黑漆漆的灶坑,竟有一小石梯通往地下。未免有危险,崔桃叫人先放了两只鹅进去,半晌听到下面还能传出鹅叫声,崔桃才下去。
  王兆和李远等人要跟进去,忽然发现有点难。入口太小,竟只适合身量纤瘦稍微矮一些人进去。女子勉强尚可,身量高大的男子甭想了,进不去,硬勉强进去了,只哈着腰走这一点,就能把腰给弄折了。倒是可以爬着走,但就是不知道甬道的尽头有没有让人转身的空间,若转不了身,那可就在里面卡死了,想想就觉得好惨。
  韩琦虽然不胖,可他身量修长,也一样进不去。但仅让崔桃一人去,却叫人有些不放心。
  王钊赶紧从衙役里面选人,高个里硬找出两个矬子来,令他们同崔桃一同下去,有事儿就叫他们两个在前面顶着。
  俩衙役应承,随即跟了下去。
  没过多久,大家就听见里面传来鹅的叫声和衙役的惨叫声。
  李远等都以为里面遇到危险了,趴在灶台冲里面喊,问有没有事。
  韩琦负手站在旁侧,紧盯着入口的眼睛一直都不曾眨一下。直到看见崔桃顶着一到脑袋灰土,笑着冒头出来的时候,他背在身后攥拳手才慢慢松开。
  “没事,他们俩把鹅惊着了,弄得鹅追着他们咬。”
  崔桃先把怀里捧着的一个匣子送上来后,人便爬了出来,接着两名衙役也跟着出来了,俩人拍拍身上的土便要走。
  崔桃回头问:“鹅呢?”
  俩衙役愣了下,“下面呢,回头它们自己应该就能走出来吧。”
  “那是跟隔壁百姓借的鹅。”崔桃提醒道。
  “抱出来。”韩琦突然命令道。
  俩衙役便是怕鹅也不敢耽搁了,赶紧应承,转身下去,又一人抱了一只鹅出来,再乖乖地去把鹅还给人家。
  李远、王钊等笑着正要夸崔桃心善,这会儿了还想着去惦记鹅的安危,着实难得。然而他们的话却还没来得及出口,就先听崔桃感慨了。
  “肥鹅!不管是烤着吃、炸着吃还是炖着吃,都好吃!”
  李远、王钊:“……”
  韩琦倒是淡然,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这也是机关匣。”崔桃拍了拍她刚刚抱出来的那个木匣,对李远等人道,“这个才比较重要。”
  李远恍然明白过来了,怪不得之前崔娘子跟韩推官对话说,他找的那个匣子不重要,大概是因为那匣子放的地方太容易了,似乎只是一个障眼法。
  崔桃跟韩琦解释了她刚刚在下面遇到的情况。
  下去后,通过一条很窄的甬道,到了一处地下室。门口也设置了一些小机关,如果不用钥匙硬开锁的话,应该跟陶宅大门那里所遭遇的情况一样。
  但崔桃用银针成功把锁撬开了,也就顺利解了门锁的机关,安全入内。
  “下面有一张高脚长桌,供奉着陶酒章的牌位,再就摆着这个匣子了。我猜这匣子里的东西应该跟杏花巷那些乱七八糟的凶相布局有关,也可能会有陶酒章建墓的图纸。”
  崔桃捧着木匣,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敲了敲,听了听,才跟韩琦解释道。
  “这木匣子可不太好开,这上面有虽有四个孔,却都不是钥匙孔。”
  “那是什么?”李远一边诧异崔桃居然连锁都懂,一边歪头凑过来看看,王钊跟着凑上来。
  “你们可听说过四开锁?”崔桃问。
  李远和等人忙摇头,他们接触的锁都是很平常的那种锁,一把钥匙就能开,最多就复杂在钥匙孔上,常见的有‘一’字、‘士’字和‘吉’字。
  “衙门里倒有个二开锁,要两把钥匙分两次开。”王钊问崔桃,“这四开锁是不是跟二开锁差不多,但就是需要四把钥匙?”
