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作者:溪畔茶      更新:2020-10-21 16:44      字数:2075
  但不影响她忽然一个激灵。
  就这几个字,比薛珍儿冲她放几十支冷箭都让她提防——不知道为什么提防, 反正就是一下子警惕起来。
  她正犹豫着要不要转头看一下,身后响起轻轻的椅子拖动声,薛珍儿站了起来,跟着一个丫头往外走去。
  莹月再转头时,只见薛珍儿的步伐优雅而轻盈,已经从席间穿行出去,背影快要消失在门外了,她挣扎片刻,忍不住站起来,跟在后面追出去。
  添锦楼两边有延伸出去的抄手游廊,方便绕过戏台,薛珍儿走了左边,她不敢追得太近,就走了右边。
  玉簪石楠正在这边游廊里闲坐着,发现了她出来,忙站起来过去:“奶奶——”
  “嘘。”莹月冲她们使了个眼色。
  玉簪紧张起来:“怎么了?”
  莹月观察了一下左右,把她们带离别家的丫头们远一些,才悄声道:“薛家那个大姑奶奶,好像要去找大爷。”
  上回被薛珍儿在建成侯府里堵住的时候,只有石楠跟在她旁边,而且时间也不长,玉簪是回来才听石楠说的,她怕两丫头忘了,还想把这节过往提一下,不料还没说,石楠的眉毛已经竖起来了:“什么?她可真不要脸!”
  倒把莹月惊了一下:“你记得呀?”
  “这怎么能不记得呢?”石楠不但记得,并且还神速地发现了另一边已经快出了游廊的薛珍儿的背影——一面之缘不足以让她从背影认出薛珍儿,但这时候只有她领着丫头在往外走,目标很明确。
  “奶奶,我们快追上去,可不能叫她对大爷做什么。”
  真要往外追,莹月又迟疑了,不确定地道:“我其实没听清楚,就一个‘方’字是听准了的——”
  “那肯定没错。”玉簪也开腔了,“哪有那么巧的事,她还能找第二个姓方的不成。”
  石楠连连点头,又催了一声,莹月被催动摇了:“——那就去看一看?”
  她没干过跟踪人的事,可明知道薛珍儿去干什么,再叫她回去坐着,她也坐不住,心里乱糟糟的,有点发急,发闷。
  石楠点头:“走!”
  三个人走在一起目标太大了,当下玉簪仍旧留守在这里,石楠跟着莹月往游廊的出口走。
  薛珍儿没怎么避人,今日客人太多,隆昌侯府动用的下人们也多,避不开,她也就没费这功夫。
  这方便了莹月的尾随,她一边心里给自己找着借口,如果被发现了,她就说她只是随便出来逛逛,这不是薛家,她愿意怎么逛,薛珍儿也管不着她,一边渐渐留意到,薛珍儿的方向是在一直往外边走。
  添锦楼不在后宅深处,更近于外院,走没多远,已经看得见二门了。
  莹月紧张起来——再往外都是男客了,还姓方,这个范围进一步缩小,她几乎不可能弄错了。
  路上人来人往,薛珍儿也没注意到后面缀上了跟踪的,她比莹月大胆得多,绕过影壁就出了二门。
  莹月再跟了几步,倒是有点打退堂鼓了。
  薛珍儿要是当面找她麻烦,她半点不怯,可有道理跟她吵,可薛珍儿没这么做,而是背过身弄别的花招,连带着她也得暗暗地行事,她不习惯,还生出来些羞愧,感觉自己鬼鬼祟祟的,一点都不光明正大。
  薛珍儿就是来找方寒霄,又怎么样呢,她跟出来,看见了也不能做什么。
  她还能管得着方寒霄不成。他现在待她不错,是他愿意这么做,她哪里真有本事左右到他。
  这么一想,莹月有点丧气了,觉得自己追出来的举动都很蠢,再回想一下,她已经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跟中邪似的。
  “我们回去吧。”她拉一拉石楠。
  石楠本身的脚步已经停住了,正勾着头往外望,闻言随口道:“啊?”
  “回去吧。”莹月又拉她。
  “回去干嘛?奶奶,你看,那边那个是不是大爷?”
  一听此言,莹月瞬间转头,也不记得自己说要走的话了,顺着石楠的目光往前方努力张望。
  她们此时身处二门外的一条过道里,薛珍儿已经出了过道,外面豁然开朗,是一大片前庭,前庭左边建有三间大屋,周围植树栽花,风景十分优美。
  莹月看时,只见薛珍儿直冲着屋侧树下的一个人而去,一把拉住了他的衣袖!
  莹月:“……”
  她好生气,气得掉头就走!
  石楠还在努力分辨那边的人,抽空里忙回头叫她:“奶奶,奶奶,好像真的是大爷,我们为什么要走呀!”
  她见莹月不停,只得奔回来拉她,莹月甩开她的手,脚步咚咚继续往回走:“不走干什么,有什么好看的。”
  她不要看了,看一眼就够她不高兴了!
  石楠着急又茫然地:“奶奶,那个大姑奶奶上去就拉扯我们大爷——”
  她顿住了,因为看见莹月把耳朵捂上了。
  她转成了哭笑不得,她本不畏惧莹月,把莹月的一边胳膊拉下来,摇晃着她:“奶奶,你不看也不听,那我们出来干什么呀。”
  本来她也很生气的,可是莹月少有地反应这么大,倒把她的生气盖过去了,她倒过来要劝她。
  莹月哼道:“我出来犯蠢。”
  蠢透了,她为什么要出来给自己找气生,在里面听听戏多好。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反应很大,心里泛上来的整个心态都是极陌生的,独占欲这种东西,她此前从未生出过,因为属于她的东西本也不多。
  这跟别人动了她最宝贝的书都不一样,她虽然心疼书,但别人真问她借,她也是能勉强借一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