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司茗祭母
作者:青丝易老      更新:2021-08-05 18:57      字数:2063
  闵姑姑一直默默地看着她,此时终于忍不住问:“要是早知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你当初还会出宫吗?”
  司茗不语,良久摇了摇头。世事难料,而人又何其愚蠢后知后觉!总是要在惨剧发生后才痛悔当初的选择,总是要在失去之后才明白其宝贵。
  当初为了追随元子攸,不顾闵姑姑再三劝说,执意出宫,到头来得到什么?一个郡主的虚衔,怎么抵得上娘亲一条命?!
  娘亲为什么要走这条绝路?难道是那天被我伤透了心?不!绝对不是!闵姑姑说了,宫人在传她偷了鹿晓白的耳坠,东窗事发,畏罪自尽。
  放屁!她在北宫里十几年,打扮给谁看?还稀罕那破耳坠?肯定是鹿晓白栽赃!
  没错。当时鹿晓白进北宫时,曾几次受到娘亲的惊吓,估计出于报复,所以故意落下耳坠……娘,为什么你这么想不开?不值得!太不值得了!
  司茗抹净泪水,抬脚出了厢房。长明苑外,蓝灰色的薄霾笼罩着远处的密林,天空苍蒙,挂着一轮惨淡的昏日。今晚怕是会下雨。
  司茗举头望向墙外,心里发狠:鹿晓白,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称心!
  看着司茗红桃似的眼眶,元子攸明白了一切。
  他心中不禁怜惜,这个从小陪伴他的乖巧女孩,他一直对她有着一份难以言说的感觉。曾经以为是男女之情,待见到鹿晓白之后才知不是,而是一种责任。
  自从上次无意中得知她的身世后,更是对她有了一份亲人之情。他暗下决心,不能再让她受丝毫委屈!上次瑶光寺的事,虽说没有真凭实据,但他已猜出是司茗所为。
  然而痛心与失望,终是敌不过那份从小长大相依为命的亲情。
  毕竟,小小她平安无事。所以他没有点破。但愿她经此打击,能明白亲人的可贵,从此安安份份过日子。
  “先回府好好休息吧,明天再去给娘请安!”元子攸说完又交待全海掉转车向。
  司茗感激他没有询问她怎么回事。若他问起,她还真不知如何回答!这样一个体贴的男子,叫她如何不倾心?
  昨晚下了一场雨,早上起来空气冰凉许多。到处是湿漉漉的落叶,秋味渐浓。
  鹿晓白捧着一只四角镶金正中嵌玉的紫檀木妆奁,向“毓华院”走去。前天她就命人火速把右偏院收拾出来给司茗住,并就她的封号取了院名,拨了赵妈子及两个洒扫丫头给她。并对她说若还要添置物什和丫环,尽管开口。
  司茗淡淡一笑道了谢,说够了不必再添。
  昨天下午彩鸢神秘兮兮地说,司茗回来时两眼红肿红肿的,像是哭过,不知道是不是得罪了公主她们。
  鹿晓白没有说什么,却心知肚明,纸包不住火,司茗只要一进宫,肯定会知道她娘自杀的事。就算闵姑姑不说,闲得发慌专事八卦的宫婢们见到她也会逮住不放,非要跟她分享这条爆炸性新闻不可。
  彩燕及彩雀正在扫落叶。府里新添的几个小丫头都没有名字,鹿晓白便一律按“彩……”给她们取个鸟名,向彩鸢看齐。
  而这两个丫头正是她拨给司茗的,改天再去鹿府或彭城府再要个马车夫过来专供她使唤。赵妈子不知到哪儿去,房门虚掩着,里面静悄悄的。
  不会吧,司茗刚翻身作主就开始睡懒觉?里间有烛火闪烁,散着檀香气味。鹿晓白轻轻走进去,迎面靠墙一张长几,几上一只香炉上插着几柱香,两旁烛台上各有一支白烛。司茗背对着她,跪在地上,久久望着壁上挂着的一幅画像。
  那画像很是眼熟,正是柔儿房里挂着的那幅,莫非是柔儿的肖像?柔儿总是篷头垢脸的,看不出跟画中的仕女有何相似之处。
  她本想趁司茗不察悄悄退出去,双脚却不听使唤踏进房中。把妆函放在一边,找了三支香点上,在画像面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把香插在香炉上,心中默念:柔儿,你一路走好!我和子攸会照顾好司茗的!
  司茗吃惊而又默然地看着她,鹿晓白看着画像,轻声问:“这是你的亲人?”
  司茗迟疑地点了点头。鹿晓白又道:“你封了郡主,也算出人头地了,你亲人泉下有知,会很欣慰的。”
  见司茗仍是不语,鹿晓白有些尴尬,打开妆函道:“这些首饰都是太后赏赐的,我用不上,算是我借花献佛吧!”
  司茗飞快地扫了一眼,那些大小珠钗翠钿银簪她并不怎么稀罕,倒是那妆函,一望而知价值不菲,就连建德公主也未必拥有。她如此大方,实出司茗意料之外,继而心中冷笑:定是有求于我!
  是了,今天要回彭城王府,她定是怕我把禁足一事说与太妃听,所以特意来要我守口。心念至此,司茗笑意更冷:鹿晓白,求我呀!
  哪知直到她走,也没见求什么,只在将踏出院子时才轻飘飘补一句“代我向太妃问安!”
  马车在彭城王府门口停下,元子攸小声叮嘱:“记住,千万不要跟娘说晓白被禁足之事!”司茗一愣,继而一笑道:“我不会跟太妃娘娘说的!”
  果然太妃问起鹿晓白,元子攸忙答她最近身子不适。太妃眼睛一亮,问请了太医看过没有。
  元子攸答看过了没大碍,只须休息就是。太妃终于掩不住喜色,笑问是害喜了吧?
  元子攸愣了一会儿,待反应过来,不禁赧颜,连连摇头。太妃有些失望,不甘心道,料来你也不大懂,等下让子讷去请吴太医过去把脉。
  元子攸不禁头大。司茗在一旁忍笑。李婵娟狐疑地眼神在两人身上来回扫描。太妃咳了一声,想起什么,吩咐吴妈子:“往年中秋月饼都是福禄寿几个字,没点新意,今年请人多刻几个饼模。”
  吴妈子问:“刻的啥字好?”
  “添丁!”
  “还是请街东的‘味香斋’做么?”
  “嗯!”
  元子攸心头一动:刻饼模!