  “一把即可。”韩琦突然插话道。他倒是见过四开锁,但嵌入匣子的这种情况却没见过。
  大家听韩琦的话后都很纳闷,为何四开锁只用一把钥匙?所有人都本能地看向‘什么都懂’的崔桃,等待她的解释。因为韩推官即便知晓,也是没的耐心跟他们这些人废话的,崔娘子就不一样了。
  “所谓四开,其实是指开这种锁要分四步,先移活镝子,再移动锁梁,随后才有暗门出现,露出钥匙孔,才能用钥匙开门。缩孔暗藏的情况,其实就跟咱们在门口遇到的情况差不多,只不过门口的那种更简单些,这个更为复杂。整个锁身都被藏在了匣子里,你却不知哪一个孔可触动活镝子,哪一个能正确移动锁梁。紧要的是,就算这些你都知道了,终于寻到暗门后的钥匙孔,可没有钥匙你还是开不开锁。”
  “天呐,听起来好麻烦。”
  “不了解不知道,原来小小一把锁里头有这么学问。”
  ……
  大家纷纷感慨。
  “以后谁在跟我提锁匠二字,我跟谁急,真的头好疼!”王钊揉了揉太阳穴,觉得自己真快要被这个陶高给逼疯了。
  “钥匙应该在陶高身上。”崔桃对韩琦道,“如果能拿到钥匙,我可以开这个锁。”
  韩琦应承。
  “可现在陶高在哪儿?若他还在杏花巷下面的墓里,那里面的机关只怕比这宅子里的更甚,若井下面的甬道也跟这下面的一样,那我们大家多数人都进不去,即便硬挤进去了,毫无灵活应对之力,也会危险重重。”
  之前大家不知道井下面情况的时候,王钊还挺急下去想抓凶手立功。但从见识了这宅子的危险之后,不仅他,在场的所有衙役都谨慎起来,甚至可以说有点恐惧。
  崔桃点点头,赞同王钊的担心,这也是她之前一直坚持不让大家贸然下井的缘故。
  正常的机关布局,杀伤力已经很大了。更不要说缩小版的,在行动上更为不便。如果不能提前知道墓道的地图,大家贸然下去闯,其危险程度可比刚才进陶高家要难上一百倍。
  可是墓道地图即便在这机关匣子里,钥匙却在陶高身上,找到陶高能开匣子,可开了匣子有地图才能找到陶高……于是,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折返回杏花巷后,崔桃跟韩琦道:“现在要想安全下去,只有一个办法。”
  不等韩琦回答,王钊等人马上围上来,纷纷询问崔桃有什么办法。
  崔桃对于突然围上来的‘热闹’一时间没适应,愣了下。
  韩琦这时候眼风一扫,所有人都老实了,默默后退散步,礼貌地等待崔桃下话。
  “挖几个通向墓里的洞,以烟火逼攻,让陶高自己主动跑出来。”崔桃说罢,跟韩琦表示,她需要一些挖洞的工具和人手。
  韩琦让崔桃尽管提,开封府所有人马都会全力配合她。
  崔桃画好了洛阳铲的图纸交给王钊去找人打造,另外还要了铁杵等物。
  崔桃则带着王四娘和萍儿去寻些湿蒿草等气味浓植物,更要去城外的山里采一些牛屎菇回来。
  崔桃前两次因为查案去山里的时候,都在山上看到过长着牛屎菇。这东西堪称是植物界的□□,用来对付墓里地陶高最合适不过。
  牛屎菇白白的一个圆团,长在山地里很显眼,有王四娘这样熟悉采蘑菇的好手,她们没多久就采了两大筐。
  采好了之后,崔桃就盖上筐盖,并用布将整个筐包裹好,轻拿轻放,尽量不让这些牛屎菇被撞破了。若不小心吸上两口其所散发的烟雾,很够人受得了。
  为了避免颠破牛屎菇,三人花钱雇了一辆牛车进城,一字排开坐在车上,摇摇晃晃,慢慢悠悠,望着西边的红霞落日。
  “那蘑菇明明长得圆圆的,白白的,像元宵一般好看,为何叫了这么俗气的名字。”萍儿听王四娘张口闭口喊牛屎菇,就忍不住地蹙眉。
  “也有别的名字。”王四娘马上道。
  “叫什么?”萍儿忙问。
  王四娘一本正经地看着萍儿,突然道:“马粪包啊啊哈哈哈……怎么样,是不是比牛屎好点了?”
  萍儿气红了脸,扭头干脆不理王四娘。
  “好点的叫法为‘马勃’,韩愈《进学解》中曾提过‘牛溲马勃’,那里的马勃指得就是这种菇。”崔桃解释道。
  萍儿恍然大悟,忙称赞这个名字好些,还是崔桃懂得多。
  “诶,那你说的这个韩愈,学问很厉害吧,他那么高雅的人儿怎么还能提到牛屎菇呢?”王四娘好奇地问。
  “为了将牛溲马勃比作贱而无用的东西,但到了合适的人手里也可为其所用,成为有用之物。”崔桃解释道。
  王四娘激动道:“这不正说得就是崔娘子这样的人么!这牛屎菇在山里,最招人烦了,十个人中有十个人都讨厌它,唯独到崔娘子这里就成了有用之物。”
  “确实!”萍儿跟着附和,用崇拜的目光望着崔桃,“崔娘子果然厉害,堪称高人!”
