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鱼死网破
作者:一拳超人      更新:2022-02-11 16:49      字数:2073
  丝缕肉眼可见的香火气从清澈水面逸出,如温凉茶气。这些香火气皆是从莲叶根茎处生发而出,穿透水面,氤氲而出。
  莲,出淤泥不染,洗濯污秽,清明天地。
  李登收回视线,突然想起书上记载的佛家经典案例。
  便问道:“听道观仙师童子说,观子内的游鳞听得懂经文法言,灵智已经初开,所以才能脱离河渠,翔游于空。我曾经看过一本志怪小说,上面有提到关于佛家红鲤听经悟得大造化,后来此红鲤跳出佛池,占据一处湖泽,为祸一方,可是真事?”
  张三帝走向荷池堤岸,弯腰采莲叶一片,放在指尖搓动,翠绿如雕的荷叶在他指尖的搓捻下,竟是如风化了般,灰末飘散,他指尖捻着一缕香火气,说道:“是真的,后来那尾红鲤被一个紫竹鱼篓收降,又重回荷池。”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其实咱们观子内,也有几尾气候小成的游鳞,游出河渠,便能乘沐风雨,随便占据一处湖泽,便能统治一方水利,翻浪为雨,吐泡成雷。”
  “只是世间有不少精通水法的修者喜好与水裔打交道,除非修为高到一定程度,否则即便有偌大水域为凭,依旧极难站住脚跟。前段时间,我就见过一位精通水法的女修,四处捕猎水裔,哪怕是修为可朝呼风,暮唤雨的水裔,依旧难逃她的捕杀。”
  “观子内的水裔,去留我都不拦着,想要游离摩雷观的游鳞,只要自主出了观子,生死亦不过问。至于能不能像你口中所说的那尾佛家锦鲤,跳出佛池,再进佛池,至少在我张三帝这边是不可能的。”
  张三帝说完,将手中那缕佛家香火放入清澈水中,几尾鲜红锦鲤欢快游曳而来,锦鲤似乎并不怕生,迅猛攻击张三帝入水手指,啄啃他手中的那缕香火。
  其实张三帝此举是犯忌讳的,佛道两家因为争夺香火的缘故,相互仇视已久。他从荷池中提炼一缕佛家香火,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是有心搅乱佛家香火,毁坏佛家根基,自是理亏。
  不过他并不在乎这些,无非是一场架的事。柳沟寺手头再紧,也不会因为一缕香火跟整个摩雷观交恶。
  天地格局,道家香火稳压佛家香火,此处格局,摩雷观香火稳压柳沟寺香火。若是因为一缕香火,以鱼死网破之势,打一场伤筋动骨之架,不划算。再说张三帝并没有私自攫走这缕香火,荷池中来,荷池中去,无非是让他张三帝摸一摸香火跟脚,掂一掂香火多寡,其实不打紧。
  其实香火凋零的佛家,已是那泥菩萨没有三分火气的光景。
  张三帝手指被鲜红锦鲤啄食的生疼,几尾锦鲤啄啃完佛家香火气后,没有罢休,反而攻势愈发迅猛,好像是要啃食张三帝的皮肉,啄食张三帝的气运一样。
  他笑了笑,手中卷起一道雷光,如水中溅起火花的光景。几尾鲜红锦鲤轰然四散,潜入如睡美人的莲叶之下。
  张三帝看向李登:“连畜牲都知道抢夺气运,可见气运的重要性,不过我并不在乎什么气运不气运的,毕竟我是大道独行,攀登人间武修最高峰,唤与仙人游。”
  李登笑容和煦,说道:“张师兄不必如此提点,我心结已经解开。自身气运被剥离,我心无怨言,与其作他人嫁衣裳,不如肥水不流外人田,放在摩雷观手中。而且,气运既然有流转之势,就会有那增减无常,我看的很开。”
  张三帝这才点头:“很好。外界气运遍地生发,无论是修者身上,还是地域格局之间,皆有,若真气不过,不用憋在心中,日后游历,凭本事抢夺便是。”
  这一招,是个简单粗暴的野路子,也是当下极为盛行且备受推崇的方式。
  吞噬他人气运纳为己用,世代沿袭。又或者说,这就是气运流转的方式之一。外面有一术派认为,所谓气运流转方式的本质,不过是气运操控有灵之物相互厮杀,不断更换更强大的寄主,以达到吞噬别家气运壮大自己,像是养蛊术。
  这一说法源自南疆蛮夷之地,由于太过撕裂人心,就像正视杀伐的本质一样,所以一经出现,就被禁绝。
  也许被禁绝的原因,正是因为知道,却不愿意承认。
  张三帝并没有挪步,而是意味深长的看着这片荷池,荷池内,佛家香火气飘渺,即便隔着荷叶与水面,张三帝依旧感受得到。
  有些事,张三帝是能推测出个大概的,精不精准不好说,但是大致脉络走势,肯定看的清晰。
  他转过头,望着李登,说道:“这片荷池其实大有古怪,不过只是推测而已,其中肯定有所缺漏,你可以自己去想。”
  李登点头,静心聆听。
  张三帝坐在荷池旁,背对荷池,少年郎没有坐下,而是面向荷池站立,这一幕,极为怪异。
  可以理解为一个背佛向道,一个向佛背道,两人皆是无心而为,却显得有些极不协调。
  张三帝其实是没有什么门户之见,摩雷观门风使然,一向不会排斥佛教一脉,另一个是张三帝确实不在乎气运,在他愿意剥离自身气运,拿给李登作为补偿或偿还时,便可看出,因此佛道两家的香火之争,并未波及到他的心境。
  他虽然不排斥佛教一脉,但骨子里却是亲近道脉,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南山上,柳沟寺。
  有一僧人,面相年轻,眉清目秀,唇薄如钱,耳垂若珰,如从佛龛中走出来似的。他头顶十三点菩萨戒,身披千佛衣,佛衣之上,绘画有千位佛陀,姿态各异,惟妙惟肖。
  千佛衣僧人坐佛堂,停下念诵,微微睁开深邃眼眸,口中念一句“善极”,而后又闭眼参佛。
  佛家有五戒,此僧独参十三戒。
  戒参不满,金身不铸。
  张三帝又挠了挠屁股,肚肠烧的慌,总感觉有一股热流要往下走,见缝就钻,可偏偏后劲不足,冒不出头来,总不能把它抠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