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唾弃他
作者:一拳超人      更新:2022-02-11 16:51      字数:2177
  少年郎笑了笑,这种话,张三帝确实说的出来,而后说道:“请观主大人帮忙转告张师兄,祝她与苏姑娘这场架打的长长久久,只合不分。”
  雷谟抚须而笑,又训斥道:“该当张三帝面说的话不说,不该当面说的一个劲的说,你这小娃娃没个脑子?”
  言外之意,这句话应该当着张三帝的面说才好。
  李登干咳了一下,老观主这几番训斥让李登心头感觉到了一丝暖意,记得在售灯铺子时,老掌柜就经常训斥自己,一年到头也看不到几次好脸色。
  此时这位老观主就像曾经老掌柜那样,李登原本对他还有一丝的抗拒之心,在这一刻竟然全部烟消云散了。
  而后他弯腰抱拳,深深一躬身,这个礼不可谓不大,而老观主依旧抚须而笑,又语不惊人死不休:“好小子,嘴皮子上说不过我就给我来这套,竟然敢对我做送客的举动。”
  他伸出手,气的手指直哆嗦:“你给我等着,我要告诉张三帝,就说你唾弃他!”
  说完,一甩袖径自下山去了。
  寺院门前,手持罗汉棍的武僧从庙中走出,他抬眼看了下怒气冲冲的老观主,这老东西是打算死不要脸了。
  雷谟突然找个借口离开,自然是看到了这武僧的身影,摩雷观欠着柳沟寺那么多香火,现在雷谟不想见到柳沟寺的任何一个人。
  李登看的目瞪口呆,这着实出乎少年郎的意料。
  雷谟走在龙骨梯上,背对着李登的脸一阵龇牙咧嘴,可把他乐坏了:“这小子比张三帝好欺负!”
  李登摇摇头,这才离去。好个张三帝,重色轻友!
  既然不用再等张三帝,李登当下也就不打算在柳沟寺逗留,回到房舍后,便收拾收拾东西,准备下山了。
  走之前,他将床榻收拾干净,被子叠放整齐,又吹灭木桌上的佛陀捧莲灯后,这才关门离去。
  少年郎心里盘算着,先去古寺大殿一趟,若是那位高德大师还在,就跟他道个别。
  他走在古柏高深的小径上,心头有些五味杂陈,虽然知道以后的路是要靠自己走出来,可是张三帝就这么撂挑子了,多少让李登心头有种难言的伤感。
  深吸一口气后,他便驱除心头复杂的情绪,一抬头,看到了一个佝偻的老人身影。
  是许旌阳,曾经人间剑术第一人。
  李登面色平静,站在原地。
  许旌阳倒是先打了招呼,只见他面色平静,好似在他面前的少年郎只是一位寻常香客一样,古镇剑门前的打斗也像是从未发生过似的。
  只见他双手合十于胸前,微微低眉垂目:“李施主。”
  李登仅仅只是点头致意,委实是对这个差点杀了张三帝的老人提不起一丝好感。
  许旌阳面色无动于衷,略显悲悯说道:“小僧此次前来主要是提醒李施主与张施主,那位袁仙师心怀不轨,二位施主务必仔细提防,避免着了他的道。”
  李登面色肃穆了起来,既然许旌阳已经皈依佛门,按理说就不会再理这种红尘事,可他依然过来提醒自己,看来此时应该事关重大。
  然后他这才微微抱拳:“谢过许大师提醒。”
  许旌阳略一低眉,像是受之不恭似的,又接着说道:“还请李施主将此话转告给张施主。另外请再帮小僧捎句话,就说小僧这有一桩机缘要送给张施主,当做那日的赔罪礼。施主只需将此话转达即可,张施主聪颖过人,一听便能明白。”
  李登不动声色的点头,心里有些郁闷。怎么好像所有人都在夸张三帝?
  最后,许旌阳才让开道路,说道:“祝李施主远游途中顺风顺水顺心意。”
  李登抱拳致意,这才离去。
  他来到古寺前,稍稍停顿,踏入古寺殿堂,没能看到那位身披杏黄袈裟的武僧,也就作罢。
  柳沟寺讲究结缘一说,见与不见,皆是缘分使然,不必苛求。
  而后少年郎对着那十五尊大佛金塑抱拳行礼,而后又如拜四方似的,将四壁浮雕上绘画的菩萨佛陀皆拜一遍,这才转身离开。
  李登没有拖沓,沿着龙骨梯一路下山。
  抵达山脚后,他才转身回看一眼柳沟寺,山巅上,香火浮动,古寺巍峨,宝相庄严。
  他转身向南走去。
  其实他早已做好独自游历的准备了,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
  张师兄,江湖见。
  就此,少年郎的身影渐渐远离柳沟寺。
  柳沟寺。
  千佛衣僧人和武僧不知何时出现了,两人站在阶梯前,目送着那道身影离开。
  武僧微微皱眉:“前方多坎坷,泥泞路边开出佛骨花,何解?”
  千佛衣僧人微微笑道:“一个与佛有缘的孩子,却生在了一个与佛无缘的朝代。”
  武僧更加迷糊了,正欲再开口询问时,千佛衣僧人已经动身入寺了,想来他是要去参那十三戒去了。
  这一路上,李登并未疲于奔命的赶路,一来心里实在是没个底,平原太辽阔,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平原。
  二来每天还要花费时间来砥砺修为,修炼僧人拳。如今李登已是纳灵二转的境界,且二转的屏障已经有了松动之势,只要再按部就班的修炼几日,不出意外的话,是能水到渠成晋入纳灵三转的。
  僧人拳经过两个月的打磨,他已经能够娴熟打出八拳之影了,随着修为的提升,被柳沟寺暗中塑造的体魄也慢慢显露出来,这对于僧人拳的修炼裨益极大。
  其实在走出南山柳沟大约几十里地后,少年郎刻意改变了行进路线,稍稍往西绕了百余里,才重回正轨。主要是因为张三帝跟他提起过.
  那座以修者尸骨结丹为营生的掷龙堂距离南山柳沟不远,再加上身为掷龙堂骊龙颌嫡传的高篪毙命于南山柳沟,李登为了安全起见,宁愿多绕些路,也不愿从掷龙堂所统治的地界经过。
  少年郎不知道的是,雷谟那小老头自下了南山后,根本没有返回摩雷观,而是带着一份“大礼”,到掷龙堂做客去了。
  这份“大礼”自然是高篪的尸骨,这是张三帝“吩咐”他的事,本来张三帝是想亲自将高篪的尸骨送入骊龙颌古渡口的,只是他被人“追杀”的脱不开身,只能有劳老观主亲自走一趟掷龙堂骊龙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