  “什么叫堪称高人,就是高人好不好?”王四娘随即笑嘻嘻地问崔桃累不累,她可以给她捏肩膀。
  有福利不享白不享。
  崔桃点头,给王四娘机会伺候。
  萍儿见状,默然了片刻,然后对崔桃道:“那我给你捏腿吧。”
  说着就上手了,捏得还怪舒服的。
  崔桃最后被舒爽地伺候得,几乎躺在牛车上睡着了,谁知牛车忽然颠簸了一下,只听筐里忽然传出一声响。
  崔桃马上起身捂住嘴。萍儿和王四娘跟着也捂住。
  尽管那筐有布包裹着,但终究不是完全密封,缕缕黑烟随后冒了出来,不算浓烈,可那味道呛得三人都咳嗽了几声。
  随后三人捂着嘴面面相觑,也不知为何,突然都笑起来。
  笑声随着车轮的滚动,渐渐远了。
  晚上的时候,崔桃张罗着要吃一顿好的,这一天跑来跑去,又惊又险,还闻了牛屎菇的刺鼻臭味。若不吃点重口味的好好犒劳自己,都说不过去。
  王四娘终于得机会实现了她洗猪大肠的心愿,她自己没觉得什么,麻溜地收拾干净了,就给崔桃送去。反倒是负责打扫萍儿被熏得够呛,直嚷嚷这东西跟屎差不多。
  “这岂不是跟吃……嗯……一样?这怎么能吃呢。”萍儿一脸嫌弃道。她说不太出‘屎’这个字,就用‘嗯’来替代。
  然而另两个人都在各忙各的,没人去理会萍儿说什么。萍儿就讪讪地躲到一边,剥葱挑芫荽,洗干净。
  崔桃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卤煮,爱吃什么加什么。她把大肠里的绝大部分肥油去了,这东西香归香,却也不能吃太多,只留少量即可。然后就将猪肺、大五花肉块和肥肠一起焯水去腥味儿之后,入调好的卤料里熬煮。这卤料少不得葱、姜、花椒、大料、桂皮、酱油等物,最不可缺的就是本地产的小茴香,味儿特正,放它在锅里煮肉,不仅去腥提香,还会带着一股新鲜清新之香,这是大料桂皮等干佐料所达不到的一点。
  锅里的肉要小火慢煮,才能极致入味儿。趁这时候,凉水和面,面团做硬一点,分剂子做火烧。再把芫荽、小葱、蒜切碎备用。
  李远家新鲜做的豆腐,送过来的时候还带着热气,喷香的,锅里多放油,将豆腐块炸得两面金黄,捞出来备用。
  这时候一锅卤肉的香味儿就完全冒出来了,勾得人肚子里的馋虫都要打滚撒泼了。崔桃把卤好的大块五花肉切片,肥肠、猪肺切小块,入煎好的豆腐,烙好的烧饼,小煮片刻即可。随后将火烧取出,切块放碗中,再盛入其它卤煮,自调葱花、芫荽和蒜末,就可以开吃了。
  从卤煮的味儿飘出来后,王四娘就馋地守在厨房门口等着吃。萍儿也偷偷咽了好几次口水。
  等崔桃把卤煮盛出来放在桌上,泡着饱满汤汁的火烧块,与豆腐、五花肉片、肥肠段和猪肺块,错综交融在一起。颜色有诱人的卤肉红、灿灿的豆腐黄、劲道的火烧白,再配上绿色的葱花和芫荽点缀,那种被勾到极致的饥饿感,瞬间爆发窜上天了。不行了,必须赶紧吃上一口,不然会馋死了。
  崔桃特意问萍儿一嘴是否能吃,“我可以给你下一碗虾仁面。”
  “不用,不用,吃这个就行。”萍儿越说越小声,最后低下了头去。
  王四娘急得先吸溜一口卤煮烫,发出了知足叹息声,忽听萍儿的回话笑起来:“诶,这话我咋听着觉得有点耳熟呢?噢,对了,上次你说兔子可爱的时候,后来就这德行。怎么,这会儿又不嫌是‘吃屎’了?”
  “这么香,又不臭,怎么可能是……是我见识浅薄了。我以前真的从没吃过猪肠。”萍儿不大好意思地小声纠正自己之前说错的话。
  “说起来倒是怪啊,你明明是个混江湖的,怎么一身大小姐的娇贵病?”王四娘纳闷地问萍儿。
  萍儿不作声了,捧着自己那碗卤煮认真吃起来。
  王四娘也没打算听萍儿回答,她还要忙着吃呢,一碗完事儿再来一碗,又再来第三碗,第四碗……要说崔娘子可真是实在,说是犒劳,那就是犒劳,做了一大锅管饱了吃。王四娘最后吃饱了,看着锅里剩下的还想吃,奈何力不从心了。
  萍儿一向饭量少,今儿却也吃了两大碗。崔桃则吃了四碗,比王四娘不足,但比萍儿有余。
  萍儿等大家都吃完了,就乖乖收拾去洗碗,倒是比以前会表现了。
  门外有三名路过衙役闻到了香味儿,禁不住感慨太香了。其中有一名刚好是今天跟着崔桃一起在陶高宅子下甬道的,便胆大地问了一嘴崔桃在做什么。崔桃便给他们一人盛了一碗。三人吃得倍儿香,吃完后连连擦嘴,憨笑着道谢。
  张昌过来给崔桃传话的时候,刚好见这一幕,便问崔桃可还有余下的饭菜。
  “有啊,今天做得特多,你若不嫌弃,给你也来一份儿怎么样?”崔桃问。
  张昌道:“六郎一天没用饭了,昨晚熬夜的时候也没吃东西。”
  “给韩推官可不能吃这个,不太雅,再说他这么长时间没吃饭,直接吃肉也不好克化。我给他煮粥吧,粟米粥很快的,再给他做一个杂拌火腿丝儿就着粥吃。”
  张昌本想说熬粥费时候,没想到崔桃已经考虑好了,就点点头,道了声麻烦她了。
  “一会儿就烦劳崔娘子亲自送一趟。”张昌说罢就立刻告辞,不给崔桃拒绝的机会。
  崔桃觉得张昌今儿有点怪,对她的态度好像跟以前有那么点不一样了。却也懒得深究,喊起已经吃饱快睡着的王四娘过来烧火。
  崔桃忙活几下就把粟米粥煮好了,再将榆耳、鸡脯、鲜笋、蛋皮和火腿切丝,加酱油、糖、醋、麻油拌匀,即成了爽口下粥的小菜。这榆耳正有调节肠胃的功效,配着养胃的粟米粥,正合适现在的韩琦。
  崔桃把粥送过去的时候,张昌竟不在,她只能自己敲门去找韩琦。
  “进。”
  屋内随即传出低沉的男声,虽然好听,但声音里明显带着疲惫。
  崔桃把粥送到桌上时,韩琦还没有抬头。
  “研磨。”韩琦仍然专注于伏案书写。
  崔桃就去研磨。
  过了会儿,大概是韩琦终于闻到了清粥的香味 ,才方抬起头来,发现来人竟是崔桃。
  “怎么是你?”
  崔桃晓得他把自己误认为是张昌了,只笑道:“韩推官一天没吃饭,我送点粥过来,好歹喝点,别饿坏了身子。”
  “你怎知我一天没吃饭?特意跟张昌打听了?”韩琦复而又低下头去,继续把没写完的东西写完。
  崔桃愣了下,大概明白了这是张昌的自作主张。她自然是不能当着韩琦的面儿说,我都吃饱喝足了,忽听张昌说你很可怜没吃饭,这才做粥给你送来。这样不仅把她自己搭进去了,张昌也不会好过。
  再说这套说辞,完全不具备一名属下拍上级马屁的基本素养。
  “我发现韩推官很疲惫,就委婉地打听了下,韩推官不会介意吧?”崔桃故作小心地望韩琦一眼,刚好她这个小眼神儿,就被韩琦给抓住了。
  韩琦放下毛笔,起了身。
  ※※※※※※※※※※※※※※※※※※※※
  最近股市很好嘛,跟基友提了一嘴。基友说以前有段时间她姐姐炒股,家里不能提任何‘熊’字,连布偶熊都扔了。
  我:这么说来,我家熊熊没法要了(我养的其中一只猫名字刚好叫熊熊)
  基友:改名,叫牛牛。
  2333333绝了!
  ————
  感谢小可爱地雷投喂:阮辉扔了1个地雷、30066959扔了1个地雷、小粉丝1号扔了1个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